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來當即試了試,大小倒正合適,笑道:
“三丫頭有心了。”
綠衣此時也笑嘻嘻的湊過來,從袖子裡掏出那個香包來:
“林姑娘說謝謝公子的琴兒,給公子親手做了這個香包,叫我帶來,還送了我一根鐲子來的。”
綠衣故意把那個“琴”字音拖得老長。
林思衡也笑嗬嗬的接過那香包,親手掛在腰帶上,站在鏡子前頭瞧來瞧去,時不時還調整一下位置,隻覺得黛玉手藝愈發精湛,正合自己玉樹臨風的氣質。
三個丫頭眼見自家這位主子一副臭美的模樣,一個個低頭暗笑不已。
...
過了年關,熱鬨一陣,京裡漸漸又起了一股緊張的氣氛。
殘冬還未褪去,漸漸就已有各地的士子,從天南海北往京師裡趕來。
國朝每三年一次的掄才大典,就在今年農曆二月。
林思衡也難得的緊張起來,開始閉門不出,低頭去啃“三年春闈五年模擬。”
與秋闈和鄉試不同,春闈題目的難度無疑更高,也更正規,到了這一步,反而又沒有什麼截搭題這種稀奇古怪的東西了。
隻是題目所要求的視野更加寬廣,答題的細節要求更加深入,也更加貼合實際。
能一路考到這裡,來應試的舉子們無疑都是基本功極紮實的人物,因此春闈要求死記硬背的題目反而不多,更偏向於主觀論述。
這無疑將林思衡的優勢大大削弱,自己雖有遠邁今人的視野,但能不能與實際相結合,說得有理有據。
其實他這些年裡,說白了也就是在慢慢摸索這件事,至今也談不上有一個結論。
既有超脫常人的記憶力,林思衡又快速啃完一遍四書五經和各種經義集注。
旋即開始以自己如今的見識和視野,來嘗試剖析這個老大帝國,一點點開始深挖這個帝國深處的頑疾,倘若一時有什麼不能看得分明,便書信一封去揚州,求教自己的老師。
林如海也知林思衡春闈將近,但有所問,果然知無不言,言無不儘,甚至連一些涉及鹽禁之事,也不像之前那樣瞞他。
林如海早前在京中的宅子,在他下揚州時就發賣了,這年頭出一趟門,總是費時費力的。
林如海南下揚州,歸期不定,京中置產於他無用。
他身負重任南下,若果真有一日再回京師,也必是鹽法改革初見成效的時候了。
有此大功,自然加官進爵,朝廷賜宅。
如今看來,隻怕一時難有這一日了。
以往倒沒顧得上這樁事,叫邊城細細打聽了林家老宅的位置,使了些溢價,收購回來。
又吩咐邊城開始在城中置業,就在這居德坊裡購了一處三進大院,離榮寧街倒近的很,隔著半裡地。
再尋著京中幾處富饒繁榮之地,添置幾處彆院。
若春闈順利,自己有了官身,到時候再住在賈府,就不太合適了。
將居德坊中那處院落,定做日後一段時間長居之所,提了幾點要求,打發邊城去安排裝修。
內外事務暫托邊城兄妹打理,自己開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黛玉和其餘幾位姐妹,也都知道林思衡春闈將近,這些時日都約好不來打擾他。
隻綠衣每日裡過去時,免不了被她嘮叨幾句“要好好照顧你家公子”“不要叫他太廢神,傷了身子骨”一類的。
一時倒有幾分昔年賈敏的風範了...
喜歡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