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韃靼貢願修舊日好 曾棨酒唬煞北來人(2)_武英殿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英殿 > 第56章 韃靼貢願修舊日好 曾棨酒唬煞北來人(2)

第56章 韃靼貢願修舊日好 曾棨酒唬煞北來人(2)(1 / 1)

安克帖木兒膝下無子,永樂便將自幼俘入大明的安克帖木兒長兄的兒子、自己的侍衛脫脫封為忠義王送回哈密即位,並派人作王府的長史和紀善。為讓他有所倚恃,也為和鬼力赤抗衡,又設立了哈密衛。這脫脫一把子蠻力氣,功夫也不錯,作個侍衛還算合格,突然讓他當王爺,儘管有人輔導,還是有了夜郎自大的感覺,不知天高地厚了。沉湎酒色,不理國事,淩侮朝廷使臣,我行我素,誰說也不聽。永樂大怒,讓陳誠遠涉千裡代表皇上去戒諭,使臣還未到,脫脫卻突然病死了。

又是死得蹊蹺,可哈密上下還是三緘其口,永樂隻能按禮數遣官賜祭,這才封了脫脫的從弟兔力帖木兒為忠義王,但這個忠義王一樣不讓他省心,根本起不到應起的作用。永樂已對哈密失去了信心,今日見了兔力帖木兒的使臣,真沒什麼好說的,泛泛叮囑道:“爾等回去後轉告忠義王,記取前王教訓,上要孝敬至親,下要撫恤百姓,尊重朝廷使臣,居恒以國事為重。脫脫等前王不能善終,故要慎與彆部交往,出入王宮之人須多加留意。”哈密使臣退出後,永樂半天沒說話。大明國勢正盛,立一個遮護朝使的番王竟如此周折,子孫後代又該如何,還能守住西域嗎?還是金忠打破了沉寂:“皇上也不要過於憂慮,本雅失裡被殺,阿魯台東去捕魚兒海,韃靼擾攘的局麵暫時得到緩解,瓦剌封王之後年年納貢,安和如堵,眼下尚不至構患西陲。再說,從太祖爺以來,先後設了河州、西寧、洮州、安定、阿端、曲先、罕東諸衛,皇上又設了哈密、沙州、赤金蒙古等衛,雖說這些衛的頭目都是蒙古貴族,但他們也未必就和韃靼、瓦剌一心,各部、各衛間也是矛盾重重,小打小鬨爭鬥不斷,故哈密不強也不至有礙大局。”

“金尚書所言不錯,”永樂點了點頭,“一二十年內通往西域之路該是暢通的。但卿隻知其一、未知其二啊,一些西番僧人曾向朕透露,馬哈木貌似恭敬,實則其心叵測。十年生聚,尤其近二三年,韃靼敗亡前後,瓦剌部落井下石,數次襲擾,一些蒙古部落不是奔了大明就是奔了瓦剌,瓦剌部現在也該有十萬部眾了。立一個答裡巴是什麼用意?挾天子以令諸侯,想借一個黃金家族的可汗名望一步步掃滅桀驁之部,統轄全蒙,看他在金山耀武揚威的勁頭,下一步為患大明的一準是他了。”

“還是陛下所慮深遠。”夏原吉接話道,“皇上常言以至誠待人,來者不拒,去者不究。多少塞外部落歸去複來,願做大明臣民。瓦剌若真的叫囂朝廷,這些部族也會不滿的。”

永樂不明所以地點點頭又搖搖頭,他實在是不看好方才金忠所說的阿端、曲先等十個蒙古衛,朝廷勢強,他們尚能聽從號令,保一處平安,但稍不如意就敢舉兵反叛,十年來,如老的罕一樣的叛寇出了多起,朝廷弱了,他們還不知會怎樣呢,如吳允誠一樣的人真是太少了。

永樂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儘管他在為子孫著想,努力蕩除邊患,卻不敢保大明江山會像今天一樣固若金湯。他順手拿起一份折子道:“蒲州等處耆老上言:‘歲欠民饑,以致采蒺藜、掘蒲根為食。’布政司和郡縣的官員都在做什麼?”

