就在王通與馬騰的大軍激戰之時,雒陽城方麵,一場殘酷的遷都行動,也拉開了序幕
最先被強製遷移的是雒陽的百姓。負責押送百姓的,是郭汜的軍隊。
郭汜,原名郭阿多,綽號“西涼狼王”。
此人曾是西涼一帶令人聞風喪膽的馬匪頭子。後來被董卓收服,跟隨董卓南征北戰,立下不少戰功,成為董卓麾下最凶殘的將領之一。他手下的將領,也多是馬匪出身。若論軍紀,郭汜的軍隊在董卓軍中堪稱最差。
董卓派郭汜押送百姓,目的就是用……鐵血手段……震懾百姓,讓他們不敢反抗。
郭汜果然不負所托。
百姓手中的財物,隻要被西涼軍看上的,一律搶走;百姓中的女子,隻要被西涼軍看上的,一律帶走;走得慢的百姓,一律殺掉。
百姓被分成若乾小隊,每百人為一隊,前後各安排十名西涼軍監視。若有一人反抗,整隊百姓都會被屠戮殆儘。每兩萬人為一大隊,大隊之間用三千西涼軍隔開,互相拖押。
搶人錢財,淫人妻女,奪人糧食。
啼哭之聲,震天動地,如有走得慢走,軍士手持白刃,於路殺人,拋屍荒野!
從雒陽到長安850多裡道路上,遍地屍骸,臭不可聞。
遷都路上,死亡的百姓多達三成!
而在這個過程中,受到傷害最重的是那些老人和小孩,他們因行動遲緩,跟不上隊伍,大多被殺死或遺棄。啼哭之聲震天動地,慘不忍睹。
……
一百多萬人口的強製遷移,絕非短時間內能完成。這場浩劫,將持續至少一個半月。
百姓開始遷移幾天後,皇帝及其皇室宗親也踏上了遷都之路。
雒陽城中的皇室宗親眾多。也都很有錢。個個家財萬貫,每家都有數十甚至上百輛馬車運送財物。因此,押送皇帝扣宗親遷移,也算是個肥缺。
這個肥缺,被董卓交給了自己的弟弟董旻。
於是,這一路之上,董旻的西涼軍瘋狂掠奪,等到皇室宗親抵達長安時,早已被搜刮得乾乾淨淨,昔日的威嚴與尊貴蕩然無存。
皇室遷完後,輪到朝廷公卿大臣。
對於公卿大臣,董卓還算禮遇,派出的護送負責人是段煨。段煨是“涼州三明”之一段熲的堂弟,其軍隊在董卓軍中軍紀最佳。
……
董卓並沒有隨公卿們一起遷移。
他要親自押送自己斂聚的財物。通過捕殺富戶和劫掠百姓,董卓已積累了超過六千車財物。
但是,這還不夠。
呂布仍在挖掘東漢帝王將相的陵墓,董卓要等呂布送來更多財寶後,才會啟程前往長安。而呂布,則會留下來,在焚毀雒陽城之後,才會離開。
……
再說關東諸侯聯軍。
袁紹的聯盟大軍,一直沒有動靜。自從虎牢關被王通和麼呂布打得灰頭土臉之後,便退後三十裡,依山傍水紮下堅固的營寨,開啟了“休閒模式”。
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裡。
一次進攻都沒有發動過。
整天就是喝酒聚會,唱歌跳舞,吟詩作賦,似乎忘記了他們聯合起來是為了討伐董卓似的。
然而,事情遠沒有表麵那麼簡單。
聯盟討董隻是個幌子,諸侯們真正的目的是合縱連橫,謀取各自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