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來使,是希望秦國能派兵救援趙國。
梁國之所以這麼積極,除了趙國付出大量利益交換外,最重要的則是封國在與梁國交界地帶,也開始囤積重兵。
朝會之上,兩國使者開門見山,說明來意。
嚴洛這邊也沒藏著掖著,直接給他們吃了定心丸:
“其實年初之時,寡人已令人在遷陽、曲陽兩郡,與遷北縣之間的山嶺險要之地,開始修築堡壘。
封國野心勃勃,封王又和寡人有仇在先,秦國自然不會坐視不理。
兩位安心返回,務必加強冠城防禦,多囤積糧草,開鑿水井。
秦國大軍,也會在外圍隨時策應,不會讓封國得逞。”
他這話說的倒沒有作假,趁著秦國全境為旱災、蝗災做預防工作的時候,嚴洛也讓人對封國那邊做出了準備。
遷陽、曲陽兩郡,到流城遷北縣之間,其實隔著大片荒無人煙的地帶。
雖然有道路相通,周圍也存在著零星小村落,但並沒有形成規模更大的縣城、城邑。
而且這中間還存在著不少崇山峻嶺,從曲陽到遷北縣,走的就是群山之北的道路,相對寬闊,但也需要穿過一些山穀地帶。
從遷陽到遷北縣,陸上走的則是群山之南的山道,道路狹窄,且更為危險。
上一次秦瓊接收遷北縣,走的就是北麵的道路。
當然,如果從遷陽走水路,直接沿著渾河河道順流而下,倒是最為方便,能夠直接抵達遷北縣乃至流城。
秦國上下,自然明白衛王當初與封王相王,還將趙國大半郡縣割讓給對方的用意。
因此不少壯丁已經趁著冬季,在臨近遷北縣一方的山北、山南兩處山路險要之地,開始建造堡壘。
這堡壘所用造型,便是經過嚴洛提議,兵部、工部等共同研究出來的棱堡圖樣。
棱堡本身不能駐紮太多軍隊,小型的隻夠駐紮十幾號人,相當於炮樓要塞。
再大一點的,駐紮個幾百人,也算是不錯了。
秦國這兩處堡壘,同樣還貼合了山穀本身的地形,這讓建築的材料和時間大幅降低。
預計在這兩處地方,隻要駐紮3、500士卒,就足以扼守住封國西進的道路。
當然,防守並不是秦國的本意,這隻是遵循孫武的戰略精神,在進攻之前先考慮好防守,在勝利之前先想到失敗的可能性。
如果沒有這兩處堡壘,封國完全可以掌控這兩處險要之地,不但能阻止秦國救援冠城,還能為其下一步進攻秦國郡城建立跳板。
不過很明顯,直到秦國趁著預防旱災,在此地施工之後許久,封國那邊也沒有任何動作。
直到二月底,堡壘麵向東麵的多棱牆壁和防禦設施已經完工,才看到有封國士卒在附近活動的跡象。
很顯然,封王也沒想到,冬天的時候秦國人還有如此韌性,能在天寒地凍的情況下,用區區兩個月的時間便建造了兩處堡壘。
武鈺和公子秋得到了嚴洛的承諾,這才放心離去。
隨即嚴洛發出詔令,首先令碧波郡甘寧,以舟船從大澤湖走灃水,入渾河,再進入遷江,進入遷陽駐守水寨大門。
訪仙郡夏魯奇,率領3000步卒進駐曲陽郡石壁縣。
而遷陽賈複、曲陽李存孝,則各率數百精銳,駐守被命名為山北堡、山南堡的兩處堡壘,隨後儘可能多的輸送糧草以及守城軍械,並多開鑿水井,完善堡壘防禦。
喜歡召喚天下!從流亡公子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召喚天下!從流亡公子開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