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吳周,此刻麵如死灰。
身為大虞諸侯之一,雖然吳國偏安一隅沒錯,但他也自恃有雄心壯誌。
哪怕被臣子多番勸阻逐鹿天下的野心,心中想著自己今後最次也能歸順秦國、獲享尊崇。
誰能想到,一支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賊人,居然神不知鬼不覺,能越過吳國攻伐蕩天軍的前線,穿過國都東麵兩座城邑,奇襲天吳城?
那領頭的賊人,不過十三四歲,娃娃而已。
但對方此刻卻已經占據王座,高高在上。
而吳周和吳國大半重臣、卿族、士大夫們,則被鎖上鐐銬,狼狽無比的癱坐在大殿之側。
自從天吳城被破之後,那名為侯英的少年賊首,便招募了城內刑徒罪民,然後將吳王和一乾吳國文武大臣,就這麼看管在偏殿之中。
隨後,一些軟骨頭的吳國臣子選擇降伏,侯英便會得意洋洋的讓吳周等人在一旁以階下囚的身份,看著對方換上朝服,朝拜自己。
這種恥辱之下,讓吳周幾度昏厥,更有老邁的卿族大臣不堪受辱,撞柱而亡。
侯英麾下兩千土民,數千蕩天軍,則四處燒殺搶掠,抓捕壯丁。
以錢糧驅策野民,對於敢反抗的吳國國人,則一個個捉在菜市口,血腥屠戮。
一時之間,天吳城內的百姓也是噤若寒蟬。
而後侯英實行連坐法,將城內十戶為一連坐,但凡有其中一戶藏匿逃犯、反抗蕩天軍的,其餘九戶滿門儘滅。
被侯英招募的吳國地痞流氓、刑徒罪名,也是對其死心塌地。
協助蕩天軍四處巡察,鏟除異己。
靠著高壓政策,以及血腥統治,加上掌控了城內所有糧食、兵甲,侯英原本數千人的隊伍,迅速擴張。
而加入侯英麾下的人,即便是吳人,他也是大方的很,錢糧優厚。
如此一來,倒也有不少吳人死心塌地,為其賣命。
吳國境內其他城邑,也都陸續收到了天吳城發出的招降書。
以城內吳王、吳國公室以及卿族文武重臣為人質,侯英令吳國其餘封邑郡縣歸順。
不過此時,位於前線的吳國大將陽飆,也已經得到消息。
他連忙從前方退兵,順勢擊退了追擊的蕩天軍追兵之後,一路先入馱山,再入漆城,糾集了這兩處城邑的將領,並統合勤王大軍共計三萬三千人。
隨即浩浩蕩蕩,便朝著天吳城而來。
天吳城內,侯英卻是不慌不忙,在陸續得知四周吳國城邑無人歸順,反而一個個領兵出擊,想要來天吳勤王救駕的時候,他卻哈哈大笑起來:
“這些吳人實在愚蠢,如此簡單的調虎離山之計,居然一個個全都上了當!
若他們都按兵不動,固守城邑,除了天吳城之外,我也不可能短時間內攻陷其餘城邑!
讓那群土民信使穿山越林而過,避開吳人軍隊,迅速傳信給屠大王。
吳國各地大軍齊聚天吳,他那群酒囊飯袋的麾下若不能輕取吳國各地,助我攻滅吳國,那真是枉費師兄將他捧的如此之高了!”
......
嚴城之中,太子嚴歡,又開始走馬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