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收留雲逸這件事情,蘇元澈心中始終抱有一絲疑慮和探究的態度。
尤其是當他看到母親林璃溪對雲逸頗有眼緣時,這種感覺就越發強烈了。
畢竟母親突然對一個陌生人起同情心,還直接隨便問了幾句,就打算收留。
這些反常的舉動之下,肯定有其它的原因。
蘇元澈一向不相信巧合,畢竟世界上哪裡來的這麼多的巧合。
蘇元澈一向認為一切的巧合背後,都是有原因的,甚至可能是蓄謀已久。
然而,由於母親的意願,蘇元澈最終還是選擇了保持沉默,並沒有對林璃溪想要收留雲逸的想法提出反對意見。
儘管如此,他內心深處對雲逸的好奇和警惕並未減少。
在與雲逸的接觸過程中,蘇元澈越發覺得這個年輕人身上散發著一種讓人難以捉摸的氣息。
特彆是在他們初次見麵時,雲逸無意間施展出的玄術,更是引起了蘇元澈的高度關注。
經過仔細觀察和分析,蘇元澈發現那竟然是小毀滅術的雛形!
雖然還未達到真正的小毀滅術的水平,但其中似乎隱約蘊含著小毀滅術的影子。
術,作為法的源泉,其威力大小各異,是一種極為特殊的存在。
在眾多的玄術中,有以殺伐為主的小毀滅術、大毀滅術、小雷霆術、大雷霆術等等。
也有以推測為主的小陰陽術、大陰陽術等等。
此外,還有諸如小因果術、小輪回術、小命運術等各種不同類型的玄術。
術之所以會有大小之分,其中緣由頗為複雜。
簡單來說,小術是一種神通的高級應用,而大術則是道則的運用。
神通和道則雖然都屬於術的範疇,但它們之間的差異卻非常顯著。
神通通常是指一些人在修煉的過程中,感悟天地萬物,所領悟出來的。
之後經過總結和歸納,這些神通就可以通過修煉,從而可以施展出來。
小術作為神通的特殊應用,其威力相對於普通神通來說,更加強大,但也更加靈活多變。
而道則則是一種更為高深的法則或原理,它涉及到宇宙的本質和規律。
大術作為道則的應用,其威力自然更為強大,但也更加難以掌握和運用。
然而,無論是小術還是大術,它們在各方種族和各大道統中都屬於底蘊的存在。
這意味著它們通常隻有核心弟子或最強者們才能夠掌控,並且很少會外傳。
這種保密性不僅是為了保護自身的實力和地位,也是為了防止這些術被外人學會,從而影響到自己道統的地位。
以大秦皇族為例,據蘇元澈所知,整個大秦皇族也僅僅擁有三十八門術,其中大部分還都是小術,真正的大術隻有寥寥幾門。
而且,這三十八門術也是大秦皇族在漫長的曆史歲月中逐漸積攢出來的。
可以想象,要想獲得這些術,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和代價。
此外,大秦皇朝之所以能夠建立起一方皇朝,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秦皇族擁有一位十六境的無上存在。
十六境道主無論在哪個種族中都屬於一族基石的存在,他們的實力和威望足以對其他種族形成強大的威懾力。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位強者的坐鎮,大秦皇族才能建立大秦皇朝,成為一方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