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豢趔趄了一下,拄著刀,單腿跪在地上,山本要扶他起來,被他一把推開,看著山本往前殺去了,他微微一笑,掙紮著把刀尖對準自己的胸口,還未等他撲上去,一個大明士兵從他後麵衝來,一刀砍下了他的頭顱,借著砍下的刀勁,豐臣豢的身子撲在了自己的刀上,那刀尖從他後背穿出來。
逃亡日本幾十年,也沒能報了他爺爺胡惟庸的仇。人人都在廝殺,隨著喊殺聲、刀劍的碰擊聲、絕望的慘叫聲,六月裡狂湧的血雨汗雨隨著屍體的增多淤滿了小樹林,這片林子作為數十年擾攘大明倭寇的墳墓也算對得起他們了。
半個多時辰,除受傷、舉手投降的,山本身邊隻剩下渾身淌血的十幾個人,連他本人也多處受傷,從汙垢不堪的衣服上往外滲著血。就要到海邊了,他鬆了一口氣,又砍殺了一陣,再回頭看時,身後隻剩下三個人一瘸一拐跟著,他的心頭一陣酸楚,正要鼓鼓勁,猛一抬頭,一個彪形大漢手持長槍擋在前麵。
“遼東總兵官、左都督劉江在此恭候多時了!”山本一郎駐足之際,已被明軍圍住。劉江擺擺手,示意大家後退彆動,他往前走了走,笑道:“念你也是一條好漢,海上打拚十幾年,降我大明,也不算折辱。看在你們國王原義持也曾出兵剿倭的份上,說不定我皇上會饒你不死……”
“看刀!”縱不知劉江說了什麼,料定不是好話,山本喊著,使出渾身氣力,一個空翻奔到劉江麵前,鬼頭大刀自上而下直奔頭頂,劉江敏捷地跳到一旁,回身大槍一掄,橫掃千軍,山本彎腰躲過,站定之後,又揮刀斜刺裡劈過來,劉江迎上,長槍磕開了致命的大刀。一柄槍如出水蛟龍,一把刀似風馳電掣,十幾個回合不分勝負,明軍和幾個倭兵都看呆了。
畢竟劉江已是年近六旬的人了,雖幾十年手不離槍,工夫長了,也感到力弱,所以他決定智取。
山本一郎祖輩武士,又正直壯年,風雨滄桑,練就了一身硬功夫,憑著這把鬼頭刀闖蕩江湖,不知削掉了多少海盜和中國官軍的頭顱,才換來了今天幾十條戰船和二千多人的倭兵隊伍。十幾年來,北到圖們,南及閩粵,何遑月黑風高,波濤洶湧?遇船劫船,尋機登岸,大肆劫掠,除偶然敗於平江伯陳瑄,他就沒有失手過。
今天算是遇到對手了,和劉江過了幾十招,他也不得不佩服這員老將的名不虛傳。畢竟被明軍圍著,他心裡發急,連續進招,都被劉江化解,更加焦躁,便使出了最後的殺手鐧。這一招,曾讓他在多次的搏殺中快速取勝或絕處逢生,這是他的幸運招,也是他幾十年積澱的致命絕殺。
隻聽山本突然大吼一聲,騰空躍起,跳到了劉江頭頂的前上方,劉江正要從上麵接招,而山本卻虛晃一刀,落地的瞬間,鬼頭大刀掃向了劉江的雙腿。智取的機會來了,劉江騰地躍起,讓過大刀,自上而下,就空中刺向山本持刀的手臂,他要把那隻對中國人和海上無數屈死生靈犯下罪惡的手臂牢牢釘死在馬雄島上,山本果然被釘牢,動彈不得,一瞬間,劉江的大腳則以千鈞之力從空中落下,踩向了山本的心窩。山本一郎慘叫一聲,五臟六腑都被擠了出來,場上一片驚天動地的歡呼聲。
