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涼國,此次合縱之中,隻出了數千士卒。
但涼國士卒的素質,卻堪稱諸侯之冠。
涼王更是狡詐,戰事之前,便偷偷修築通往薑國的大橋。
戰事失利,迅速毀掉大橋,並在黑水關囤積重兵,看守門戶。
其實嚴格說起來,涼國所占據的地形優勢,倒是和嚴洛曆史上的秦國更像。
占據黑水關天險,坐擁西北之地,民風彪悍,涼王索文山也是性格堅忍,又願意招賢納才,以上卿黑蒲為主導,變法圖強。
所以,嚴洛在和魏國使者達成協議之後,便先後招來董、申兩國使者。
前者從衛國裂土封君之後,董王董璋一直沒有什麼建樹。
本身所占據的城邑,距離比較分散,人丁不算興旺,有一些還被涼國搬空過物資,劫掠過大量百姓。
所以嚴洛直截了當的告訴董國使者,他們的城邑土地秦國可以不要,但董國必須在今年年底之前,為秦國籌備能夠建造至少三千艘大小船隻的木料、生漆等原料。
這些船隻,自然是為了能加速秦國水軍的建設。
為將來橫渡墨河進攻涼國,以及南方諸侯做準備工作。
這讓董國使者長舒了一口氣,原本董王給的底線,是割讓兩座城邑,沒想到現在秦王嚴洛如此大方,隻要造船的原料。
這其實不難辦,董國境內林木眾多,到時候多讓百姓服徭役就行。
當下董國和秦國達成協議,使者興衝衝的回國複命去了。
而申國這邊,和魏國有些近似,和秦國之間隔著一條渾河,但其城邑數量少於魏國。
因此嚴洛索性也不要什麼城邑,而是要求申國南下攻伐鄰國徐國,屆時隻需上貢一千艘大小船隻的原料即可。
這個條件,讓申國使者也是鬆了口氣,當下毫不猶豫的便答應下來。
......
一番操作下來,能談的諸侯,嚴洛已經基本一個個談妥。
不能談,或者不想談的,嚴洛也懶得理會了。
倒是封國那邊,國君封驍派遣使者前來,一是恭賀秦國大獲全勝,二是希望能與秦國交好稱臣,主動上貢了不少封國產的海鹽。
此次封國是周邊諸侯之中幾乎唯一一個沒有參與合縱攻秦的國家。
雖然其中大概率是因為趙國是合縱主導者,差點被趙國滅國的封國沒有加入其中,但無論如何,這是一個榜樣。
當下嚴洛收下了封國貢品,賞賜了一些秦國特產的秦紙、白玉瓷等物品給封驍,並正式賜予其【封王】印璽。
封驍之前雖然繼承了封王頭銜,但與前任封王相王的衛王都死了,封驍又三番五次對秦國表示臣子之禮,嚴洛索性以此行為表明封國乃是秦王小弟。
......
五月底,魏國正式割讓四郡之地,與秦國完成交接手續。
金杜上等城邑)、輔城上等城邑)、百裡中等城邑)、青壺下等城邑),及其附屬九縣之地兩座上縣、三座中縣,四座下縣)。
為嚴洛又增加了召喚點,總數達到了點。
這四郡之地,都是玄京附近城邑,數百年前就是最為富庶繁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