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也已經習慣了。
杜儀也叫了一碗羊湯,喝了一口,隻覺胸腹間便有一股熱氣彌散開來,驅散了周遭的寒意。
韋昭衝著乞丐離開的方向看了幾眼,歎了口氣道:
“也不知道林賢弟在河南到底打得如何,天下分明太平,怎麼好好的就鬨起來了呢?”
杜儀略頓了頓,回道:
“你又不是不知道,這夥賊兵是那五通教唆使起來的,這些邪教,慣會蠱惑人心,哪裡有什麼道理好講。
林賢弟固然才高,此番投筆從戎,這等意氣,著實叫人心折,隻是到底也還年輕,又不曾經曆戰陣,早前報上來幾場小勝,已是難得,若真要平亂,隻怕還得看竟陵伯和馮將軍的手段。
林賢弟能將亂軍牽製在歸德府,不叫他們再四處流竄,已是不易了。”
四處瞧瞧,又壓低聲音,敲敲桌子,示意韋昭也湊近些,方才小聲道:
“最近京裡有些流言,說林賢弟一介翰林跑去帶兵,是不自量力,誤國誤民之舉。
昨兒我去嶽父家飲酒,聽嶽父大人提起,朝中已經有禦史在彈劾林賢弟,說他勞師無功,虛耗國庫,折子已經到陛下手裡了。”
韋昭吃了一驚,忙道:
“這話從何說起?林賢弟隻三千人,又要何等大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雖是三千人,卻都是中軍裡的精銳騎兵,前日日子馮將軍不是又報上來斬首千餘級?朝野間早已議論,說要是把那三千騎兵,仍歸在中軍,由馮將軍指揮,隻怕開封那兩股亂軍都已經平定了。”
韋昭皺皺眉頭,爭辯道:
“馮將軍大勝固然可喜,隻是卻不曾攔住那兩股亂軍南下的趨勢,聽說已經流竄到臨穎了,沿途都打了個稀巴爛,若是照這樣說,那還不如就跟林賢弟一般,將亂軍牢牢遏製在一處,也少禍害些百姓。”
嘴上雖這樣爭辯,但韋昭其實心裡也沒底,歸根結底,林思衡確實不曾報上來多少勝績,也不像竟陵侯和神武將軍多有斬獲,似乎一直都隻在小打小鬨。
國庫空虛得厲害,三千騎兵人吃馬嚼的,又要千裡轉運,損耗不小,自然會引得有心人針對,況且文官中本就有人對林思衡已一個清貴翰林之身,竟跑去從軍而頗有不滿。
這不是顯得我們這些寒窗苦讀的文官還比不上粗鄙的武夫?
韋昭對此也無可奈何,隻得在心裡默默感慨道:
“林賢弟啊林賢弟,你這一意孤行,投筆從戎,隻怕將要引火燒身呐。”
杜儀微不可察的瞧他一眼,低下頭來默默飲著羊湯,心裡也在嘀咕:
“早前就有傳聞首輔大人對林中書不滿,此番禦史彈劾,隻怕未必沒有首輔大人的意思在其中,想來林中書也是察覺此事,才有意另辟蹊徑,試圖避開首輔大人的打壓。
隻是,二十年的老首輔,又哪裡是這樣簡簡單單避得開的?”
微不可察的搖了搖頭,飲儘了最後一口羊湯,會了帳,兩人又一道說笑著往翰林院裡去。
不遠處的宮城城門已經打開,文武百官已經列隊入朝,也不知今日,又要多出哪些事兒來......
喜歡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請大家收藏:()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