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午臉色微變,正要說話,陳霄卻坦然出列道:
“君上謬讚了,陳家乃是嚴國百年卿族,人丁眾多,因此積攢了些許產業。
但若論富貴,實則還不如列國之中那些大商賈。
無論此前募捐糧草,還是為步暘幼子捐贈資產,隻不過都是陳氏拳拳之心。
為君上效忠,資助忠義同僚幼子,都是陳氏應該做的!”
嚴洛微微一笑,也不繼續刁難,放下竹簡道:
“很好,陳氏之舉,實乃眾卿楷模。
如今秦國朝廷改製,之前想必諸位也已經知曉。
寡人念陳氏功勳,便擢升陳午為正一品太師,入內閣中樞司任職,負責協助寡人谘詢國策。
封陳霄為正三品禮部尚書,負責朝會、祭祀、外交等事務。”
之前嚴洛早已經公布九品官爵製度,嚴國臣子們自然知道其中深淺。
另外設置內閣中樞司、九部等細分衙門,本質上說明嚴洛此人心懷大誌。
因為如果按照原本嚴國的疆土、人口大小,根本無需這麼細分完善的官僚製度。
哪怕如今衛國稱霸天下,本國軍、政製度都依然沿用老一套,隻不過在某些地方開始實行郡縣製和分封製並行的策略而已。
陳午、陳霄父子都鬆了口氣,也知道這兩個官職雖然實權不算太大,但已經是位極人臣。
他們就怕嚴洛也對陳家動刀子,瓜分其田地什麼的。
現在看來,嚴洛還沒有狂妄到自絕於天下卿族士大夫的程度,之前打擊豪強分封土地,恐怕也是一時興起,招攬民心罷了。
“陽榷忠心為國,忍辱負重,出仕秦國以來,兢兢業業,特擢升為正四品戶部左侍郎,爵鄉士,食邑五十戶!
之後負責為秦國百姓建戶歸籍,清查各地田畝人丁,征收相應財稅,並以士農工商百業整理成冊,並招攬專人,草擬大秦戶籍、財稅法典。
張賢在寡人危難之時主動投效,出使外國、轉運錢糧、押送輜重,事事勤懇,堪稱乾才,免鴻臚寺少卿之職,擢升為正四品商部左侍郎。
今後負責招攬、規劃和監管各地商賈貿易,既要讓秦國貿易繁榮,也要打擊投機壟斷之輩,另外要招攬專人,草擬大秦商法典。”
陽榷和張賢臉上都浮現出振奮之色,雖然隻是正四品官爵,但眼下大秦並未設置兩部尚書之職務,他們等於是兩部主官了。
“另,下大夫諸葛亮,不畏強權,才智不俗,寡人任命你為正六品吏部員外郎,負責考察各地官員,設置秦國官員考評體係,並按照各自才能,舉薦分派至合適職位!”
眾人微微一怔,因為係統的原因,諸葛亮本身在嚴國屬於默默無聞的類型。
屬於有點印象,但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表現。
之前被蔡姬打壓,更是直接卷鋪蓋回家。
沒想到此刻卻被嚴洛委以重任。
雖然隻是正六品官職,但這可是吏部,又掌握著官員考評、升遷、貶謫等重要職能。
加上如今吏部除了諸葛亮這個員外郎之外,也沒有任何上官,他實際上就是吏部最大的了!
諸葛亮卻是寵辱不驚,瀟灑出列道:
“多謝君上,臣必定鞠躬儘瘁!”
封賞了這些人之後,嚴洛便不再繼續,後續各部想要繼續任命,那就要看諸葛亮的工作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