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內城,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新科進士的遊街隊伍,巳時從天安門出發,未時返回禮部。
交還馬匹,跟隨衙役至禮部大堂,這裡早已錯落有致的擺放著許多桌椅。
不獨禮部官員,讀卷大臣,鑾儀衛使,以及監試的四位禦史,悉同出席。
狀元單獨一桌,榜眼探花合一桌,其餘進士按人數名次分配。
首輔楊鬆年邁不至,宴席由次輔申行遠主理。
待眾人都落定,申行遠掃視一圈,開口笑道:
“如今正是四月,百花開得正好,探花郎今朝一日看遍京中花,若見有何處春意正盛,何不取一支來?”
林思衡也知這是老傳統了,便不推辭,起身先向主桌一圈高官彎腰行禮,旋即起身出了大堂。
禮部衙門門口就有兩株桃樹,專是為此準備的。
畢竟正吃席呢,探花郎突然跑遠了也不合適。
林思衡在樹下隨意折了一支開的好的,將桃花舉過頭頂,一邊朗聲喊道:
“探花郎林思衡,今折桃花一支,敬獻諸位尊長,同仁。願國家安定,百姓豐饒。”
眾高官及進士皆起身,躬身道:
“多謝。”
申行遠又開口道:
“既有桃花做伴,請探花郎賦詩一首。”
這就叫應場詩了,對文采沒有什麼要求,能通順即可。
林思衡將桃花插在一旁早就備好的空瓶子裡,略一思索,便開口道:
“桃林深處蘊奇葩,芳菲綻放映朝霞。
皇恩浩蕩澤萬物,盛世繁華映桃花。”
一首馬屁詩寫完,也沒有什麼人說他寫的不好。
申行遠請他歸坐,倒得此時,才算完走完了禮節,接下來就可以觥籌交錯,吃吃喝喝了。
話是如此,真敢放開吃的一個也無,大抵是舉箸夾個兩三次,已示自己參與其中,表達一下參與宴會的榮幸之情也就是了。
今日宴後,吏部授官,倘若一時在閣老大人麵前壞了印象,同吏部錢大人提一嘴,前途不是堪憂?
況且菜早都涼了,吃多了也怕身體不適。
宴過一半,菜雖沒怎麼動,氣氛倒也熱烈,身上的大紅官袍,本就是最好的下酒菜。
申行遠與同坐一桌的高官略飲了幾杯,也算聯絡一下感情,文官雖不像掌權的武臣一般忌諱莫深,平時裡倒也不好聚眾宴飲,否則禦史一封彈章說你拉幫結派的,起碼也得扣兩個月俸祿,何苦呢?
故像今日這般場麵,對新科進士是聯絡同科之誼的場麵,對他們亦是如此。
略略打過幾句官腔,申行遠忽然對杜儀,韋昭和林思衡招招手,叫他們近前來。
三人一同舉杯來到申行遠跟前,申行遠也並不拿大,與三人共飲一杯,麵上一派慈和,對左右笑道:
“今科前三,俱是年輕人,老夫當年高中之時,也已經年過三旬了。
可見如今後輩,勝過我等當年呐。”
其餘幾位官員俱都捧場大笑,杜儀站在三人中間,略略躬身,舉止有些僵硬,似是有點緊張。
雖是如此,仍是竭力保持著狀元的風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