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沈佑安便派人按照「贖罪單」上的彙總金額從錢莊裡兌換出了現銀。
四十九家「甲等重違」的「贖罪銀」一共是七萬三千五百兩白銀。
再算上其他一些人的「贖罪銀」,沈佑安特意給湊了個整——10萬兩。
接著,沈佑安命人將這十萬兩白銀分裝在了兩口大木箱之中。
然後便運著這十萬兩現銀進了宮.................
大乾宮城——禦極宮。
“陛下,臣到任「街道房」後,發現京城內違建之風盛行。”
“尤其是皇親國戚、達官貴胄,導致京師百姓苦不堪言卻又敢怒不敢言。”
“由於這些人的身份比較敏感,以至於「街道房」對於這個問題一直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以,臣到任之前,「街道房」對於京師違建之事未能履行好「清違」之職責。”
“臣明白——陛下將臣安排到「街道房」任職一定是想讓臣改變這一現狀。”
說著,沈佑安將手中的名冊以及「贖罪賬目」雙手奉上。
“臣幸不辱命——好好清查了一下京師的違建之舉,並秉公執法對違建之人一視同仁全都做了處罰。”
“不過,考慮到那些被定為「甲等重違」者很多都是功勳之後或皇親國戚。”
“臣也就破例讓他們交了一筆「贖罪銀」免去了他們的戴枷示眾之罰。”
“但該拆的違建以及其他相應處罰皆執行到位。”
“如此一來,既能讓這些人感受到天恩浩蕩,又能讓他們付出違背大乾律例的相應代價。”
“臣以為——「街道房」此次的全城清查違建的行動過後。”
“京師屢禁不止的違建之風必當最大程度的被遏製。”
“臣絕對有信心不負皇恩率領「街道房」履行好清查之責!”
在沈佑安的這番說辭下——他帶著「街道房」全城清查違建成了景盛帝的授意和安排。
這“清查之功”一下子都堆在了景盛帝的頭上.............
如此一來,倒是把景盛帝的嘴給堵死了。
原本,昨晚上剛剛被鄭貴妃吹了枕邊風的景盛帝還想著找個時間給沈佑安打個招呼。
讓他私底下裡放平陰侯一馬。
但現在,景盛帝還真不太好說了。
而且,聽了沈佑安的稟報後,現在也沒必要說了。
畢竟,按照沈佑安的說辭——這事已經圓滿解決了。
這些權貴們交了點錢,把該拆的都拆了,也就完事了。
“一天就交上來了十萬兩白銀?”
“你倒是挺會創收啊.............”
看著沈佑安交上來的賬目,景盛帝不由感慨道:“難怪你在蘇江府的時候能夠攢下那麼多銀子..............”
“要真是讓你放開了搞,一天十萬兩,一個月還不得30萬入賬?”
“陛下,臣這也是奉旨行事趕巧了。”
“罰錢不是目的,最主要的是——臣得履行職責不能辜負皇恩!”
“臣已經命人將這十萬兩「贖罪銀」全部裝箱帶入了宮中。”
沈佑安滿臉的“大公無私”向景盛帝言道:“這些「贖罪銀」都是特例上交。”
“所以,臣以為——將這十萬兩「贖罪銀」歸入皇家內帑是最合適不過的...............”
“哈哈哈...........”
“佑安師侄,朕果然沒有看錯人。”
“人人都說朕富有天下最不缺的就是銀子。”
“但是,他們哪裡會知道朕的難處。”
“宮裡的花銷太多太雜,哪哪都是用錢的地方。”
“朕的內帑屬實也是不寬裕...............”
“上次修園子,要不是你給朕墊上,恐怕朕的園子現在還沒著落呢.............”
“好啊!看來——在江南曆練了一番也成熟了不少。”
景盛帝一聽沈佑安一上任就給自己創收了十萬兩「贖罪銀」立時對沈佑安的做法給予了高度讚賞。
“不錯——在清查京城違建的事情上,你做的很好。”
“既保全了一些人的顏麵又起到了遏製違建之風的效果。”
“這一次,對於那些「甲等重違」的事主,讓他們交了「贖罪銀」免了在大庭廣眾下戴枷丟人現眼已經是仁至義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