幾位大臣低頭不語。永樂怒道,“隻想著三年考績,平安無事,順理成章地升遷,卻把百姓的饑寒扔在一旁,此等官員留之何用?都察院遣人糾治,馬上放賑。今後但凡郡邑有司及朝使目擊民艱而不言者悉數治罪,絕不留情。”

“遵旨。”都察院無人在場,刑部尚書劉觀等應承著。“宜之啊,朕反複說過多少次了,守令郡邑之長,牧守之寄甚重,需德厚者為之。外放布按和郡縣官員一定要慎之又慎。”“遵旨。”蹇義答道。“近日,保定、安肅、處州、麗水降雹,渾河又決於固安,郡縣數奏水旱災害,朕甚不寧,晚上一閉眼就是百姓扶老攜幼、啼饑於道的情景,以致夜不能寐。”“皇上大可不必為此傷神,”禮部尚書呂震言語輕佻,一副高高掛起的輕鬆,“水旱出於天數,堯舜之世在所不免,以天下之大,有一二處災害實屬正常,於國家也並無大礙,皇上聖躬係於萬民百姓,豈可為些許小事憂心如焚呢?”

“你倒說說何為大事?”永樂恨恨地瞪了他一眼,“此話真是道出了你的不學無術。士奇,告訴呂尚書《洪範》上是怎麼說的。”

楊士奇一愣,皇上無意中給他出了個難題,既不能抗旨,又不能給尚書大人真去講國家施政大法的《尚書?洪範》篇,尤其是給禮部尚書講。躊躇間,楊士奇急中生智,把皇太子抬了出來,遂一笑說道:“太子殿下的學問真是大有長進,前日把《洪範》篇給幾個輔臣講了一回,言簡意賅,發人深省。重點說到‘恒雨恒陽致旱澇頻降皆因人事不修,惟黎庶蒼生儘享耕種之樂、國泰民安之時,方陽雨適時,此即天人感應之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呂尚書,識得了?”永樂譏諷道。呂震訕訕的:“臣方才隻是想著皇上的龍體,沒考慮太多。”臉皮太厚的臣子,令人哭笑不得,但他是燕邸舊臣,奴才的忠心還是有的。永樂無奈,便不再理他,對眾人道:“旱澇頻降是上天示警,朕與諸卿一則靜心禱告,修身自省,要把百姓休戚放在心上。二則蠲免逋賦。受災的河南、山西兩省永樂八年以前的要免,再看看其他省份有無此類境況,核實後一樣蠲免。三則命府部院諸臣各陳軍民利弊,郡縣入覲官員各陳民瘼,不言者以罪論處,言有不當勿問。自不報災,他人舉報者必罪。四則定製,郡縣官員每歲春初巡視境內,有蝗蝻害稼即予捕治,有鄰裡糾紛即予調和,噓寒問暖,以示朕愛民之心。不遵詔命者,由布、按兩司論罪。五則就是方才朕對蹇義說的,需慎擇守令。守令賢則下民安,民安於下才能上應於天!故在京官員七品、在外五品以上及縣裡正官,各舉賢能廉乾一人,由吏部考驗後擢用。”

幾處報災,觸景生情,惹來皇上一係列的舉措,這是幾位大臣未曾想到的。而呂震真正想說的還沒說,他是想告訴皇上,山東曹縣為皇上獻來了虎軀獅首、體魄偉岸的祥瑞——騶虞,還想讓群臣上表祝賀呢,想不到方才的議論被擋了回來,再往下說,還不知皇上會說出什麼難聽的話來,也隻好作罷。

因為要隨阿魯台的使臣伯蘭達回到草原,永樂特許阿魯台的哥哥阿力台參加了會同館的晚宴。禮部尚書呂震雖也喜歡飲酒,卻不屑於和一個被俘的虜酋同席而坐,於是,禮節性的照了一麵推說還有公務就走了,全權交給了皇上欽點的翰林院修撰曾棨。曾棨、阿力台和伯蘭達的幾個隨從就在驛館裡暢飲起來。

