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殿。"
雲蒼輕語,聲音卻如洪鐘大呂響徹諸天。太始殿正門上的混沌道紋層層解開,露出內部浩瀚如星海的景象。
殿中沒有常規的梁柱結構,而是由三千大道鎖鏈交織成的奇異空間,每條鎖鏈上都懸掛著無數文明火種。
七大準仙帝依次入內,各自在大道鎖鏈交織的節點就座。
雲蒼居於中央混沌位,身下自然浮現出三十六品混沌蓮台;
燧人氏坐鎮離火方位,永恒薪火在他背後化作一輪赤日;倉頡占據文道樞紐,手中毛筆自動書寫著《人族史詩》...
當七人坐定的刹那,太始殿外三千仙王同時感受到一股吸力。
修為達到仙王巨頭的三百六十人被引入內殿邊緣,其餘則留在外殿。這是太始殿自發的篩選——唯有觸摸到大道本質者,才有資格聆聽核心道音。
當最後一位仙王入內,太始殿的混沌石門轟然關閉。殿內景象驟然變幻,空間自動擴展至無限。
七尊王座懸浮在虛空之中,對應北鬥七星方位。雲蒼的太始主座由整塊混沌母石雕琢,扶手處盤繞著兩條活著的混沌蛟龍。
"顯真身吧。"雲蒼輕聲說道。
三千仙王魚貫而入,最弱的也有百萬丈仙王真身,其中七十二位仙王無上巨頭的真身更是達到十萬光年規模。
他們按照修為高低依次落座,最近的離道台僅有七步之遙。
當最後一位仙王入座後,雲蒼終於展現他的帝軀真身。
"轟——"
整個太始殿內的宇宙空間劇烈震顫。雲蒼的帝軀如同時存在於無數維度,每一寸肌膚都流淌著混沌未開時的原始道則。
他的發絲如星河垂落,眼眸中倒映著諸天生滅,僅僅是呼吸的韻律就讓附近的星辰隨之明滅。
"仙王巨頭,可入外殿。"
隨著道音落下,殿內浮現出三千蒲團。最外圍的蒲團大若星辰,這是為普通仙王準備的席位。
汝玄天等人踏入時,他們的百萬丈真身自動縮小到與蒲團相稱的比例,但周身纏繞的道則反而更加清晰可見。
"準仙帝,列座內環。"
六道永恒光輝落在靠近雲蒼的玉台上。燧人氏等人現出真身時,殿內響起文明讚歌——他們的體型雖不及雲蒼億分之一,卻也堪比頂級大千世界。
倉頡展開的文道長卷環繞內殿一周,上麵記載的人族史詩自動演化成三維投影。
當最後一位聽道者入座,太始殿的大門轟然閉合。
殿頂浮現混沌星圖,其中七顆主星正好對應座中七位帝者。雲蒼指尖輕點鼎身,太始混沌鼎頓時噴出七道大道紫氣。
"今日所講,乃混元之上。"
雲蒼開口,道音化作實質的金色波紋蕩漾開去。最前排的七十二位仙王無上巨頭如遭雷擊,周身道則自動重組;
中層的仙王巨頭們則陷入深層次悟道;而最後排的普通仙王大多麵露茫然——這道音太過高深,他們連萬分之一都難以理解。
"今日論道,當為人族開萬世太平。"
雲蒼開口,每個字都引發大道共振。他抬手輕點,太始混沌鼎從掌心飛出,鼎口噴湧出混沌初開時的原始景象——
清濁二氣分離,地水火風躁動,三千魔神咆哮...這些開天辟地的畫麵在殿內演化,竟讓幾位準仙帝都露出凝重神色。
燧人氏率先響應,將永恒薪火投入混沌景象。那團微弱的火苗突然暴漲,化作照亮混沌的第一縷光:"吾觀文明之道,當如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火焰中浮現人族從茹毛飲血到建立王朝的全過程,每一個關鍵轉折點都有一簇新的火種誕生。
倉頡長笑,文道長河奔湧而出。河中每一個浪花都是一篇傳世經典,每一滴水珠都蘊含著思想精華:"文以載道,字傳千古。人族精神,儘在其中。"
令人震驚的是,當文道長河與永恒薪火交融時,竟在混沌中開辟出一方小天地,內有城池國度,文明興衰。
有巢氏見狀,拋出建木神樹。那株通天徹地的神樹枝丫伸展,在小天地中搭建起橫跨時空的橋梁:"居所不僅遮風擋雨,更為文明傳承之基。"
淄衣氏的玄冰戰甲解體,化作保護小天地的晶瑩屏障;蒼離氏青萍劍出鞘,劍光劃分四季輪回;汝乾天仙王的劍匣完全打開,億萬劍影組成守護文明的天網...
六位準仙帝各展其道,將混沌景象填充得越發豐滿。端坐中央的雲蒼卻閉上雙眼,混元劍橫放膝前,劍身微微顫動。
三百六十位仙王巨頭如癡如醉地看著這一幕。對他們而言,這不僅是道法展示,更是直指大道的無上機緣。
大夏孟軻頭頂的"浩然正氣"四字不斷重組,漸漸向"仁義禮智信"五常演化;九黎蚩尤的八臂法相收縮凝實,最終化為三頭六臂的完美戰體...
"看好了。"
雲蒼突然睜眼,眸中流轉著混沌星雲。他雙手結出太始印,混元劍自動飛起,劍尖點在混沌景象的核心:"萬物之始,大道至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