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一下,又道:“隻不過,袁熙在主公手上吃了虧,肯定會去找袁紹。袁紹財大氣粗,兵馬眾多,肯定會調集更多的軍隊給袁熙。屆時,攻守易勢,將不再是主公進攻太原郡,而是袁熙進攻雁門郡。”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曆史上的每一次滹沱河大戰,都是發生在冬季。地處北方,士卒們不習水性,又加上水流湍急,要想渡河也隻能等到河麵封凍之後。
無奈之下,王通隻好罵罵咧咧地回陰館城去了。
臨走之時,下令徐晃帶一萬人馬守在滹沱河北岸,防止袁熙的軍隊前來進攻。
至於渡河的事,得等到十一月份再說。
現在還是八月初,還有將近三個月的時間。可以預料的是在三個月之後,肯定會有一場大戰。
所以,王通也決定利用這段時間,為即將到來的冬季大戰做好充分的準備。
……
回到雁門郡的治所陰館城後,王通召集眾將開會,討論接下來的對策。
荀攸首先站出來對王通道:“主公現在已經有了三郡之地,除了西河郡有李宗在擔任太守之外,其它兩郡的太守都還是主公親自兼任。屬下覺得,對於三郡的治理人員,應該進行一些調整了。”
王通聞言,點了點頭,覺得荀攸所言很有道理。
之前沒有任命上郡太守,是因為上郡就隻有40多萬人口,而且,王通的州牧府也在上郡,完全沒有再增加一套太守府人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現在王通離開上郡,並且計劃在收複太原郡後,將州牧府搬到太原郡的晉陽城中。
想到這裡,便開口說道:
“任命牛金為上郡太守,李宗為西河郡太守,而雁門郡太守,則由華峰擔任。郡丞的人選,由州牧彆駕——本將的嶽父蔡邕,從文官中挑選。”
略一停頓,又道:“本將的治下,需要改變之前太守軍政一起管的舊例,實行軍政分離。太守隻負責軍事,民政則由郡丞負責。
除此之外,還要實行任期製,即:太守、郡丞、縣令、縣丞等官職,以三年為一個任期,通常情況下,三年之後就得調整到彆的州郡擔任官職。
如果有特殊需要,可以由本將親自批準連任二期,但是,兩期便是極限,絕對不可以超過兩期。
此種做法,旨在避免官吏們在同一地方任職太久,形成割據一方的實力。”
眾人聞言,儘皆說道:“主公英明。”
備注:任期製和終身製各有優劣,具體要看是什麼時代背景。古代的情況不同於現代,請大家不要在這裡討論,山風木魚三叩首:跪謝,跪謝,跪謝!)
……
任命完太守和郡丞之後,王通對州牧屬官也做了一些調整:
由蔡邕擔任州牧彆駕兼治中從事。
荀攸擔任兵曹從事兼左軍師。
賈詡擔任長史兼右軍師,
這種調整,也對應於王通剛才所說得“軍政分離”。在內政方麵由蔡邕全權負責,而軍事方麵,則由增設的左、右兩位軍師負責戰略策劃。
如此一來,蔡邕的權力將變得很大,各郡的郡丞都由蔡邕挑選、任命和管理。
蔡邕乃海內名士,文壇領袖,學生很多,在讀書人中威望甚高。通過這種調整,可以有效緩解王通手下文官不足的現狀。
……
軍事戰略方麵。
賈詡和荀攸各有千秋。
王通讓荀攸擔任左軍師,位在賈詡之上,也是有原因的,主要是雙方的工作態度不同。
荀攸的工作態度比較積極,經常主動發言,獻計獻策。
而賈詡這鳥人,開會的時候很少主動發言。經常是王通在上麵高談闊論,他在下麵閉養神。
論謀略,也許賈詡勝過荀攸。
但是,態度決定一切。
考慮到兩人的工作態度問題,王通還是決定將荀攸的職位放在賈詡之上。
……
喜歡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請大家收藏:()三國渣男,開局撿屍華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