這是一間完全按照蒙古氈包式樣建成的小屋,鋪滿全屋的地毯中央擺了一張大大的炕桌,伴著美酒的香味,滿桌的牛羊肉熱氣騰騰。在南京住的時光長了,阿力台已粗通漢語,時不時還主動給曾棨和伯蘭達做翻譯,話顯得生硬而又彆扭,大家便舉杯相邀,以酒代言。

伯蘭達多次出使大明,很少見漢人中有特彆好酒的,就想見識一下曾修撰的酒量,他用蒙語和幾個隨從及阿力台打了個招呼,意思是齊心協力把曾棨喝倒。曾棨雖聽不懂他們什麼意思,但看他們的眼神,看他們的壞笑,心裡已明白了個大概,覺著好笑卻又不便點破。他的策略就是以不變應萬變,他讓禮部的一個吏員盯死了,無論是誰,一點都不能少,不能偷奸耍滑,不許出帳醒酒。

因為是招待善酒的韃靼客人,所以就沒用酒杯,一開始用的就是小一號的瓷碗,這一碗下去少說也有三兩多。酒味香醇,回味綿長,伯蘭達喝到了興頭上,覺著不過癮,提議換大碗,阿力台跟曾棨一說,曾棨微笑著衝吏員點了點頭。

於是,大碗篩酒,大塊吃肉,並不很大的客房裡,立時熱鬨起來。曾棨坐直身子,平端了一碗酒,鄭重地環視了一圈,先來了個激將法:“幾位是韃靼高貴的使臣,也是我大明尊貴的客人。漢人習俗,先乾為敬,敬天、敬地、敬祖先,我連乾三碗,算是表達敬意,表達對客人的歡迎之意,列位可以隨著,也可以沾一沾唇。”

言畢,水一樣乾了第一碗,吏員提過酒壇,斟上,再乾,又斟上,又乾了。曾棨的豪飲贏得了在座諸人的一片讚譽,一種對漢人刮目相看的感覺油然而生。

果然是請將不如激將,一句“沾唇”和三碗連乾,顯然是有“小看”的意思,激得伯蘭達興起,伊利哇啦地喊了幾句,幾個人逐一隨了三大碗,連說好酒、好酒。

“皇上欽定的請各位吃酒,當然是好酒,”曾棨驕傲地提起酒壇,“列位看到了吧,金莖露,這是皇家自製的十年陳釀,不逢個年節的,我等朝臣還飲不上呢!”

伯蘭達接過酒壇聞了聞,愛不釋手,看那架勢,恨不能舉壇直吹才過癮,閉著眼,屈著鼻子,享受著,好半天才很不情願地把酒壇放下:“蒙人的習俗,是逐一表達自己的敬意,我們客人每人敬主人一回,我美麗的薩日朗姑娘不在,沒有人唱歌祝酒,你也可以沾沾唇。”

阿力台譯了,曾棨不知薩日朗是誰,稍一猶豫,隨即,笑著點點頭,按照伯蘭達的意思接受了每個人的敬酒,一點都不含糊。到了這個時候,伯蘭達才感到吃驚,難怪皇上薦他,果然豪爽,果然有酒量,不能小覷,他在琢磨著下一步勸酒的酒詞。

不容他琢磨,作為主人的曾棨開始替他安排了:“尊貴的客人,該敬的我們都敬了,下一輪酒該為自己喝了。每個人說一句話領一碗酒,這句話一定要把自己和酒連上,連不上的那就再獎他一碗如何?”

鬥嘴皮子?一定鬥不過漢人的,阿力台麵有難色,還是把意思和幾人說了。伯蘭達喝到興頭上,全不顧阿力台的表情,連聲說好,推讓主人先說。曾棨滿麵春風,舉碗道:“置酒高殿上,貴客從我遊。禦封酒狀元,舉杯邀星宿。”說完,一飲而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伯蘭達這才發覺不對勁,嘴上功夫哪能和漢人相比?自己那點墨水三下兩下還不就掏乾了?隨了一圈酒,還是想起了蒙人慣用的諺語,一麵思忖下一步得改招,一麵舉碗:“飄香的美酒,是將蒙古人溫暖於寒冬的聖水;美味的瓊漿,是天賜予高原人的另一個太陽。”

