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對於山西來說,如果不是日寇的入侵,將會是一個豐收的年份。但是在晉西北,因為李宏和398旅的出現,成功的將日寇拒之門外,反而成為了一處亂世寶地。
自從去年日寇大舉入侵山西以來,十餘年未遭受大的戰火波及的山西自此結束了它的和平局麵,從此戰火紛飛,遍地狼煙。中央軍、西北軍、晉綏軍、八路軍、山西新軍、日寇在這片土地上展開了你死我活的鬥爭。麵對外寇入侵,中國各個派係的軍人全部放下了往日的矛盾,團結起來,一致抗日。在這一刻,他們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軍人。麵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強大日寇,中國軍人們寧死不屈,英勇抗敵,以血肉之軀築起了中華民族的鋼鐵長城,譜寫了一篇又一篇悲壯的英雄史詩。
此時,中華大地上,徐州會戰剛剛結束,由於黃河決口,日軍被迫放棄了從隴海路西進,沿淮河進攻武漢的作戰計劃,轉而改為溯江而上,沿長江兩岸進攻武漢。於是,轟轟烈烈的武漢會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在華北地區,八路軍挺進敵後,在河北、山東等地建立起一個又一個抗日根據地,敵後抗日正在蓬勃發展。
在山西戰場上,日軍第一軍從年初開始,就不斷對我抗日軍民發起一輪又一輪的進攻。晉西北、晉西南、晉東南是日軍進攻的主要方向,先後爆發了晉西北反圍攻戰役、反攻綏遠戰役、晉東南反九路圍攻戰役等等一係列戰役,可謂是全省都在激戰。中央軍、陝軍一部更是進入中條山,建立起中條山防線,拉開了浩浩蕩蕩的中條山抗戰序幕。
在晉西北七縣,自從去年因為戰火湧入大量人口後,這裡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
李宏自從成為晉西北五縣軍政一把手以來,一方麵大力發展軍事工業,一方麵組織百姓開展大生產運動,同時積極率軍抵抗日軍,將日軍牢牢擋在了晉西北之外,確保這裡發展不被破壞。後來收複神池和清水河兩縣後,晉西北行政公署成立,李宏的管轄範圍擴展到了七縣。雖然身上的壓力更重了,但是相應的李宏的實力也變得更加強大。
農業方麵,從1937年冬天到1938年夏天,晉西北地區基本上可以說是風調雨順,沒有發生什麼自然災害,這就保證了農民的農業收成。同時,在李宏的大力主導下,各縣出台了一係列鼓勵農業發展,促進生產的政策,開墾荒地、興修水利,組織原住民和新湧入的百姓開展大生產運動。短短半年多的時間,李宏管轄的各縣耕地麵積翻了超過一倍,部分地區甚至耕地麵積達到了原來的三倍以上,成績斐然。
因此,今年春末夏初,晉西北的小麥等作物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豐收,產量遠遠超過去年,不僅可以供養所有百姓,甚至還有大批餘糧供給政府和軍隊,徹底解決了困擾李宏幾個月的糧食問題。
大豐收帶來的好處除了讓晉西北擺脫糧食危機外,也大大凝聚了各縣的民心,使得晉西北地區更加穩定,百姓、政府、軍隊緊密團結在一起,逐漸成為了抗擊日寇的前線基地。
在工業上,李宏通過和德國人的一係列交易合作,成功在晉西北地區建立起完整的軍事工業。這些工業基本上都是屬於重工業範疇,原因無他,眼下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抗擊侵略,優先發展重工業是必須的。
由於實力有限,因此李宏的工業規模雖然發展迅速,但依舊顯得不夠看。兵工廠的產量目前還未完全達到能滿足部隊作戰需求的地步,這也進一步製約了李宏擴軍的速度。不過在工人的不懈努力下,兵工廠的產量每月都有較大的增幅,並且隨著工業的發展,增幅還在正向遞增,這是個令人興奮的好消息。
對於輕工業,李宏雖然頒布了一些鼓勵政策,但是在內外環境下,發展非常緩慢。不過好在已經有了起步,相信隻要李宏徹底清除外部威脅後,輕工業必然會迎來大踏步發展。
商業上李宏沿用了舊時的政策,並在此基礎上新增了一些政策。但是總體來說,李宏並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而是采取了溫水煮青蛙的模式,在不傷害民生的前提下步步改進。治大國有如烹小鮮,戰爭已經給民生帶來了極大破壞,因此李宏不能再折騰。如果百姓活不下去,李宏就將失去最大的倚仗,他的努力將會成為泡影。所以自從李宏掌權以來,民生一直是他最關心的問題,甚至李宏不惜向原有官員妥協,也要確保民生安穩發展。這大半年來,在李宏的不懈努力下,晉西北的民生一直都是穩步發展,百姓的生活日益變好,這也讓李宏收獲了不少民心。
當然了,晉西北能夠如此安穩的發展,離不開軍隊的強力守護。李宏率軍經過數次浴血奮戰,成功將日軍擋在了晉西北之外,避免了晉西北遭受日軍鐵蹄的踐踏。
如今的李宏,不僅是中央軍398旅旅長,還是晉西北衛戍司令、雁北遊擊司令,可以說是晉西北、晉北這一片的抗日武裝理論上都歸屬他指揮。儘管他這個中央軍屬於旁係雜牌,但是戰鬥力卻一點也不差。
截止到目前,李宏掌握的軍隊有國民革命軍第398旅、衛戍司令部下轄的預備團、7個保安團、各縣民兵以及敵後的晉北抗日支隊、晉察抗日支隊。這其中,擔任正麵戰場野戰的就是398旅和預備團,保安團負責守備各縣,民兵負責協助保安團防守和支援前線,可謂是分工明確。如今李宏麾下的正規軍約有2萬多人,並且新兵營還有一萬多人正在訓練。各縣保安團和民兵的總人數已經接近5萬人。敵後抗日武裝經過大半年的發展,人數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有數千人。統計下來,李宏能指揮的總兵力已經有八九萬人,規模不小。
晉西北大發展不僅使得李宏有了一塊穩固的地盤,也成為保衛黃河和西北屏障之一。不久的未來,這裡將會是中國軍隊反擊日寇,收複失地的起點。
喜歡抗戰之烽煙萬裡請大家收藏:()抗戰之烽煙萬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