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棉布,對於嚴洛而言,不僅僅是簡單的民生物品。
而是不亞於大秦悍卒的大殺器。
目前天下各國,包括秦國在內,普通百姓衣物主要還是使用麻、葛。
一旦秦國棉花產量暴增,如果能提高紡線織布機械的效率,那麼就可以產出大量棉布。
通過商業手段,低價傾銷,便能迅速擊垮一個諸侯國原有的家庭紡織業。
普通百姓紡出的麻布、葛布,將會迅速失去市場和其價值。
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作為諸侯國的國君,治下百姓的死活,你管不管?
不管,那秦國便可以挑動民變,順勢入場,以救世主之姿拯救其百姓於水火之中。
要管,那隻有以下幾種辦法。
其一,軍隊硬剛,以武力值應對秦國的貿易戰。
這個選擇,和第一個不會有區彆,以秦國的戰鬥力,足以擊敗當世任何一個諸侯國。
其二,對秦國棉布苛以重稅,本質上就是提高單類商品貿易關稅,保護本國紡織品。
但一個弱國、小國,對強國商品單方麵提高貿易關稅,這本質上也是一種挑釁行為。
秦國完全可以用武力威脅,又或者是貿易封鎖、製裁的手段,迫使其放棄這種方式。
其三,打不過就加入,爭取成為秦國的棉花原料供應商,引進秦國的棉花種子、甚至成為秦國棉布生產環節的一份子。
這種方法,能夠為普通百姓提供就業崗位,還能因為大規模種植棉花,獲得一定收益。
但同樣的,嚴洛不會讓對方得到紡織機的最先進技術,淪為原料商的結果,就是其他糧食產量,會因為大規模種植棉花而下降。
到時候吃飯都要看秦國臉色,臣服秦國也是遲早的事。
不過貿易戰的前提,是秦國掌握著劃時代的紡線、織布、提花機技術。
古神教的典籍之中,對於這方麵的資料有些殘缺,不夠完整。
嚴洛也模糊的知道,在自己原本世界的曆史上,似乎有什麼黃道婆之類,改進了紡織技術,還有什麼水力紡車,極大提升了紡織效率。
不過他畢竟不是專業人士,對此隻停留在“知道有這件事”的程度上,具體機械構造、原理,他是完全不懂。
但嚴洛懂得尊重技術,以及技術人才。
而且之前接連召喚出來的青壯庶民之中,有半數女子,她們未來也會是紡織業的主力軍。
所以嚴洛特地讓戶部撥出了重金,在工部以及秦國各地,懸賞相關人才。
去年棉花產量足有十幾萬斤,等今年再擴大種植麵積之後,未來棉花產量節節攀升,對於這方麵的人才、機械技術的需求,也會一年比一年更多。
......
四月,開春之後,又到了適合種植棉花的時候。
而此時,係統也傳來了好消息——
“恭喜宿主,嶽飛大軍順利攻占涼國國都青帝郡上等城邑),及其附屬五縣之地一座上縣,一座中縣,三座下縣),共計獲得8300召喚點!”
如此一來,涼國無定河北岸,也就隻剩下白虎郡、歸羽郡,以及一座獨立縣城,和婁煩關了。
但隨後從西涼緊趕慢趕傳回來的軍情戰報下,嶽飛、王猛、蕭何,則聯名希望能暫停發兵攻打涼國其餘城邑,優先修築涼國境內的直道,以減少後勤運輸的壓力。
目前從黑水關外運送物資糧草,到青帝城,沿途道路實在是太過崎嶇。
也隻有在涼國本地生活久了的百姓,才能邁著鐵腳板,在上麵健步如飛。
一輛運送物資的大車隻要來回涼國一趟,七成都會出問題,比如散架、輪子斷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