大家齊聲說好,又喝了一圈。

輪到阿力台了,在南京近十年,尤其是近兩年,酒場不少,竟把李白的“舉杯邀明月,低頭思故鄉”記得爛熟,又是情,又是景,由不得眾人不讚,再讓他多說一句,還就真說不上來了。

伯蘭達的幾個隨從酒量一般,此時已喝到了七八分,彆人說什麼早不入耳了,隻剩下隨酒的份兒。伯蘭達嚷了半天要他們各說一句,卻沒有反應,說不上來,隻能抱著大碗“咕咚、咕咚”每人乾一碗,攔都攔不住,喝完了直勾勾盯著曾棨傻笑。

這一大圈下來,曾棨心中有底了。剛要繼續,伯蘭達早想好了酒詞,舉舉碗:“主人提議了一回,該客人提議了。我們王爺阿魯台,當然,是皇上剛封的,他也聽說過大明酒狀元的海量,一定要我單敬你三碗的。”

此時的阿力台也夠九個勁了,心裡還算明白,邊譯邊笑伯蘭達的謊撤得太遠,連自己都是今天才知道個酒狀元,怎麼遠在漠北的阿魯台就知道了呢!譯完,看著曾棨。曾棨笑著點點頭,手一揮,吏員便在他和伯蘭達麵前各斟滿三大碗。

六大碗白酒在酒桌上飄飄蕩蕩,先是似波濤翻滾,慢慢才平靜下來。伯蘭達覺著,每個人的酒勁都上來了,誰也不會再有很大的量了,就想用氣勢壓一壓曾棨,收場算了,曾棨卻很買他的賬,順著他的意思,擺上了六大碗。

伯蘭達有點暈,說出的話又不能不算數,強努道:“我代阿魯台王爺敬大明皇帝。”剛說完的要敬酒狀元,轉眼已經忘了。

曾棨知他差不多了,也不深究,舉碗在手:“那我就代皇上敬新封的王爺,願王爺話到手到,絕不食言。”眼看著,兩人的各三大碗酒又沒了。

身後是一溜的空酒壇,全屋彌漫著酒香、肉香、體味、胃氣等各種七來八去的雜味,順著門縫往出鑽,不喝到一定程度,根本就無法在屋裡待下去了。

已經是夜半時分,幾個人橫七豎八地躺倒了,阿力台早已扯起了鼾聲,隻有伯蘭達還在下意識地和曾棨碰碗,動作雖然僵硬,滿嘴裡卻在嘟囔著聽不清的漢語,曾棨心中笑他酒後吐著真言,不再狡猾。

見伯蘭達也不行了,曾棨就想著該撤席了,衝著伯蘭達做了一個睡覺的手勢。想不到這一下又激怒了這個大醉的蒙古漢子,他像一頭獅子般坐直,瞪起雙眼,突然來了精神,衝著曾棨大手一揮,伸出了五個指頭,意思要連乾五碗。原來,他以為曾棨在譏笑他要躺倒呢!

曾棨無法解釋,推又推不掉,隻可惜了皇上的禦酒了。遂招呼人倒酒,於是,兩個人麵前又各擺了五大碗酒。伯蘭達喝一碗,曾棨跟一個,跟得伯蘭達嘿嘿地傻笑不停。喝到第四碗,隻見伯蘭達微笑著,光見仰頭,不見嘴動,一碗酒順著脖子灌到衣服裡,接著,竟抱著酒碗躺倒,滿身、滿毯都是酒水。春夏之交,天氣雖已轉暖,夜間還是透著涼意,曾棨讓吏員和館裡人員撤去了酒宴,

簡單收拾了一下,又給幾人找毯子蓋上,輕輕鬆鬆出去了。一直站在門外的伯蘭達的衛士們驚呆了。

喜歡武英殿請大家收藏:()武英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一世豪權,一世月明 滿門儘滅的宇智波沒有格局 [綜英美]哥譚鼠鼠人 校傲新世紀 我從地獄歸來 全球警報:天命反派出獄了! 雨夜狂風 都市乞丐小醫仙 都市冥王回歸 冰汽領主:主教剛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