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封番王瓦剌大集會 展偉才沐英巧用兵(2)_武英殿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英殿 > 第52章 封番王瓦剌大集會 展偉才沐英巧用兵(2)

第52章 封番王瓦剌大集會 展偉才沐英巧用兵(2)(1 / 1)

“接受了朝廷的敕封,我瓦剌三部就是大明的臣民,”馬哈木絮叨完了,說出了自己最終的想法,“皇上就是遮護我們的高山峻嶺,天地廣闊,河海無邊,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皇上的,有了皇上作護身之盾,我們能擰斷強壯者的脖頸,折斷威猛者的腰脊,讓每一個異族的駐地都有千萬人頭落地,讓韃靼的熱血流成一條土剌河,以償付父親和我們過去死傷的親人。”

馬哈木的話讓海童吃驚非小。幾天來,海童一直在觀察著馬哈木,這個五大三粗、高顴骨、大眼睛、臉上寫滿仇恨的青年漢子絕非一般的等閒之輩,用蒙古人的話說,他眼裡有火,麵上有光,血液裡都奔騰著智慧、複仇和爭霸的火焰。而他似乎又在擁戴大明的幌子下掩飾著什麼,酒後真言而欲蓋彌彰,勃勃雄心卻又藏不住,遇到精明的海童,展現出的自然是令人啼笑皆非、不能小覷的結果了。

將來與大明為敵的不是韃靼會是瓦剌嗎?馬哈木會甘心情願做屈居人下的王爺?海童的心思飛快地轉著。與馬哈木相比,另外兩個王爺和馬哈木死去的父親浩海的年紀差不多,看樣子並沒有太大的作為。略胖的太平不太愛說話,很像個過小日子的人;把禿孛羅倒還有話,三角眼總是眨巴著,讓人猜不透他的心思。海童想著、試探著,他要把三人的真實想法徹底摸清楚。

海童深知蒙古人的酒量,已有了六、七分酒意的他不得不以醉態應對,遂放緩了語速,偶爾口吃一下,表示自己的不勝酒力。

“王爺為父報仇的心情老夫很理解,中原有句俗語叫做‘父仇不報,枉為人子’,可還有一句話叫‘冤家宜解不宜結’,總這樣打打殺殺何時是個頭?故吾皇寬有四海之心,無數次遣使各部,既希望諸部間相安無事,更希望與我大明和睦相處,貿易往來。侯顯侯公公第三次去了烏斯藏,皇上專從陝西調往烏斯藏督修驛站的官軍就有幾百人;使臣傅安被扣撒馬爾罕十幾年,皇上也是不改初衷啊!這不,傅安、陳誠、李達又往西域各國去了;老夫到你這兒也已三次了,就是為睦、睦鄰友好。你知道鄭和鄭公公嗎?就那氣魄,率兩萬多人的大船隊岀使西洋各國,那最大的船比你這草原上大汗所用的最大的穹帳還要大吧?為甚去呢,也是為結好各國。這些年,來我大明的,不管是過去結怨的草原部族,還是為盜多年的海寇,隻要他願意修好,皇上不計前嫌,一概予以安置,那些番邦島國莫不以能到中國為幸事,皇上的天地之心你該知曉了吧?”

海童既到瓦剌又去韃靼的事馬哈木很清楚,為此還耿耿於懷,但大明皇帝遣使四方的事他就不知道了,鄭和率幾萬人的大船隊屢下西洋他更是聞所未聞。我可以和烏斯藏、撒馬爾罕和睦相處,那是互不搭界,但和韃靼除了拚個你死我活,一方征服另一方,絕沒有相安無事的道理。但海童代表的是大明皇帝,該有的麵子還是要有的,所以,馬哈木還是似醉非醉地應承著。

“海公公的話就是皇上要對瓦剌講的,瓦剌以前不尋釁,以後更不會先發兵,可韃靼要是來犯,這莽莽蒼蒼、鬱鬱蔥蔥的金山就是他的葬身之地。”馬哈木端起酒碗朝海童舉了舉,又朝另外兩個人晃了晃,一飲而儘。

“就是這個說法。”太平假意附和。他的部族遠在金山西北麓的最深處,距韃靼最遠,全部家當也就二、三萬人,和誰也拚不起,他也不想拚,隻願有個倚仗,哪怕是乞求,也要過好自己的日子,見馬哈木大塊吃起肉來,便放下碗,挪了挪身子,又開始他的小心眼。

“皇上所賜王爺的襲衣、綢緞就是十年怕也穿不完,可海公公也見了,我們部族頭領們的服飾大多以皮毛為主,一般牧人就更彆說了,我隻想知道,給朝廷貢馬會返回些什麼?”

