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治所蟄無城,袁可立和周處聽到龍譽城之事,也是吃了一驚。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秦軍素以仁義聞名於世。
雖說在兩軍對壘之時,大秦銳士從不會手下留情,但在戰場之外,卻真正做到了於民秋毫無犯。
在風雲縣、雷縣被攻破,龍譽城也成為孤城的情況下,秦國大軍根本沒有理由去挖掘齊國百姓祖墳,做出棄屍荒野之惡行。
很顯然,這計策必定就是齊人自己一手炮製。
但袁可立等人知道沒用,如今恐怕不僅僅是龍譽百姓,其餘齊國百姓也必定會受此計影響,對秦人恨之入骨。
“如今之計,你我二人身為宣州代州牧、代刺史,不可坐視不理!”
袁可立很快便想到了方法:
“急令劉黑闥、秦瓊部,派出精銳駐守雷縣百姓祖墳,秦軍同樣身穿縞素。
我二人啟程前往前線,和秦軍一起修葺墳塋、大肆祭奠齊國百姓,並直言聲討掘墓棄屍者。
如此,即便無法令全部齊人相信此事與秦軍無關,但至少能讓他們一部分人心中疑惑,不再群情激憤。
另外再讓人於齊國境內傳播童謠,便說這是杭宣、苗巨賊喊捉賊之計,引得齊國內部猜忌。”
周處聽的連連點頭:
“不錯,我等還可以大肆宣揚大王以往仁義之舉,隻要齊國百姓激憤之餘,能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多少也能明白此事必有蹊蹺。”
袁可立歎息道:
“話雖如此,但天下諸侯,除了我大秦之外,百姓大多識不得幾個大字,容易受人鼓動。
此計淺顯,你我一看便能明白,但那些鄉野庶民,卻不會深究其道理,隻會被仇恨蒙蔽。
不得不說,使出此計者心思歹毒,且無所顧忌,深諳蠱惑人心之道。”
當下,袁可立、周處二人也迅速抵達虯城郡闡縣,在此之前,兩人政令也已經傳到前線。
楊再興、秦瓊、劉黑闥、郭子儀,都已經派出士卒,對於原本齊國境內百姓祖墳嚴加防守。
同時廣發通告,尤其是秦瓊、劉黑闥那邊,親自為雷縣齊國百姓祖墳除去雜草,設立祭壇。
這一行為,大大緩解了雷縣百姓對於秦人的仇視。
而後袁可立、周處兩人,更是在楊再興、郭子儀大軍護送下,親自抵達龍譽城外,設立祭壇,祭奠被毀去墳塋的齊人祖先。
雖說杭宣、苗巨、齊鑫在城內鼓動下,不少百姓仍然對秦人仇恨不已。
但至少在被秦軍占領的原齊國城邑內,這種仇恨氛圍大大削減。
而且稍後一段時間,龍譽、海陵等齊國城邑街頭巷尾處,不少黃口稚子開始吟唱童謠——
“杭宣妙計掘祖墳,秦軍敗退風雲縣!”
這乍聽起來是誇杭宣智謀不俗,以掘墳之計擊退秦軍,但再一想就明白,原來是罵齊國百姓昏聵,被杭宣毒計給利用了。
不得不說,袁可立這一招,比起之前修葺龍譽墳塋、設立祭壇的效果更好。
不過短時間內,龍譽城卻也被杭宣等人經營的鐵板一塊,雷縣百姓之中,也是聲音嘈雜,對於秦軍的態度紛亂不一。
秦國文武,暫時需要將精力放在如何穩定既有齊國故土之上,無暇繼續進攻。
......
七月,孫武派人在原本涼國與薑國交界地建造的大橋附近,試圖橫渡大河,建造浮橋,卻被巡弋的涼國士卒發現。
冒險渡河的百餘秦軍全軍覆滅。
而其餘黑石郡、齊秀郡等地,秦軍也嘗試在墨河上建造浮橋,均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