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金明率部破襲沙屯堡站一帶的鐵路時,蔡廣川率領東路縱隊三個連轉戰於懷安以西、永嘉堡站以東的鐵路沿線。
在蔡廣川靈活的戰術指揮下,東路縱隊時而分散破壞鐵路,時而聚集圍攻敵人據點,神出鬼沒,打得日偽軍聞風喪膽,一度龜縮在據點裡不敢露頭。
平綏鐵路再次被破壞,使得駐蒙軍司令部雷霆大怒,當即抽調兩個守備大隊協同偽軍一個旅對蔡廣川所部展開了圍追堵截。
敵我雙方鏖戰十餘日,蔡廣川憑借敏銳的戰爭嗅覺和靈活的戰術,來回穿插。在懷安、天鎮、蔚縣、陽原四個縣的廣大區域裡,蔡廣川的東路縱隊利用地形,大膽穿插,將敵人耍的團團轉。最終日偽軍因出擊多日一無所獲,加上大雪來臨,不得不結束了攻勢。
然而這一戰蔡廣川雖然取得了勝利,自身卻也損失不小,尤其是物資的損失,非常巨大。大雪的來臨雖然讓鬼子停止了進攻,卻也讓蔡廣川的處境更加艱難。麵對物資的嚴重匱乏,根據地糧食、藥品、武器裝備的嚴重不足,無計可施的蔡廣川不得已向李宏發去了求援電報。
李繼賢收到蔡廣川發來的電報後,立刻將其交給了李宏。
李宏看完電報,臉色大變,當即召集李繼賢、羅大山緊急開會。
李宏麵色凝重,一臉擔憂地說:“蔡廣川是我昔日的老部下,一直在淪陷區堅持鬥爭,從去年9月份到現在,從來沒有開口求援過。這一次他主動求援,隻有一種可能,情況已經糟糕到了極點,他也無計可施了。”
羅大山緊皺著眉頭說:“蔡廣川我也了解,這是一個十分堅強的人,連他都無計可施,這足以說明,晉察抗日支隊的情況已經到了生死邊緣。”
李繼賢雖然不認識蔡廣川,可他認識張金明,電報上已經說明了張金明犧牲的事,這讓李繼賢也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
“司令,連張參謀長都犧牲了,可見晉察抗日支隊的處境艱難,我提議組建一支隊伍前往天鎮,一來給晉察抗日支隊送去物資,二來加強晉察抗日支隊的武裝力量。”
李宏聽後,說:“繼賢,你說得有道理。可是眼下的難題是我們如何把物資送到蔡廣川手裡,要知道他們處在晉察綏交界處,距離我們中間隔著整個晉北。要把物資送過去,難度不亞於登天。”
李繼賢想了想,說:“直接送過去怕是不行,依我看不如采取接力的方式,將物資交給晉北抗日支隊,然後由晉北抗日支隊轉交給晉察抗日支隊。”
羅大山沒有直接反對這個方案,而是指出了這個方案的最大缺陷:“繼賢,這個方案確實可行,但它有個致命缺陷,耗時長,我擔心蔡廣川撐不到物資送達的時候。”
李宏憤憤地說:“他娘的,要是老子有運輸機就好了,可以直接向蔡廣川空投支援。”
李繼賢沉吟幾秒,說:“司令,咱們沒有運輸機,可航空委員會有啊,我們可以請他們幫我們跑這一趟。”
李宏搖搖頭,說:“不可能的,第一,我沒有那個本事調動航空委員會的飛機。第二,若是請他們幫忙,很可能會暴露我們當下真正的實力,這釀成的後果更嚴重,得不償失。”
羅大山沉思良久,說:“我有辦法了,拆東牆補西牆,葛同的遊擊區距離蔡廣川最近,讓葛同抽調半數物資送到蔡廣川手裡先應急。我們呢準備兩份物資,一份補充葛同,一份支援蔡廣川。這樣就不用擔心蔡廣川撐不到物資抵達了。”
李繼賢聽後,立馬表示支持,說:“這個辦法好,我同意。”
李宏想了想,說:“可以,就這麼辦。老羅,這件事你來負責安排。不過眼下還有一件事,張金明犧牲,晉察抗日支隊的參謀長空缺,你們有沒有什麼人選?”
羅大山和李繼賢紛紛搖頭,眼下他們的乾部奇缺,哪還有閒置的人才。
見此情形,李宏也就隻好作罷,熄滅了往晉察抗日支隊派參謀長的想法,參謀長由他們內部自行選舉誕生。
支援晉察抗日支隊的命令下達後,羅大山立刻從後勤處調撥了五十萬斤糧食和大量藥品,分批送往晉察抗日支隊。除了糧食和藥品以外,羅大山還補充了三批武器彈藥給晉察抗日支隊,大大提高了晉察抗日支隊的火力。
得益於大雪的緣故,駐蒙軍雖然發現了遊擊隊有動作,但是並未主動出擊,而是一個個固守據點。這使得這場運輸物資的行動變得異常順利,沒有出現任何意外。
得到物資補充的蔡廣川大喜過望,心裡懸著的大石頭終於落地。這場前後持續近一個月的支援行動,徹底解決了蔡廣川的難題。於是蔡廣川抓住機會,一麵招募新兵、訓練部隊,恢複實力,一麵救助百姓,帶領根據地渡過難關。不僅使晉察抗日支隊轉危為安,在來年春季作戰中還進一步擴大了根據地。
與此同時,楊天宇被李宏任命為東進縱隊司令,率領東進縱隊進入寧武、代縣、崞縣一帶,開辟敵後抗日根據地。
東進縱隊下轄三個步兵營、一個九二式步兵炮連、一個輜重連以及司令部直屬部隊,總兵力約2500人。
自進入敵後以來,楊天宇先是在恒山山脈西南地區建立了根據地,隨後接連出擊,拔掉了寧武、代縣之間的多個據點,初步打開了局麵。
由於一年前李宏曾經在代縣和鬼子大戰過,並取得了代縣大捷,使得當地老百姓對李宏及其麾下部隊多有懷念。當代縣百姓得知昔日李宏的部隊重新打回來後,飽受鬼子壓榨的他們欣喜若狂,積極踴躍地參軍入伍。因此,不到一個月,楊天宇的東進縱隊就完全在敵後紮根下來。
在楊天宇紮根下來後,李宏迅速組織了一批政府工作乾部前往楊天宇的敵後根據地,建立根據地人民政府。截止到1939年1月底,李宏共派出了50名優秀的乾部進入敵後,大大增強了根據地政府的行政能力。
喜歡抗戰之烽煙萬裡請大家收藏:()抗戰之烽煙萬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