“哈哈哈……”海童大笑起來,像是醉笑,“王爺的意思沒表達出來,不就是想要些布帛綢緞嗎?你也太小看皇上了,說是朝貢,皇上的回賜從沒有過不倍其所值的時候。洪武年間定製,茶馬交易最好的馬易茶一百二十斤,為體恤遠人,今上就改成一百五十斤,而他的回賜又遠高於此,就說這次賜給幾位王爺的絲帛綢緞比我們交往以來你順寧王所有的貢馬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大明的驛站從西寧經沙洲、吐魯番一直到彆失八裡,比比皆是,皇家會護著你的貢使一路東去。最近,皇上又賜給巡守甘肅的總兵官王通、鎮守寧夏的寧陽侯陳懋寶鈔各二萬貫,牛羊、粟米成百上千,不是自用,而是要他們接應好往來的貢使和歸附的各部族。至於會返些什麼,可由貢使當麵向皇上陳請。一般牧人所需,我可以奏明皇上,在蘭州或西寧設市,包括茶、鹽等皇家專營的物件,都可以在互市上得到。到時候,派人帶上要交換的東西就行了。”

“這樣最好不過了。”把禿孛羅笑了笑,雙手端起酒碗,舉了舉,大口喝下,還把碗底亮給海童。因為他的部族要強於太平部,所以,他既願和馬哈木一起與韃靼去拚殺,征戰的勝利是擴充實力的最快方式;同時他也讚同太平的小日子,征戰也好,朝貢也罷,都要以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利益,所以他在出征人數和戰利品分配上往往會和馬哈木發生矛盾。但三人的總體利益是一致的,那就是使瓦剌部不斷強大,尤其馬哈術,即使不能取大汗而代之,也要控製大汗,而外力上唯一的倚仗就是大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正因為這樣,把禿孛羅對海童的恭敬卻是以往少有的,此時,他又端起一大碗酒:“大明皇帝之心如日如月,無時無刻不在照拂;大明國勢之雄如山如海,我等敬之如天神,倚之如盾甲,願皇帝庇佑瓦剌殺滅韃靼,一統蒙古。瓦剌的天下就是大明的天下,請海公公代為轉奏。”話音一落,一大碗酒又見了底,海童也陪喝了一碗。

馬哈木蔑視地看了他一眼,怨他當著海童的麵說什麼“一統”的話,把禿孛羅也自知言,嚷嚷了兩聲“喝酒、喝酒”加以掩飾。

圈中央的篝火已不是很旺,熱舞的人群也有些乏了,坐下來歇息,雖有酒的熱力,到了午夜仍感涼風習習。

“這樣下去幾時能了?”海童心裡盤算著,就有了主意,他舉起大碗,像是寒冷難耐,又像是醉了,顫聲道:“三、三位王爺的美意老夫一定代為轉奏,蒙各位盛情,十分感謝,敬王爺們一碗。”喝完酒,又不能自持地抖起來。

“海公公這是怎麼了?”馬哈木最先發現了海童的不自在,似乎酒也醒了,關切地問。“南地氣候溫潤,習慣了,金山晚間甚涼,略感不適。沒什麼,沒什麼!”“即是如此,我們就撤下酒席,到大帳飲茶去。”“也好,也好,皇上特地賜給幾位王爺一些最為珍貴的武夷山茶,老夫也正好借機品一品,與各位一起體味皇上的漢蒙一家之心。”這邊說著,馬哈木已安排在大帳中多置了幾盞羊油燈,擺上茶桌,席毯而坐。大家開始還一句半句聊著,慢慢的就沒了使臣、王爺的做派,倒在地毯上沉沉睡去,扯起了一陣緊似一陣的鼾聲。忽然,一個瘦小而矯捷的身影從帳後越出,看看左右沒人,持一把尖刀直奔了大明的使臣海童。

寧靜的夜開始躁動了。

皇上曾向胡濙提起,建文有在雲南的嫌疑。雖沒有深說,但胡濙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那就是黔寧王沐英和前太子朱標的親密關係。

沐家第一任鎮守雲南的人就是沐英。

沐英年幼時父母雙亡,被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後收養,改姓朱,十二、三歲時就已經很懂事了,幫著養母操持家務,還領著朱家的幾個小弟弟一起習文練武。朱標年長,懂事最早,也和朱沐英最為要好,二人便瞞著父母悄悄結下了生死之盟。

每個人都有不止一種兩種的潛能,若有了機會,潛在的才華就會如積蓄日久的泉水,一旦開啟便奔湧而出。跟隨明太祖朱元璋一起放牛的夥伴徐達、湯和等,若不去投軍,一輩子怕是隻和牛、羊、田地、莊稼打交道的老農。上了戰場,每日裡攻城略地,懂了兵法,號令千軍萬馬,最後竟成了明初的開國元勳,再沒人敢說他們是天生的放牛郎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句,放在改朝換代的大潮汐裡最為貼切。

朱沐英也是這樣。十八歲那年,授帳前都尉,又遷指揮使,在日複一日攻城守寨的征戰中,初顯了他傑出的軍事才能。沐家後繼不能沒人,朱元璋下旨複其原姓,此後,從大軍征福建,到關陝問民疾苦,以左副將軍從衛國公鄧愈討吐蕃,西略川、藏,耀兵昆侖,戰功赫赫,晉封西平侯。

喜歡武英殿請大家收藏:()武英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無趣的白月光 惡女嬌嬈,誘哄陰鷙大佬為她癡狂 重生八零:在小漁村發家手劄 開局穿成蘿莉,本體是把嗜血魔劍 閨蜜齊穿書,你離,我隔一天! 重生歸來當道士 改嫁高冷硬漢後,黑心竹馬心慌了 穿成殘次品?全星際大佬嗜我成癮 快穿:笨蛋美人拯救世界 快穿之哼!糯糯才不是孟婆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