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喜促織小瞻基遇險 愛士卒大皇帝食素(2)_武英殿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英殿 > 第38章 喜促織小瞻基遇險 愛士卒大皇帝食素(2)

第38章 喜促織小瞻基遇險 愛士卒大皇帝食素(2)(1 / 1)

朱瞻基看得津津有味,沒有走的意思。李謙看著天色,心裡發急,深怕光陰久了夏原吉怪罪,輕聲叫了幾句殿下,瞻基哪裡聽得見,聚精會神看著盆裡。

打鬥中,紅頂子一顆大牙被鉗傷,疼痛難忍,瞧個空子,虛晃一爪,避到一邊喘息。老黑愈加亢奮,步步緊逼,越戰越勇,紅頂子卻無心戀戰了,幾次跳躍躲避,慌亂中一支後腿又被老黑撲斷,再不能跳起。

紅頂子猶豫了一陣,大概是想著,一世的英名說什麼也不要毀在這黑漢手裡,遂抱定了必死的決心,使出渾身氣力,迎著老黑衝了過去,頗有些迎槍而上的悲涼,眾人悄聲唏噓!又是幾個回合,紅頂子遍體鱗傷,越打越沒了章法,也無退卻之意,死纏爛打的樣子,拚將一死。混戰中,竟鉗斷了敵方一隻前腳,老黑一疼,跳出圈子。

紅頂子困難地睜開眼睛,模模糊糊看到了眼前的老黑,又是一個衝鋒,撞了過去,不成想,重傷後的視覺偏差,沒有撲著,卻失去重心栽倒在老黑眼前。老黑瞧準機會,大頭對著它的身子一頂,紅頂子翻了幾個滾,老黑乘勢衝上去,用牙刀死死鉗住它的頸項,紅頂子身首異處,死得其所。

老黑大獲全勝,興奮地踩在紅頂子的屍體上跳躍,烏金翅閃爍著,“吱吱”地叫了兩聲,寬厚低沉,蒼勁有力,是勝利者慶賀大捷的喜悅,全場也是一片經久的歡呼聲。

這哪是促織呀,簡直就是戰場上兩個鬥智鬥勇的武將。朱瞻基看呆了,老黑戰勝的那一刻,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數千裡外的戰場。雖沒有隨皇爺爺到臚朐河殺敵,但大明將士若有這般百折不撓、視死如歸的氣勢,又有何敵不能破呢?朱瞻基興奮著,他太喜歡那隻似乎在不經意中打敗對手的老黑了。

好容易盼到了結束,李謙踏實下來,就要請皇長孫回宮。卻聽朱瞻基悄聲道:“看那老黑是誰的,不管多少錠,都要買下來,皇爺爺見了一定喜歡。”李謙咂咂嘴,想起皇上最怕子孫玩物喪誌的訓示,這等東西買回去,皇長孫不一定受罰,他李謙的小命還能保嗎?正猶豫著,阮修文也來勸阻。朱瞻基急了,踢了李謙一腳,李謙才硬著頭皮上前搭訕。結果是,人家不賣。

一個要買,一個不賣,正僵持著,一條大麻袋從身後突然罩住了朱瞻基,扛起就走。“有劫匪!”李謙驚呼一聲,劉虹、張山、阮修文等拔劍追了上去,卻被十幾個人截住廝殺,街上頓時大亂。

這一切都是老哈剌得了密信後謀劃的,他已經等了幾日,瞧準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歸降大明五年多,尋機秘密收服了周圍的幾個小部落,朝廷鞭長莫及,他的膽氣就足了些。人馬多了,地盤卻沒大,還是個千戶,還是原來的那片山場,就向皇上奏請擴大,幾次都沒有準奏,心生怨憤,看著那些新歸降的,地界一個比一個大,一肚子怨氣無處發泄時,就不斷滋生事端,想著哪一天遠走高飛。順天府不報,遠在南京的皇上哪裡知道,但一直留守北京的趙王府卻把這看得清清楚楚。

