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董永懷的話。
蘇雲章並未動怒,微微點頭,掃視文武百官,朗聲道:“朕知道,這不單單是董永懷一個人的問題,也是殿中很多人的疑問,這個問題當然有答案,而且有非常合理,可以令大家接受的答案。”
說著,他又沉下臉來,垂眸道:“不過在回答你們這個問題之前,朕得再次跟你們強調一遍,有些資源原本屬於國家,因為種種原因流落到你們手中,令你們賺得盆滿缽滿,但你們要記住,那不是你們的錢,而是國家的錢。”
“所以你們要做的就是偷著笑,然後主動配合朝廷,推進國家發展,千萬不要成為國家發展路上的絆腳石,因為那些絆腳石的下場,我想你們已經見識過了,所以朕便不再多說,朕希望你們心中有杆秤。”
聽聞此話。
殿中部分官吏紛紛低下頭。
因為這些話說誰,誰心中是有感覺的,畢竟誰以往占著國家資源,不是一目了然嗎?
片刻,殿中再次安靜下來。
蘇雲章轉頭看向許閒,“許閒,既然大家有疑問,那你就給大家解釋解釋這個問題。”
許閒站出來,微微拱手,“臣領命。”
說著,他掃視文武百官,朗聲道:“我知道諸位大人最大的疑問是,我許閒負責楚國海上貿易的發展,卻隻允許永興商會承接海運業務,這是不是我許閒以權謀私,是不是我利用職務之便斂財。”
“我明確的告訴大家,私我肯定有,這個世上沒有聖人,每個人都有私心,我許閒為國為民忙忙碌碌卻彆無所求,我許閒做不到,我相信諸位也做不到,人沒有私心那就不是人了。”
“但我的私心是建立在朝廷利益之上的,我的私心是為了朝廷能獲取更多的利益,雖然楚國剛剛解除海禁,雖然進出口貿易還未正式開始,但諸位大人應該明白,楚國海上走私貿易早已泛濫成災。”
“這麼多年,沿海地區不知道有多少商人,多少家族,甚至是多少官吏與倭寇勾結,進行海上走私,將絲綢、瓷器和茶葉等大量商品銷往海外,賺取暴利,這些是諸位心知肚明的。”
聽聞此話。
翰林院學士崔寧站出來,插話道:“許公子,你說的這些大家都知道,但這跟永興商會壟斷海運有什麼關係?”
許閒直言道:“怎麼沒有關係?你知道沿海地區有多少商船嗎?你知道沿海地區有多少沒有登記在冊的野港嗎?你知道控製海域需要消耗多少兵力、物力與財力嗎?”
“如果朝廷不對海上運輸進行控製,那海上走私將會再次泛濫成災,到時候虧損的乃是朝廷,所以在海上貿易發展初期,隻用永興商會的商船進行運輸,可以保證海上貿易的良性發展,可以保證朝廷稅收。”
“況且永興商會海運不會胡亂定價,不會讓商賈和朝廷蒙受損失,而且朝廷隻允許永興商會商船下海,隻是暫時的,其他商賈也可以成立海運商行,隻要審核通過之後,便可以在朝廷登記造冊,進行海上運輸。”
“我身為商賈,自然知道產業良性競爭的重要性,所以大家無需擔心我許閒以權謀私,因為我賺取財富的速度,遠遠高於以權謀私,但是那些想要繼續霸占朝廷資源的人要做好心理準備!”
“因為海上貿易僅僅隻是開始,我今後會將屬於朝廷的資源,一項一項拿回到朝廷手中!”
此話落地。
殿中文武百官皆是感覺不寒而栗。
因為他們心中清楚,許閒這話可不是在開玩笑。
蘇雲章附和道:“許閒的話,已經說的非常明白,而且永興商會會對海運業務進行公示,給想要成立海上運輸商行的人當做商賈。”
說著,他繼續問道:“爾等還有什麼疑問嗎?方才許閒已經說的很清楚,永興商會壟斷海運,是為了國家利益,是不給那些想要繼續進行海上走私的人留有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