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乾王朝,錦衣衛可是非常拉風的存在。
天子親軍,先斬後奏,皇權特許!
身穿飛魚服,腰挎繡春刀,那叫一個威風..........
注:本書中的錦衣衛不是照搬明朝的設定;
我知道明朝的飛魚服是賜服,繡春刀也不是什麼人都能拿的;
但大乾錦衣衛標配就是飛魚服加繡春刀,沒彆的,就是帥!)
大乾錦衣衛總衙——錦衣衛指揮使司設於都城武京。
下設南北鎮撫司。
省州府縣置所,分彆對應——省衛司、州府千戶所、縣百戶所。
大乾錦衣衛最初設立的時候隻有北司。
太宗的時候才新設了南司。
南司設立之初也曾有過一段風光無限的高光時期。
因為,當初太宗設立南司是因為當時大乾錦衣衛的惡名太盛。
第二任錦衣衛指揮使紀風倚仗特權囂張跋扈。
常常因個人喜惡動輒以錦衣衛之名胡作非為、鏟除異己。
貪腐之風在錦衣衛內部更是達到了頂峰。
錢不到位,直接就給你扣個亂臣賊子的帽子!
導致錦衣衛的名聲可謂是臭到了極點。
在這種情況下,為製約北司一改錦衣衛十惡不赦之惡名。
乾太宗設立了南司。
授予南司更大的權限,不僅擁有北司的全部特權。
南司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監察北司,確保錦衣衛的行事規範。
所以,南司的設立就是為了給錦衣衛正名。
太宗皇帝禦筆親書“彰義昭廉”四個大字高懸於南司。
並大肆宣揚“彰義昭廉”這四個字的含義,重塑錦衣衛之名。
那個時候,錦衣衛設在地方上的衛所,其實是被細分為北司衛所和南司衛所的。
南北司各司其職。
北鎮撫司有定人生死的“北司無常簿”。
南鎮撫司還多了一本糾察四方的“南司察糾簿”.............
那時的南司可謂是風光無限。
不過,太宗駕崩以後。
南司的地位便急轉直下,權力也逐漸被架空。
現如今,南司更是變成了錦衣衛中的“養老聖地”。
一般隻有那些沒關係沒背景或者是得罪上司的倒黴蛋才會被安排到南司混日子。
因此,現在錦衣衛在地方上的衛所,早就不再單獨設立南司衛所了。
辦公地點那都是和北司共用。
反正南司人少也沒什麼公務可辦。
隨便騰個角落也就完事了。
就以沈佑安所在的錦衣衛蘇江千戶所為例。
隸屬於南司的察糾房,算上沈佑安滿打滿算也就不到二十人。
人家北司那邊,蘇江衛所有一個千戶坐鎮。
按規製,南司這邊也得是有一個千戶來坐鎮行使監察之權的。
可現狀卻是——偌大的一個蘇江府。
錦衣衛南司在這的最高長官就是沈佑安這個新到任的總旗.................
所以,現在提起錦衣衛,讓人們談之色變的那都是北鎮撫司的錦衣衛。
風光無限的也是人家北司。
這些和南鎮撫司的錦衣衛是真的沒有半毛錢關係。
而接手蘇江察糾房的沈佑安之所以手底下還有顧全他們十幾個人可以使喚。
那完全是因為借人地方“辦公”的顧全等人承擔了衛所衙門的日常灑掃工作。
說白了——在沈佑安來之前,顧全他們就是穿著飛魚服在衙門裡打雜的“清潔工”。
被淩遠他們當孫子似的使喚.............
而沈父之所以給沈佑安謀個錦衣衛南司察糾官的差事。
估計便是考慮到在南司當差就是混日子,不會遇到什麼危險任務。
本來,沈佑安也是抱著混日子的想法來的。
但綁定係統後,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那必須是擼起袖子好好大乾一場可勁薅係統羊毛!
於是,搞清楚係統的獎勵機製後。
沈佑安第一天到任便刻意在顧全他們麵前立了個人設。
沈佑安言之鑿鑿的告訴手底下的這十幾號兄弟。
自己這次被上麵派到蘇江府那是帶著重要任務來的。
就是為了全麵整頓蘇江府重新讓南司發揮其應該發揮的作用!
雖然沈佑安沒有明說他是奉了皇帝的旨意來的蘇江。
但話裡話外卻都給人一種感覺——這貨絕逼是領了皇命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