“抓活的。”得悉了朱瞻基的所在,老哈剌大喜過望,密謀多次,才想出了一條自認為天衣無縫的萬全之策。安排七、八個人動手,布置了三路接應,城裡兩路有一百多人,城外一路,五百餘人。這一安排,早把趙府的謀劃打亂了。

四支響箭莫名其妙地分彆射向了城的四麵。在城裡,劫匪們陸續彙聚了百十人,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朱瞻基那幾個伴當早被他們纏住甩遠了,中途有零星巡邏的明軍阻擋的,三下五除二般就被解決了,劫匪們好不得意,快馬往城門而來。突然間,街上卻拉起了無數道絆馬索,隨著“撲騰、撲騰”的響聲和喊叫聲,劫匪們連人帶馬摔倒了一大片,早有眼疾手快的就空中把朱瞻基接住,搶了回來。街兩旁湧出無數大明將士,一頓亂殺亂砍,最後,隻有十幾個劫匪僥幸逃出城去,幾十騎明軍在後麵猛追。老哈剌的第三路還沒有接應上,劫走朱瞻基的謀劃就落空了。

老哈剌親率的五百騎兵埋伏在了城外通往西山的山路上。遠遠望見隻有十幾個騎兵倉惶回來,就感到情勢不妙,近了,哪有朱瞻基的影子,心中的怒火陡然升起,撤不是,進不是,又見來了不多的追兵,立即動了殺機,待明軍靠近,放過自己的人馬,惡虎撲食般殺了出去。哪知,明軍卻掉頭往回跑。怎麼也是和大明撕破臉了,老哈剌毫不猶豫地追了上去。結果卻撞進了明軍數千人馬的埋伏中,小半個時辰就被解決了,死了三百人,近二百人被俘,武藝精湛的老哈剌竟被流矢射死。

這一切安排都要歸功於身膺戶、兵等四部院差事的輔臣夏原吉。

他同意了朱瞻基出去走走,卻沒有放鬆對皇長孫的警戒。除了皇長孫身邊的幾個人,又在他周圍暗布了十幾個衛士,每個城門內暗伏了五百官兵,這才有了朱瞻基被救的一幕。此外,皇上帶大兵北進,為防北京出現意外,又從燕山左、右、前、後衛各調兩千官軍分紮在城外東西南北四麵通衢的隱蔽處,設便衣流動哨,一旦有警,立刻出擊。皇宮外還有一支兩千餘人的騎兵隨時可以調動,可謂縝密有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永樂回到北京,聽說皇長孫遇險,勃然大怒,立刻就要把留輔的夏原吉下到獄中,把長孫身邊的伴當殺掉。朱瞻基知道是自己闖的禍,小小年紀竟不知從哪兒冒出了一個天大的主意,他對皇帝說,是自己故意在那裡觀看鬥促織,引誘老哈剌下山,再將叛寇一舉殲滅。永樂哪裡相信,長孫卻一再堅持,問他怎麼引誘的,又說不上來。永樂也明白了他的愛敬大臣之意,敢於擔當,心中更加喜愛。思來想去,卻總覺得此事太過蹊蹺,了解了事情的前前後後,將老哈剌部的俘虜一個個審問,竟審出了和漢王的瓜葛,真是豈有此理,漢王遠在南京,幾日之內又如何攙和到北京的事裡來?恰好順天府府尹楊忝奏事,說前些日在郊外發現了一具被人從背後捅死的無名屍,俘虜中竟有人認出是給老哈剌送信的。

朱瞻基好奇,也讓李謙看了一眼,李謙一眼認出了死者是和他一起進宮的小太監,永樂初年被撥到趙王府當差。事情至此真相大白,顧晟第一個被抓,雖全都攬在自己身上,趙王自然脫不了乾係。高燧哭天搶地,大喊冤枉,然人證俱在,焉能抵賴。永樂殺顧晟,褫奪高燧親王冠服,削掉兩個護衛,囚於府內,不得出府門一步。後來還是皇太子出麵說情,才免了他的罪。夏原吉功過相抵,不旌不罰。這等皇家鬩牆的醜事,秘密了結算完事,所以,大臣中隻有極少數人知道。

