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四起,雍京城內,開始彌漫起一股詭異的氛圍。
太後和皇帝聯名簽發的聖旨,馬不停蹄的發往各地忠臣手中。
落鷹關守將楊開俜、禹州巡防趙辰,還有一些並沒有出現在謠言名單上的地方文武。
以及與清流對立的格物學派官員,這幾日陸陸續續,被緊急調入雍京城內。
很顯然,嚴無咎刻意散播的謠言,讓太後、小皇帝一黨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
無論平時宣王的口碑有多麼良好,但涉及到皇權更替,尤其是曾經親身經曆過宮變以及先帝之死的太後,絕不可能坐視兒子成為犧牲品。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忠於皇室的外地文武以極快的速度迅速回歸雍京,羽林軍、五城兵馬司之中,和宣王關係稍微有些親密的大將都被更換。
上了謠言名單的清流官員們,在經過短時間的沉默之後,一個個也在朝會上站出來駁斥謠言,對太後和皇帝大表忠心。
這一日朝會之上,宣王更是當眾身穿素服,負荊請罪,哭的涕淚縱橫,表示自願摘去王爵,以示清白。
不得不說,宣王這一手以退為進,不僅僅又博取了一波同情分,還讓太後一黨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就在此時,嚴無咎卻將王齊、王希、張栩等人的書信罪證,以及口供當庭呈上:
“宣王門下武道供奉莫伍,曾在雍京率人想要刺殺微臣,此刻之中,更有人手持軍弩。
宣王如今口口聲聲忠於陛下,卻不知道作何解釋?”
作為曾經的皇帝,又執掌朝堂數十年,嚴無咎對於宣王的應對,早有準備。
實際上除了現在這些證據之外,他也早就暗中召喚人手,由孫策、常遇春等人帶隊,埋伏在宣王府附近。
今日朝會,宣王離開沒多久,嚴無咎便以禦龍衛大都督印,讓這些人包圍王府,入內搜查。
至於搜查不出確鑿證據怎麼辦?
無妨,因為嚴無咎早已將儲物空間內的數千甲胄、弩箭乃至曾經自己備用的大秦皇帝袍服,都讓孫策等人帶了進去。
找到證據最好,找不到,那就製造證據!!!
一個狸貓換太子的冒牌貨色,嚴無咎想要懲治對方,又怎麼可能還循規蹈矩,扯什麼證據???
此時的宣王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一個眼色,便有一名文官上前嗬斥道:
“你一小小從五品副千戶,也敢在這裡口出狂言?
莫伍即便是宣王門下供奉,但也是江湖中人,誰知道他是否暗中投靠其他勢力,以此家夥宣王殿下?
還有這些書信之中的罪狀,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宣王乃至大秦宗室血脈,身份貴重,又怎麼可能勾結葛羅人,出賣大秦社稷???”
嚴無咎不卑不亢道: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這位大人所言實在好笑!
那戶部尚書李邦彥,倒是位高權重,但卻勾結他人侵吞國庫,私鑄劣幣、協助歹人私藏庫銀、暗害禦龍衛忠義之士!
按照閣下的說法,如此蒼髯老賊,便可以仗著官爵品級把持朝綱,為所欲為?
反而我這等忠義臣子,卻不能秉公直言了?
再說,宣王是大秦宗室血脈,我嚴無咎何嘗不是??”
這一番話鏗鏘有力,直接將對方噎了回去。
宣王此刻也終於開口,歎息一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