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兵貴神速,可這也太特麼速了!
陽榷在震驚之餘,立刻鬥誌高昂的前往荊縣。
不過嚴洛卻知道,自己這看似冒險的速戰決策,卻並非無的放矢。
因為這個時代,諸侯國兵員有限。
嚴國雖然有五座大城邑,以及若乾縣城、軍鎮。
但其實總人口並不多,比如鎮胡城,當初守軍也就三千人,加上民夫工匠,將軍府的護衛等,總共也就六七千人,純粹的邊關軍鎮。
荊縣、林縣,總人口分彆也隻有3、4萬。
這在嚴洛那個時代,恐怕還不如一些鎮子,畢竟嚴洛老家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縣級市就有百萬人口。
更何況大虞諸侯普遍生產力低下,農民勤勤懇懇忙碌一年下來,平均一畝地也就能收獲100斤左右的糧食。
所以大部分士兵都是農兵,臨時征召,隻有少部分屬於職業士兵。
鎮胡城因為要戍守邊境,三千士兵幾乎都是長期戍邊的職業士兵,這已經是一個十分可觀的數字。
結果是這三千士兵存活下來的基本都降伏嚴洛。
當初柳檁率軍追擊嚴洛,兵敗身亡,又折損了一批。
這就意味著嚴國整體兵力其實非常有限。
畢竟在梁國邊境的士兵是不可能輕易調動的,那是和嚴國彼此征戰數十年的生死大敵。
晏國雖然和嚴國交好,但也有奪城之仇,邊境依然要駐守一批士兵。
國都嚴城,常年也要駐紮數千人的禁衛。
如此一來,短時間內嚴國境內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戰力。
......
陽榷文采斐然,又因為被迫以好友鄭先滿門為代價才帶出血詔,因此對於蔡姬恨之入骨。
所寫的檄文慷慨激昂,言辭犀利,看過的都是怒意盎然,恨不能立刻將蔡姬等逆賊粉身碎骨。
檄文在暗探的刻意宣揚下,不過數日功夫,幾乎傳遍嚴國大小城邑。
而就在陽榷抵達荊縣當晚,張遼便已經整裝待發,星夜率領500精銳在黎明時分潛至林縣城門附近。
雞鳴聲起,城門開啟。
天光微亮,便有四鄉八村的庶民準備進縣城趕集。
其中有挑著柴火的樵夫,有背著獵物的獵人,還有推著板車的菜販......
林縣毗鄰柳氏封邑柳林城,因此張遼並不準備以突襲荊縣的方式強行攻取。
麾下500精兵,大約有一百人都穿著百姓衣衫,以各種職業為掩護混在人群之中。
荊縣此時雖然陷落,但也隻過去一天一夜,而且張遼刻意控製四門,許進不許出,所以林縣此刻依舊平靜如常。
城門卒盤查也並不嚴格,隻要交了入城稅,根本不會挨個搜身探查。
因此不少短兵便被夾帶在柴火擔子、獨輪小車之中帶入。
百餘士兵找了個隱蔽角落湊在一起,將兵器分了,隨後分出幾人,裝作醉漢鬨事,互相打鬥。
一追一逃,故意朝著城門口而去。
守門士卒和百姓們隻當是樂子,也不勸阻,笑嗬嗬的看著幾人纏鬥廝打。
等離得近了,幾人突然分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幾名城門卒的長槍:
“公子洛大軍已至,庶民速速散開,負隅頑抗者,格殺勿論!”
說話間,其餘潛入縣城的士兵一起現身,朝著城門衝去。
此處城門的守門卒不過十二人左右,被放翻了三四個人,其餘士卒頓時手忙腳亂,有的想要去關閉城門,有的想要敲鑼召喚同伴。
但城門大開,四周百姓嚇得奪路狂奔之中,一時半會哪裡能將大門關閉?
而想要敲鑼的,則被離得近的士卒一槍刺死。
城外馬蹄聲起,張遼率領200精騎率先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