永樂掃視了一下群臣,見大家低頭聆聽,聲調提高了許多,繼續他的話題,他要把自己節衣縮食、如何心疼將士的真實做法告訴大家,讓大將們記住。

“車駕次開平,到了我們自己的軍事重鎮,到了我們有充分儲備的地方,朕才敢宴勞全體從征將士,讓大家吃上一頓好飯、飽飯,朕也才敢吃上一頓好飯、一頓飽飯。”

眾人驚愕地微微抬頭,迷惑不解,皇上也未曾吃飽?“有一件小事,朕嚴令太監們不許外傳,但朕身邊的人也有知道的。朕出征半年有餘,

沒有一頓飯是吃在將士們之前的。出征在外,將士們舍生忘死,最是辛苦,他們未食,朕不忍先食!還有一點要告訴眾人,朕自出塞以來,念及將士艱苦,寢不安枕,食不甘味,吃齋念佛般,六個月素食。”

眾人又一次驚愕了!

“是軍中乏肉嗎?是,也不是,朕頓頓食肉都有,可將士們有嗎?沒有!朕的心中裝著五十萬將士,朕不吃了,將士們或許就能吃到一點點。王友要是有朕的一點點愛惜將士的心思,也不會使數百將士一朝餓斃!”

陳懋還鎮寧夏,何福還鎮甘肅,王友站在武臣的班列裡,恨不能一頭紮進地縫裡,雖已是秋爽的天氣,他滿身的汗水已將朝服緊緊粘在了身上。

又是一陣長久的沉默,不知皇帝還要說出什麼難聽的話來。永樂掃了眾臣一眼,話鋒一轉,語氣凝重了些,“但凡征戰就有死傷,沒有死傷,就沒有列位今日的安逸。按我大明一貫的優給之例,凡陣亡和傷病致死將士,子孫一律予以妥善安置。將士子孫年齡十五以上,理應世襲官職的,都要送兵部襲職;年十四以下以及孤女寡母的,送京師優養;一般軍士的子嗣也不可忽視,從他們中成長的大將也不在少數,陳懋、劉江都是啊!所以,該升職的如例遞升,寡母幼女的優給食糧,如有親戚可依不願來京的,不得強求,按例在當地發放俸糧就是了。諸位謹記,他們才是我大明的棟梁,是我大明立國的根基,沒了他們,大將又靠什麼去立功?”

永樂情緒激動,麵色紅潤,長髯微微抖動著,似還有更多的話要說。他停頓了一下,目視遠方,“一個勝仗,萬眾歡呼,若沒了軍士的出生入死,何言勝利?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朕待軍士的辦法不錯,但到了衛所是不是皆按朕的旨意辦就很難說了,至少不全是。天高皇帝遠啊!把朕的經念歪了的也不在少數。

逃亡的軍士近年來有增多的勢頭,為什麼要逃?罪責全在衛所之官。故朕再次重申,自今以後以士卒逃亡數處罰軍官。逃亡一人減半支取百戶俸祿,逃亡十人俸祿全免,逃亡三十人降為總旗,四十人降為小旗,五十人以上者充軍。逃亡士卒是百戶十倍的千戶、逃亡士卒是千戶五倍的衛指揮使,參照百戶之例,一並減俸、降職或充軍,看看朕的恩澤能不能到兵士身上。兵部方賓,回京師後和金尚書仔細商議,要拿出個翔實的辦法。”

“遵旨。”方賓應聲道。

喜歡武英殿請大家收藏:()武英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仰望星河:地球少年的王者之路 失控夏潮 逍遙山水 超勇的我隨身帶著英雄世界 星穹列車的諸天旅行 玄學大佬攪動風雲,渣夫跪求放過 我時王,在鬥羅重鑄騎士輝煌 開局紅警基地,你卻讓我拍電影? 從高校學霸到科研大能 混跡娛樂圈之我是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