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神秘人供出神秘案 隱身將練就“隱身”兵(2)_武英殿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武英殿 > 第63章 神秘人供出神秘案 隱身將練就“隱身”兵(2)

第63章 神秘人供出神秘案 隱身將練就“隱身”兵(2)(1 / 1)

“太孫可覺這天寒冷否?”永樂問緊隨身後的皇太孫朱瞻基。瞻基一夾馬肚,眉毛一揚道:“皇爺爺在我這個年紀已在大漠上帶兵打仗了,孫兒初來大漠,坐擁千軍萬馬,滿眼滿身都是新鮮和愜意的‘壯歲旌旗’,全沒有一絲寒冷之感。”

“說得好,說得好!”永樂望了望那張紅撲撲的小臉,內心裡湧動著大明後繼有人的暖流,仿佛太孫就是那文武全才的辛棄疾!不,是擁有了辛棄疾之才的大明儲君。

“皇爺爺,孫兒還有一議。”“講、講。”永樂很興奮,幾個文臣跟著,也樂意享受這祖孫二人議論宏發的天倫之樂。“孫兒以為,南宋從第一個皇帝高宗起,個個羸弱,視金國如泰山,視番兵如虎狼,

嶽飛、韓世忠幾個大將再強,以一當十、當百,也抵不住皇帝的一道免戰金牌。故孫兒以為,辛稼軒生不逢時,又生在金地,高宗不信任,若遇皇爺爺這樣的明君,他就是一員摧鋒陷陣、馳騁疆場的武將,有朝廷運籌帷幄,兵鋒所向,嶽、韓、辛等大將們披堅執銳,就是幾個金國也早滅了,辛稼軒也就沒有那麼多感慨的詩詞了。”

這倒是一番全新的議論,若果真如是,南宋也就不是半壁江山了?永樂對朱瞻基表示認可:“孫兒此解頗有新意,朕雖讚賞辛稼軒,卻也沒想到這一層,很有見地。”

“祖孫二人之閎言高論,臣等也受益匪淺啊!”楊榮不露聲色,乘機誇讚,以穩高熾之位,“皇太孫少年老成,文韜武略,了然於身,前於經史之見解獨辟蹊徑,今於古人之所行亦有深解,不愧皇上中意的好太孫啊!如此看來,皇太子也是育兒有方。”

永樂微微頷首,提到皇太子,他的興奮勁就淡了。“楊大人過獎了,”朱瞻基小機靈鬼,早明白了楊榮的用意,“父親殿下的耳濡目染,心領神會。最好的師傅就是皇爺爺,言傳身教,嘔心瀝血。再就是皇爺爺選定的各位學士和師傅儀侍郎,個個經綸滿腹,學富五車,經邦濟世之學於從容間已了然於心了。”“孫兒知此,朕心甚慰。”十五六歲的皇孫博學而謙遜,永樂很感慨,“每朝每代開國之君,千辛萬苦,竭儘心智,總欲使江山傳之千代萬代。然皇家後世子孫長於深宮,養尊處優,驕奢淫逸,不知疆場之血流如注,不識百姓之艱難苦澀,縱是居高臨下,也是坐井觀天。更有甚者,身居九重卻心不在焉。”

永樂側頭看看,見朱瞻基和幾個侍臣若有所思,心中滿意,“孫兒說到南宋,殊不知北宋徽宗全情全意醉心山水,迷亂美妓李師師,繪畫功底堪與名家媲美,這還是皇帝嗎?所以大權旁落,奸臣當道,百姓嗷嗷,人心離散。靖康之恥,二帝北狩,其必然也!荀子言,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民為國之根本。朕初次北巡,你尚年幼,留守北京,在原吉輔佐下熟悉政務,知曉風俗民情,農桑勞作,念萬民之辛勞,憂百姓之溫飽,其間雖有差池,還算不錯。今番隨行,和朕一起統帥千軍萬馬,遠涉塞外,以知北國之寒苦,知將士之不易,知疆場之血腥。”

“謝皇爺爺諄諄教誨,孫兒當謹記不忘。”“知民間疾苦、將士辛勞此其一也。”永樂繼續,“今為大明之嗣君,凡天下之世事,不可不周知;凡常人之艱難,不可不涉曆。要學太史公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故朕兩至北京,肅清沙漠,帶你在身旁,以親曆行軍和戰陣。見識廣了,涉曆多了,心胸開闊了,即使萬機之來,皆有泰然處之之法。”

沒等朱瞻基答話,胡廣笑道:“殿下的學問見識已是邁越前人,皇上還如此用心,不知皇太孫要成為怎樣的聰明英睿之人了。”

“太孫年少,正是長學問的時候,”永樂語重心長,“每日營中閒暇之時,你等不能閒著,既要講說太祖艱難創業及古之帝王興亡得失,還要講說經史,博文廣識,文事武備不可偏廢。切切謹記:帝王之學貴在資治、務實,勿於詞章上研磨深究。”

“遵旨。”三位輔臣拱手。大軍躍上一個平緩的山丘,一陣北風襲來,獵獵旌旗沙沙作響,雪塵沙塵隨風而至。

永樂全不在意,抖擻精神,舉目遠望,茫茫荒野尚在沉睡之中,一切都了無生氣。忽然,遠處一個被大軍驚擾的野兔在沒命狂奔,他心中一動,有意考驗一下孫兒的箭法,轉頭對朱瞻基道:“前方獵物,孫兒可否取來為朕佐餐?”

