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清楚這些後,蘇元澈就決定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出一次遠門。
給那些躲在暗處想刺殺自己的人,創造一次機會。
蘇元澈就不相信他們能忍住不出手,或多或少肯定有人敢嘗試。
蘇元澈也知道自己回歸大秦皇朝之後,擾亂了京都鹹陽之內原有的秩序,阻擋了很多人的路,損害了不少人的利益。
不知道有多少人盼著自己死於非命,為了他們所在勢力發展,謀劃,布局,他們都會想辦法試一試。
在明白這些後,蘇元澈打定主意他們肯定會出手。
蘇元澈就讓大族蘇寒鎮陪同,大張旗鼓的讓雲王府準備,準備帶領一支隊伍去幽州巡視一下雲王府的產業。
幽州距離京都鹹陽不遠不近,距離適中,再加上雲王府確實有不少產業在幽州。
蘇元澈打算去幽州巡視一下雲王府的產業也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合情合理。
沒什麼不合理的地方,外人自然也不會察覺到其中的異樣。
即便有人心生疑慮,認為這是雲王蘇元澈故意設下的陷阱,引他們上鉤,難道他們就真的會按兵不動嗎?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隻要有一線機會,絕對會有勢力按捺不住,果斷出手。
畢竟,這樣的機會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難得了。
要知道,想要成功暗殺雲王蘇元澈絕非易事。
若非近期八荒殿的老天師張之維等一眾高手離開京都鹹陽,遠赴大荒探險。
恐怕許多勢力連對刺殺蘇元澈這件事產生想法的勇氣都沒有。
隨著這個看似普普通通的消息不脛而走,暗中卻有不少勢力迅速展開了行動。
這則關於雲王蘇元澈即將巡視幽州雲王府產業的消息,在京都鹹陽可謂是暗中可是掀起了驚濤駭浪。
鹹陽作為大秦皇朝的京都,其中的王侯數量怕是數以百計,甚至上千。
而這些王侯,大多都是大秦皇族各個嫡脈、支脈以及旁係曾經分封的諸侯。
大多數都是很多王侯先輩們戎馬一生換來的爵位,傳承到現在。
至於異姓王侯就比較少,對比蘇氏子弟封王拜侯的難度要難上一百倍不止。
像什麼王侯出京的消息,在京都鹹陽十分常見。
然而正是雲王出京的消息,這樣一條看似沒什麼特殊的消息。
在這個節骨眼上,卻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
激起了京都鹹陽城內的層層漣漪,使得原本就暗流湧動的局勢愈發緊張起來。
眾多企圖鏟除雲王蘇元澈的勢力,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猶如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魚一般,開始蠢蠢欲動。
他們彼此之間頻繁往來,暗中勾結,緊鑼密鼓地謀劃著一場針對雲王的刺殺行動。
這些勢力各懷鬼胎,有的是為了爭奪權力,有的是出於私人恩怨,還有的則是受到其他勢力的指使。
但無論目的如何,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在雲王蘇元澈身上,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
為了達到目的,這些勢力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他們一方麵互相奔走,拉攏其他勢力加入自己的陣營,共同對付雲王。
另一方麵,他們還在幕後操縱,推波助瀾,給那些被選中的勢力施加壓力,迫使他們出手行刺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