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李宏正在行政公署辦公,李渝突然登門拜訪。
李宏連忙出門迎接,說:“李兄,昨兒個咱倆可是喝了不少酒,我不是讓你再休息一天嗎?你怎麼不聽我的?”
李渝笑了笑,說:“賢弟,今天我來是代替我那不成器的妹妹來向你賠罪的。今天早上你們走了以後,我嚴厲詢問那丫頭才得知,她竟然打了李兄一耳光,氣得我火冒三丈,直接將她關在屋裡不許外出。”
李宏根本就沒在意這事,直接說道:“害,李兄你這是乾什麼?怎麼還把人關起來了,這可不行,一會回去了趕緊把人放了,這叫什麼事?”
二人邊走邊聊。進入辦公室後,李宏給李渝倒上一杯熱茶,說:“李兄,天冷,來喝杯茶暖暖身體,我這茶雖然比不得李兄的好茶,可喝起來也是彆有一番風味。”
李渝接過茶,喝了一口,頓時覺得胃裡暖暖的,寒氣一下去了很多。
李宏隨即說:“李兄,今日來恐怕不單單是為了替令妹道歉吧?”
李渝放下茶杯,說:“賢弟不愧是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了我是彆無所求。”
李宏微微一笑,說:“對於李兄我可是了解頗深,李兄有事,我又豈會感知不出。你我之間都是自己人,若是有事,但說無妨。”
李渝咳了一聲,隨即不好意思地說:“是這樣的,賢弟,今日我來是想替我那任性的妹妹謀求一個差事,還請賢弟能酌情安排。”
李宏這下算是明白李渝的用意了,哦了一聲,幽幽地說:“李兄,你這是要我走後門啊!”
李渝連忙搖頭,說:“賢弟,彆誤會,我不是這個意思,若是不好安排那就當我沒提過。”
李宏笑道:“李兄,彆緊張,我又沒有怪你。眼下我正是用人之際,到處都在缺人才,令妹若是能來,我求之不得,又怎麼會計較呢?方才的話不過是我和李兄開個玩笑而已,莫要當真。”
李渝聽到此話,心裡鬆了一口氣,說:“原來如此,賢弟嚇死我了。”
李宏詢問道:“李兄,不知令妹有何本事?或者有什麼長處?可否仔細為我介紹一下?”
李渝當即說道:“我妹妹是燕京大學畢業的,學的是中國文學係。七七事變前畢業,她一直想去陝北,結果我爹娘不同意,雙方就天天鬨矛盾,最後我爹娘實在沒辦法了,就在上個月把她送到我這裡,讓我勸說。”
李宏好奇道:“陝北是個不錯的地方啊,為啥伯父伯母不讓她去?”
李渝歎了口氣,頗有些無奈地說道:“這還不是這丫頭大學期間交了個男朋友,畢業後沒多久就去了陝北,我爹娘沒看上人家,就不同意他倆在一起,所以死活不讓我妹妹去陝北。就為這事,那是天天鬨彆扭,我妹妹差點自殺。這不,我也怕她哪天給我來個自殺,那我怎麼向我爹娘交代,所以就想著給她謀個差事,讓她忙起來,也就沒有心思想彆的了。”
李宏這下是明白了,合著是老丈人看不上小夥子,要棒打鴛鴦,這才弄成今天這樣。李宏看向李渝也多了一絲同情,於是當即答應道:“行,這事我同意了,正好我手裡有個差事,或許還挺適合你妹妹的。”
李渝感激地說:“如此那就太好了,感謝賢弟,這份情我必當銘記於心,百倍奉還。”
李宏說:“誒,李兄說謝謝那就見外了,咱們之間不必如此。”
緊接著李宏說:“說來我正好有件事需要李兄去辦,而且令妹也可以參與進來。”
李渝隨即答應:“賢弟有吩咐,我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還請賢弟告知具體內容。”
李宏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說:“李兄,我打算成立一個官方報社,專門負責官方宣傳、輿論監督、傳播知識等事項,就像國府的中央日報一樣。令妹不是學的中國文學係嗎,正好可以在報社寫寫文章,大展身手。”
這一年裡,李宏重心一直放在工業建設和軍事鬥爭上,對於新聞輿論並沒有怎麼在意。如今隨著社會改革步入正軌,敵我雙方也沒有什麼大的戰事,李宏逐漸閒下來,才想起來了新聞報社的事。
李渝立刻就明白了李宏的意思,說:“賢弟請放心,這件事包在我身上,我馬上下去辦。”
李宏叮囑道:“李兄,這件事很重要,一定要重視。”
“放心吧,賢弟,我知道怎麼做。”
隨後李宏拿出一份關於報社建設的文件,交給了李渝。
嵐縣的一處破廟內,一名日軍軍官對麵前的女人說道:“杏子小姐,我們隻能送你們到這裡了,再往前就是支那軍的防區,一切就要靠你們自己了。”
女人露出一絲微笑,說:“有勞小野君這一路上的照顧,杏子感激不儘,若是日後有機會,杏子一定親自登門感謝。”
小野看著眼前這個美麗動人的女人,心裡不由得泛起一絲漣漪,當即說道:“好,若是杏子小姐歸來,請務必找我,給我一個儘地主之誼的機會。”
女人笑了笑,說:“會的,小野君。”
小野緊接著叮囑道:“杏子小姐,對麵的支那軍盤查的很嚴,他們的反間諜意識很強,切記一定要小心。”
“多謝小野君提醒,我會注意的。”
隨後,女人帶著幾名隨從離開了破廟,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半個小時後,嵐縣的日軍出動一個中隊對著岢嵐縣一處村莊發動襲擊。
村裡的民兵倉促之間被鬼子打了個措手不及,幸虧村裡正好有一支工作隊,隨行的衛兵迅速加入戰鬥,這才為全村百姓爭取到了逃命的機會。
槍炮聲迅速吸引了附近村莊的注意,各村的民兵迅速被組織起來,除留下少數人保護村民進山外,剩下的全部趕往增援。
與此同時,鄉裡的駐軍也被驚動,得知情況後,果斷出兵增援。
戰至天明時分,隨著各路援兵相繼趕到,日軍逐漸落入下風。眼見戰局不利,日軍中隊長果斷下令撤退。各路援兵緊追不舍,直至日軍退入嵐縣才停止追擊。
這一仗來得快去得也快,敵我雙方均沒有多少損失。誰都沒有想到,這一次襲擊不過是一次掩人耳目的行動,隻是為了掩蓋小鬼子的陰謀罷了。
喜歡抗戰之烽煙萬裡請大家收藏:()抗戰之烽煙萬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