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籌糧秣君臣議興屯 攏人才翰林建八館(1)_武英殿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英殿 > 第17章 籌糧秣君臣議興屯 攏人才翰林建八館(1)

第17章 籌糧秣君臣議興屯 攏人才翰林建八館(1)(1 / 1)

貴州守將顧成奏曰:

竊以為,雲南、兩廣遠在邊陲,蠻夷間嘗竊發壁,猶蜂蠆之毒,然不足慮。東南海強雖倭寇時複出沒,然止一時剽掠,但令沿海濱衛嚴加提防亦足。所慮惟北虜遺孽,其眾強悍,其心狡黠,睢盱偵伺,侵擾邊疆,經國遠謀,當為深慮。竊謂及其未動之時,宜先遣人賞賚招諭,以窺其動靜。預敕緣邊軍衛暨邊境關隘,高城垣,深壕塹,屯田儲積,操兵養馬,以備不虞。我既預為之防,虜亦何能為患?若其留家漠北,輕兵入寇,必持狐疑,不敢深入;縱其輕入,官軍據險設伏以待之,彼其不展,應撥發伏,擒殺必多。如此數年,虜當遠遁,甚何敢複寇中國哉!

朱能年輕輕病逝,皇後又染屙在床,多日來永樂一直怏怏不快,徐後悄悄囑托後宮嬪妃百般相勸,小心翼翼,才有了喜色,但看著各處奏疏如雪片般飛來,仍毫無興致,非關百姓生計、軍國大政的依然放在一旁,及見了老將軍顧成的奏章,眼前才為之一亮,禦批道:“卿事皇考,從朕於艱難之際,忠而自信,勇而善謀,協成巨濟,勞績居多。爰命往鎮貴州,高年乃心不忘朝廷,遣人齎千錠,文綺四匹賜卿。”

寫罷,對等在殿外的諸臣說了聲:“進來吧!”蹇義、夏原吉、金忠、胡廣、楊榮、金幼孜等這才魚貫而入,行過禮,在便殿禦座前侍立。“老將軍顧成給朕上了一份奏折,朕反複看了幾遍,頗有所悟,與朕今日欲與眾卿所議十分貼合。”似乎是轉瞬之間,永樂已變得意氣風發。人就是這麼怪,在黑暗中行走久了,不見儘頭,心中焦躁之時,前麵一束光亮,儘管照不見眼前,也有了希望,有了奔頭,心境也就大不一樣了。“我大明之勁敵何在?是倭寇還是西南蠻夷?抑或是驟起的烏合之眾?都不是,恰恰是貌似遙遠卻倏來倏往的北虜遺孽。朕一點都不想開兵見仗,所以,瓦剌也好,韃靼也罷,一律遣使通好,圖的是相安無事,百姓安居。卿等也清楚,百姓樂業了嗎?沒有。瓦剌、韃靼相互間仇殺不斷,又不時尋釁塞下,擾我邊鎮,擄我黎民。先帝之功業昭彰日月,將士們血裡火裡拚殺,驅虜遠遁;朕承繼大統,縱不能使這江山增色多少,至少也不使百姓累遭敵虜蹂躪才是啊!”

永樂說著,走下禦座,在殿裡踱步,把折子傳給蹇義,繼續道,“顧成的奏折,使朕的心智更清晰了。往前說,氣勢洶洶要伐我大明為殘元複仇的撒馬爾罕,因可汗帖木兒之死一夜間土崩瓦解;往近裡說,張輔一路南下,勢如破竹,交趾平定指日可待;仰望西北,心獨不暢,韃靼、瓦剌叛服不常,不時尋釁,擄掠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朕雖不願輕啟兵端,天威震怒之時,必欲根絕危我大明社稷之亂源也未可知,傾力為後世子孫造一方太平沃土。戶、兵兩部要弄清底數,在開平、大同、宣府、東勝、遼東等邊鎮備足糧草,務使邊餉充裕,大軍出塞運用自如,連陳瑄也不用常年忙忙碌碌地往北京、遼東運送祿米了。”

眾人有點迷惑,陳瑄不運,邊鎮又何以自足?隻有金忠、夏原吉明白了皇上的心思,見他已從朱能的病逝中緩過神來,心下歡喜,看著他又回到禦座上,原吉點破話題,拱手道:“倉廩之足在於豐稔,而豐稔之基在於不誤農事。除百姓每年賦稅糧三千餘萬石外,就是大興屯田了。太祖皇帝學古之大將,於我大明肇基之初立民兵萬戶府,在龍江一帶實施軍屯,由衛所統領,諸將中康茂才的屯績最好,多次得到太祖皇帝的褒獎,後來便專遣大將鄧愈、湯和總理屯政之事。再就是民屯。時戰亂方息,朝廷一方麵招募流亡或使用罪徙者,一方麵遷徙百姓就耕寬鄉,此即民屯,由當地官府負責。洪武三年後軍屯、民屯擴展到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北平及直隸淮安,六年以後又擴至寧夏及四川西南。太祖還嫌這萬裡江山荒野開辟太慢,又招募鹽商在各邊地‘開中’,由鹽商負責屯種,依收糧多寡發給鹽引,準其販鹽,此即商屯。洪武二十年,我大軍出遼東擊敗納哈出後,自東勝以西至寧夏、河西、察罕腦兒,東勝以東至大同、宣府、開平、大寧、遼東直至鴨綠江邊之廣闊地域,天下衛所、州縣軍民則皆事墾辟,千裡原野,人頭攢動,實我大明蒸蒸日隆、生機勃發之兆也!”

喜歡武英殿請大家收藏:()武英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主播單手壓ak,震驚了全網 撕夜 被趙王趕走,始皇拜我為丞相 咬夏棠 農民小神醫 鎧甲:朝九晚五?可我是幽冥魔啊 讓你裝傻,你把皇帝逼退位了? 修行十三年,才獲得二郎真君傳承 大秦係列:穿越成嬴虔 剛進入六扇門,罪犯係統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