眾人一擁而上,結果了跟在山本身邊的三個倭兵。“徐中軍,打掃戰場,看看倭寇到底來了多少人,就敢在老虎嘴上拔須。”日頭已經升起,映照著立在大刀旁的大明統帥劉江威風凜凜、老當益壯的身姿,幾縷長髯在海風中飄拂,蒼勁有力。
“得令。”徐剛按照大帥的吩咐去執行。數隊人馬從望海堝、櫻桃園到西壁外林中,再到接近海灘的交戰點,連同劉湍伏擊的守船倭兵,隻半個多時辰,就統計完畢。
“報大帥,共斃殺倭兵七百四十二,受傷及投降八百五十七,還有一些守船的跳到海裡了,無法統計,我官兵也傷亡四百餘人。”徐剛報告著。殺敵一萬,自損八千,古來征戰一向如此。但今日一戰成功,全殲來犯之敵一千六百人,估計那逃進海裡的,也葬身魚腹算了事,共約兩千人,這是大明開國以來禦倭之第一大捷,一定會彪炳史冊了。
“我遼東官軍有勇有謀,英勇善戰,不負朝廷厚望,劉某即日就上奏皇上為諸位請功。”又是一陣濤似連山的歡呼聲。降倭的手被反剪著,一個連一個,有的瘸著,有的耷拉著胳膊,像駝隊一樣從眼前經過,劉江站在一處凸起的岩礁上,欣賞著他精心策劃後的勝利成果。這是他期盼了多少年的勝利,比兩次隨駕親征充當先鋒的戰果還輝煌。比他以往的多少次凱旋的分量都重,重在了哪裡他也說不清。他隻知道,幾十人、百八十人的小股倭寇曆年來頻襲大明海疆,朝廷發水師、遣重兵巡海,大都無功而返,且顧南顧不了北,雖疥癬之疾,卻讓皇上很頭疼。這樣的大捷一定也會讓皇上有出了一口惡氣的感覺,看那個日本國王原義持怎麼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功告成,劉江的心思一下子輕鬆下來,反倒覺著自己蒼老了,莫名其妙地產生了歸隱田園的想法。這一生,經曆了無數戰陣,也經曆了無數惡仗,今日一役既算不得大仗,更算不得惡仗,怎的就會冒出這麼多想法呢?是經不起什麼,該告老還鄉了?
永樂近在北京,由解禎亮起草的六百裡加急的上奏折子才三天就有了回複。皇上盛讚望海堝大捷,下旨劉江親自押解倭寇回北京,獻俘闕下。
劉江到京後,北京軍民十裡長街夾道相迎,敬慰勞苦。但皇上對倭俘的處置讓眾人不解,仍按“威之以刑,不若懷之以德”的慣例,分批將被俘倭兵遣還日本,還給日王原義持發了敕書,責之為政之本在於愛民育民,莫使其流落海島為害雲雲。
永樂這邊則對劉江及部下大加褒獎,儀式之隆重,恩禮之優渥,仿佛不是望海堝一役的勝利,而是要對他幾十年征戰、戍邊的褒獎,連楊榮、金幼孜等閣臣都感到奇怪,皇上的火氣沒了,病魔消褪了,幾天來都是歡聲笑語。
除了寶鈔、金銀玉帛的獎勵外,詔封劉江廣寧伯,世代延襲,祿米一千二百石,並予以世券。世券上要寫上祖輩的名字,劉江這才說出了自己本名劉榮,自幼冒父親之名、替父從軍之事。
這類事太多了,永樂也不計較,並在都督府大排筵宴為劉榮慶功,劉榮以下都督、指揮使直至士兵,但凡參戰者都有不同獎勵,眾人皆大歡喜。然而,這麵慶功宴還沒有散席,有人來報,山東妖婦唐賽兒反了,裹挾良民,洗劫州府,眾人驚得目瞪口呆。
喜歡武英殿請大家收藏:()武英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