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已發生9起“平均”致死6人的可怕事件,案發時間都是在夜晚。
包括剛剛討論的,發生於6個不同城鎮、間隔期都是3個月且可能已經結束的舊“6”循環,以及自今年7月起在碎石城不同地點發生過、間隔期縮短為1個月的不同案件。
若推測為真,在接下來的10月、11月和12月,極可能會在碎石城其他地方發生新的邪教“儀式”犯罪,直至湊出新“6“循環。
而且,也都可能發生於夜晚……!
然後,就會“結束”麼?
不一定!
那些愈發瘋狂的極端邪教徒,在沒有達成“目標”之前,哪怕到今年12月完成新一輪的殺人“循環”,也難以判斷,其不會在明年或其他什麼時候再次啟動新的恐怖“循環”!
如戴莎所說,絕不能和這幫瘋子賭不發生罪案的“可能性”,最好就是破譯那個裡克所稱的隱秘“預告印記”,進而搗毀幕後的邪教“主力組織”!
隻是,邪教骨乾和裡克所形容的“主力組織”至今難尋蹤跡。
那個神秘遊商如斯特之流也是行蹤成謎。
戴莎及專案組調查這麼多年,僅抓捕到一些知情有限的邊緣人員,難以接近這個存在千年之久的邪教核心。
假如無法在短期內抓捕邪教核心人物,或是破譯“預告印記”並阻止“儀式”計劃,那是否還有另一種思路……比如,破壞邪教犯罪的“手段”,切斷其驅使死靈的“暗能量”來源?
雖然有點異想天開,但那些假以特雷康定sv003名義的“嗎啡”注射劑……可能實為液化超高密暗能量體針劑,或許就是怪物的“動力源”……而不管是表麵形式或實際物質,大概率與聯合生命工程集團及其背後的聚能聯合集團有關!
可是,深入調查這種龐然巨物,難度更大。
從聲譽與經濟角度分析,集團不可能也沒必要主動提供“犯罪手段”給邪教或其他恐怖組織,就算是出於“試驗”目的也可以找到更隱蔽且可控的途徑。
但集團內部並非鐵板一塊。
近年來,其存在的高層鬥爭、內控失效、腐敗叢生,至關重要的超高密特種製品甚至“赫修斯”都能流入地下倒賣渠道,說不定前期已有部分危險試作品流失到極端組織手裡,導致恐怖事件接連發生。
可即使出現這樣的情形,出於維護自身利益考慮,集團肯定會動用一切資源壓製輿論和訴訟……就像月鈴礦區事件,戴莎本想嘗試通過公訴控製一些內部相對知情者,進而挖出完整的地下渠道並抓捕對接的邪教骨乾,但最終失敗了。
而南北兩條與超高密黑能晶礦石相關的地下渠道也都中斷,關鍵人物如亨利、格倫死於非命,上遊的“喬治”和終端“斯特”暫時失蹤,司機雷諾交代了一些情況但又像是還隱瞞著什麼。
至於之前想過的,後來芙琳也提出過,第三條可能存在的“供貨”渠道……暫時也隻是推測而已。
幸好,不管遇到多麼難以跨越的障礙,戴莎總能想到其他辦法繞過,不斷地調整策略和調查方向,逐漸接近真相並逼近罪犯。
而現在,對於“預告印記”的追查,雖然結果還未明朗,但通過“循環”案件的特征分析,漸漸找到某些規律。
據此布局的話,除了阻止恐怖案件,或許還能抓獲一些實施犯罪的邪教骨乾。
想到這裡,我看向戴莎,接著猜測:“過去的9起案件都是發生在夜晚,除此之外是否還有其他規律,比如像月鈴礦區案件那樣在滿月之夜……?之前探討過這個可能性。但為什麼會選在這個特征‘明顯’的時候,實在想不通……”
今年6月17日的月鈴鎮仲夏滿月慶典,還有9月13日在卡恩山區仰望夜空時見到的圓月,讓我印象深刻。
因為,這兩個日子也是自己和凱爾遭遇死靈的時候……幸好最後我們都幸免於難,但回頭想想還是後怕不已。
而這三年來發生的9起“循環”犯罪案件,之前也討論或聽說過,絕大部分……甚至全部發生在滿月之夜!
比如那位星象與神秘愛好者蕾雅,在上次與瑪希重聚聊天時講過,今年的“6月17日,7月17日,8月15日和9月13日”都是滿月之時。
同時……竟也是發生過邪教或死靈殺人事件的日期!
