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大半年的努力發展,如今的晉西北重工業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不僅是在工業產能上取得了優秀成績,更是在工業技術上有了重大突破。得益於德國專家和工人的技術,李宏不僅可以生產武器彈藥,還具備了生產先進大型機器的能力。這為李宏擴大工業規模,製造一些尖端武器提供了可能。
這一天,李宏將兵工廠廠長劉波和漢斯中校、河曲縣縣長李渝全部請到了行政公署辦公室。
見人到齊後,李宏開門見山地說:“諸位,今天請你們來是有三件事要做。這三件事分彆是建設飛機工廠、擴建第二兵工廠、擴大工業規模。”
話音落下,在場三人紛紛流露出喜悅表情,這其中尤其是以劉波最為明顯,聽到擴建兵工廠,開心得就跟過年似的。
李渝比較冷靜,詢問道:“主任,具體需要我們怎麼做?”
李宏拿出一份文件,說:“這份文件裡麵是我具體的計劃安排,稍後你們可以互相傳閱一下。通過這次的大戰,我已經感受到了戰爭形勢的緊迫,已經沒有多少時間讓我們按部就班的發展了。這一仗,鬼子的飛機給我們造成了不少的傷亡,充分了說明了製空權的重要性,因此,飛機工廠的建設我將其放在了首要位置,希望你們也能充分重視起來。”
說著,李宏將目光轉到了漢斯中校的身上,說:“漢斯,飛機工廠需要不少機器設備,尤其是液壓機、車床、電焊機等相關機器生產離不開德國專家和工人的技術,這一方麵希望你可以予以負責。”
漢斯想了想,說:“李,技術方麵沒有問題,可是工人從哪裡來?”
李宏看了一眼李渝,說:“工人從當地老百姓當中招,人手絕對充足,他們乾一些普通工作還是可以勝任的。至於技術工人,這段時間來了不少知識青年,可以從他們當中挑選培訓,另外百姓當中隻要接受過義務教育的也可以讓他們邊工作邊學習。如此一來,人手不足的問題就迎刃而解。”
漢斯同意了這個方案,這說到底還是要感謝閻錫山,山西彆的不敢保證,可在教育這塊,它可以稱得上是全國第一。這也是李宏可以快速培養工人的原因之一,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化底子,加上李宏大力推行文化教育,更是加速了工人的成長。
李宏將招募工人的任務交給了李渝,說:“李兄,你不僅是河曲縣縣長,還是我行政公署專員,所以招募工人的事就辛苦你了,你可以在我們的轄區內張榜招人,各縣的政府我會讓他們全部都配合你。”
李渝當即起身,接下任務,打包票道:“主任放心,這件事我一定全力以赴辦成。”
李宏微笑著示意他坐下,說:“咱們今天是私下會議,不用這麼拘束,大家放開一點。”
李渝尷尬地笑了笑,隨後坐了回去。
緊接著漢斯中校又疑惑地問道:“李,既然如此,飛機工廠的建造也就沒有多少困難。不過我還有幾個疑問,我們的飛機製造剛起步,你打算製造什麼飛機?要知道飛機的製造可不是簡單的事,它涉及到空氣動力學等相當專業的知識,我們的專家和工人裡,可沒有專門的飛機設計師,這個問題你怎麼解決?另外飛機最關鍵的發動機製造人才我們也沒有,雖然你設計出的梅林發動機技術先進,但是沒有相關人才,很難將其生產出來,這個你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漢斯的話一針見血,直接指向了李宏生產飛機最根本的困難。人才,是李宏一直都非常短缺的,尤其是這種軍工人才,在尖端武器領域有本領的高技術人才,簡直是稀缺到了極點。
不過李宏對此並非沒有考慮過,他一方麵打算通過愛國華僑,招募一些尖端武器人才,另一方麵,國內並非沒有飛機製造能力,很多製造廠因為戰亂等諸多原因沒落,導致許多人才流落在外,李宏打算將這些人也招募過來。
事實上,民國時期還是有不少飛機製造廠,不過受限於各種困難,始終未能大規模發展。尤其是這兩年戰亂,沿海地區等大片領土淪陷,導致飛機的生產幾乎陷入停滯,很多人才都失去了用武之地。
除了以上這些,李宏還打算去國府航空委員會下麵挖牆腳。他已經看上了一位飛機設計專家,並已經開始想辦法將對方挖掘過來。李宏相信,憑借自己的設計的飛機,一定可以吸引對方前來,屆時就能量產飛機。
於是李宏回答道:“漢斯,其實有一點你可能不清楚,就是我們國家並非沒有飛機製造人才,隻是因為種種原因,使得他們一直沒有被關注而已。一年多抗戰打下來,不少飛機製造廠被迫關閉,這些人才流落在外,我們完全可以將他們招募過來。”
漢斯心裡想的是他可以從德國動員一些專家,過來幫助李宏。這並非是為了利益,而是漢斯作為李宏的朋友,想儘自己的能力幫助他。
於是漢斯誠懇地說道:“李,不管怎麼樣,中國的飛機製造水平落後,這是不爭的事實。作為你的朋友,我不能袖手旁觀,我想利用我在國內的關係,為你動員一批技術工人和飛機製造專家。這裡麵沒有任何利益交換,你完全不用擔心,我隻是在做一個朋友應該做的事。”
李宏聽出了漢斯話裡的真摯,於是同意了他的提議,感謝道:“漢斯,我李宏能有你這麼一位朋友,是我畢生的福氣。我代表晉西北全體軍民,代表千千萬萬遭受侵略的中國百姓,向你表示真摯的感謝。不管未來是什麼樣子,你永遠都是我李宏的朋友,是我們中國人的好朋友。”
說罷,李宏情緒上來,緊緊地給了漢斯一個擁抱,表達對他的感謝。
漢斯也是性情男兒,此刻如同梁山好漢那般豪爽地說:“患難見真情,李,你我之間不必如此見外,朋友有難,我自當鼎力相助,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經過一番商議,飛機製造廠的建設計劃就此敲定下來,李宏終於在自產飛機的道路上邁開了第一步。
喜歡抗戰之烽煙萬裡請大家收藏:()抗戰之烽煙萬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