“遵旨。”朱瞻基打馬揚弓追了上去,小太監李謙、金英和太孫的侍衛首領胡安及劉虹、張山、阮修文等一乾人飛馬跟在後麵,寂靜的大地上有了這樣一群生龍活虎的人,立即就有了生氣。

一箭地開外,朱瞻基拈弓搭箭,叫聲“著!”箭羽飛出,直奔獵物,飛奔的野兔打了幾個滾,不動了,引來了將士們一陣巨大的歡呼聲。李謙飛馬上前,一個探身將獵物撿起,隨著朱瞻基回到永樂跟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孫兒好箭法!”永樂發自內心的誇讚。箭射疾馳中的活物和在東苑射柳又不一樣,難度加大了幾倍,那已不是百步穿楊的勁頭,是馳騁中百發百中的實戰,“我大明要的,就是這樣文武兼備的承繼者。黃儼——”

“奴才在。”“將撒馬爾罕新貢的千裡馬——朕的玉鎏驄賜給太孫!”“遵旨。”侍衛們又是一陣巨大的歡呼聲。這是一匹毛色金紅、長鬃飛舞的寶馬,高大健碩,奔跑如飛。打貢來的第一天,朱瞻基就喜歡上它了。但他明白,無緣無故地向皇爺爺索馬,父親不允許,也會降低自己在皇帝心中的位置。所以,習文之外,他拚命演武,馬上步下,長拳短打,無一不通。恭順伯吳允誠來京之際,他還專門請教了難度很大的飛騎射獵的技法,反複演練、琢磨。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天,他又一次取得成功,博得皇爺爺的喝彩,也為父親贏得了榮耀。

“柳侯爺,上次北征韃靼之後好幾年不露麵,聽說你一直在北京,練什麼……?”已被拔擢為都督的薛祿本次出征在豐城侯李彬麾下,向皇上稟報完重要軍情回右哨時遇見了掌管大營的安遠侯柳升。

“你小子也學會油嘴滑舌了?”柳升故意叉開了話題。“不、不、不,三年多不見,我是想侯爺了,整日和一群娃娃雜耍,這武功就有些懶散,還想請侯爺指點呢!”“說不定哪一天,咱的武功就都派不上用場了……”話到嘴邊,柳升又咽了回去。柳升身材魁梧,四十多歲的年紀,石雕般的紫紅麵膛上,額頭、嘴角深深的皺紋裡,都刻寫著久曆沙場征伐的風霜。洪武末年,他襲父職為燕山護衛百戶,隨燕王征戰,屢有升遷。永樂初隨張輔入交趾,因勇猛敢進,戰功卓著,封安遠伯。北征阿魯台,他又因功晉封安遠侯。之後,先是佐平江伯陳瑄一起巡海,於青州海中大敗倭寇後,又接受了一項密命,在北京西山下一處秘密的營地操習訓練,這一訓就是好幾年。就是跟隨皇帝往返南京、北京的文武大臣也不知這位侯爺做什麼去了,這次北征掌管大營的露麵,總見他神秘兮兮的,卻又看不出什麼。

柳升信心十足地掃了一眼身後的軍兵,行軍中,他們和其他部伍的士兵沒什麼區彆,頭上一頂頭盔,身上一襲近膝的戰服,肩上一柄長槍;唯一不同的,是步兵身後伴有的負重的馬隊,馱上之物密封著,沉甸甸的。薛祿也隨著柳升的目光往後看,不知就裡地搖搖頭。

“行了,六子,皇上不讓說,我也不想說,到了戰場上就能見分曉了,我的軍兵往那兒一擺,你就看著馬哈木前來受死吧。”柳升話題一轉,“我倒想問你,你的幼軍練成精兵了,還是練成孬兵了?”

三年前,薛祿隻是想給皇上提個醒,那麼多武臣子弟,嬌生慣養,連刀槍都沒摸過就當什麼百戶、千戶、指揮使,甚至襲爵國公、侯爺,真打起仗來還不全尿了褲子?可永樂的想法是,武將們出生入死不易,隻想著讓他們的後世子孫享受榮華富貴。薛祿一說,皇上不高興了,正趕上各省送幼軍進京襲職,永樂一賭氣,就把幼軍訓練的差事全交給薛祿了。

薛祿胸有成竹,卻無奈地嘿嘿一笑。柳升同情道:“這些小子們,比他們的爺娘老子難伺候多了,我覺著,曬一個時辰就有曬暈的。”

“誰說不是呢!”薛祿歎了口氣。“聽說古時候,有個國王叫大將訓練他的妃子和宮女,這差事不錯,”柳升想諞諞自己的學問,也算是給薛祿打氣,“國王身邊一群漂亮的女人訓練,不嘻嘻哈哈才怪呢。偏偏那個大將較了真,殺了兩個帶隊的妃子,血淋淋的人頭往地上一扔,眾人立即就被唬住了。此後,號令一出,泥裡水裡也不敢退了,還真就練成了國王的女人衛隊。”

柳升的這個故事,說的是兵法家孫武去見吳王闔閭、訓練吳國女人的故事,薛祿早就知道。他最初雖也不識字,但他帳下延用了當時比較有名的文人,每日教習,因而較之其他武將則更有學問,但他比柳升等大將出道晚,所以,許多事情都不願點破。他所訓練的幼軍也是一樣,因為賞罰分明,軍紀甚嚴,一群和朱瞻基年紀相仿的人,衝鋒陷陣已不成問題,成為一支勁旅是早晚的事。隻是,訓練幼軍的差事大家都不在意,薛祿為人又低調,也不耽擱上下朝,因此知道實情的人並不多。

喜歡武英殿請大家收藏:()武英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猝死轉生,為了改變選擇嫁給自己 頂級大佬竟然喜歡種田 國運:琪亞娜出擊 快穿之主神也要考核 彆唱了,路邊的狗都有遺憾了! 京夜燼愛 火煉星空 生育值0?獸世大佬們全是我榜一 並肩,三尺高台 渣雌死遁五年回歸,黑化父子愛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