那是9月底周六重聚的時候,我與瑪希、韋娜、蕾雅的聊天中獲知一些舊事和信息,至今回想起來還覺得其中有些似乎值得“深究”。
除此之外,還有令我印象頗深的事。
就是那天與蕾雅不經意間的“觸碰”,竟感受到奇特的暖流回應。
隻是,那種觸感似乎可遇不可求……比如,重聚結束後回到宿舍,順著蕾雅的要求再觸及彼此指尖,卻沒有相似感覺……好奇怪!
而那天晚上,就聽蕾雅說過,“大校慶當晚,恰好是10月份的滿月之時”!
“聽說,10月13日,明天大校慶的夜晚,也將是滿月……”我趕緊對戴莎說:“學姐,如果真有這種規律性的話,那些極端邪教徒計劃在10月實施的罪案,極可能就是明晚,對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錯。而明晚又是學院人員相對密集的時候,潛在危險很大,必須極力避免最壞的結果。”戴莎點了下頭,說:“之前我們也討論過,每個月的滿月之日,這樣‘明顯’的規律,很容易就能看出來。雖然不知道聖明邪教為什麼選在這種時候,是否存在‘不得已而為之’的因素,但如你所說,就算被‘破譯’某些規律,那些極端邪教徒也會繼續執行嚴苛的‘儀式’計劃……既然如此,我們就燃起烈焰來迎接這些狂熱且有毒的飛蛾。”
確實,上個周六在紫櫻咖啡館,和戴莎、芙琳重聚談話時,在“假想”與分析中發現了這個“明顯”特征。
不止這三年。
還有十年前……1491年的2月、3月和4月,卡諾州深脈1號礦區連續發生死靈襲擊“外來入侵者”並最終逼退試圖武裝開發特種礦區的集團,當時戴莎提到這事件,也猜測過那三個月份的案發時間是滿月之夜,並委托芙琳進行調查。
“如果真是一個月的‘間隔期’和滿月之夜‘規律’,那邪教徒在明晚實施執行‘儀式’犯罪的可能性很大。”我接著對戴莎說:“而根據目前搜查到的線索,寧溪穀學院竟然也在‘目標’之內……可怕!明晚的學院大校慶晚會真是讓人擔心!”
“可能說得太多了……真是抱歉,徒增你的壓力和擔憂。”戴莎回應:“就如剛剛所說,我們做這一切,就是為了避免最壞結果的出現。因為,10月可能發生的罪案日期是基於過去案件特征與規律推測的,而具體地點則來源於搜查所獲的模糊線索。但後者還有舊城區的好幾個地點,且是否為邪教計劃犯罪之地,並沒有清晰證明。總之,我們做好萬全準備,隻是為了防範萬一。”
對,還有其他好幾個可能同為“備選”的地點。
實際上,推測出來的計劃犯罪時間可能相對靠譜,但犯罪地點並不明確!
“那其他可疑地點也布置了警力嗎?總覺得……我們在明,邪教在暗,就算是在明晚這樣較為明確的計劃日,如果那些恐怖分子根據現場安保情況調整犯罪地,恐怕會有意料之外的傷亡……”我指出某種可能性。
“有的,但肯定會有所側重。如明晚的寧溪穀學院就是重中之重,而‘名單上’的其他幾個地方都是在西南片舊城區,已發生過案件的地方可能配備力量稍微少一點,但也是精英隊伍。”戴莎說:“我們這次投入了很多力量,而且不止明晚,可能會聯合執法一段時間,不用太擔心。”
嗯……根據戴莎之前的判斷,包括我自己也有類似的猜測,就是在整個大“6”循環中,案發地都是唯一的,就是以碎石城為中心的新一輪“儀式”犯罪循環,也像是在不同地點展開!
所以,已發生過邪教罪案的地點,很可能不再“重複”。
隻是,不能和這幫極端邪教徒賭“可能性”。
就像之前根據已發生“6”起案件猜測循環可能“結束”,沒想到竟又重啟新一輪間隔期更短的犯罪循環!
小心為上……戴莎應該也是這樣想的。
“學姐,你也要注意安全……明晚你在大禮堂嗎?還是在外麵?”我趕緊問:“如果是在大禮堂,是全程都在嗎?”
“應該是的。畢竟我也不想錯過你的表演呀。”戴莎笑著說:“就以守衛的名義待在大禮堂,欣賞一場時隔十年再現的精彩話劇吧。”
哎……這可讓我怎麼回應?
隻是,確認戴莎明晚也會在大禮堂後,我暗地裡鬆了一大口氣。
那樣的話,無論發生什麼意外,應該都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