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他們一早就出發前往采蓮莊。李蓮花做足了讀書人的模樣,特意選了一件還未上過身的青色外袍,他對著鏡子照了照,覺得十分溫文爾雅,自己滿意得很。
當然,因為是登門拜訪,所以還得帶禮物。李蓮花勻了一小壇藥酒帶著。那是桃清用蛇膽為主藥,十多種藥材為輔泡出來的藥酒。用的藥材超過十種,他就敢叫十全大補酒。
桃清斜了他一眼,不置可否。若非加了巨蟒的蛇膽,那些藥材其實算不得什麼。想要糊弄郭大福那樣跟藥材打交道幾十年的人不太容易。
沒錯,采蓮莊的莊主名叫郭大福,也就是郭禍他爹,名字雖然俗氣了一些,卻自詡是個風雅之人,尤愛蓮花詩。至於郭乾是郭禍的爺爺。不同的位麵,衍生的自然是不同的人生。
郭大福聽說江湖上鼎鼎有名的李神醫上門,不管心裡是怎麼想的,麵上自然是歡喜得很,後來他見李蓮花斯斯文文的,氣度不凡,並答應給他作詩,浮於表麵的客氣頓時真實了許多,還吩咐郭禍好好招待他們。
如今正是蓮花綻放的時節,淡青色的蓮花隱在蓮葉之間,十分地清雅秀致。比之另一個世界“采蓮莊”的彩蓮更加清白可愛。
郭禍看到他們也挺高興的,他老早就被老爹打包送去了佛彼白石那裡,在薛玉鎮待的時間委實不算太多,談得來的朋友幾乎沒有。
而李蓮花,他想要跟一個人交好的時候,就沒有人能拒絕得了他。郭禍自然也不例外,他在蓮池中的小亭設了小宴,可以一邊喝酒一邊賞蓮花。
“李神醫,我已經傳信給我師父雲彼丘,你們要查的信息很快就會傳回來的。”
李蓮花咳嗽一聲,“慚愧,慚愧。這點小事,還要勞煩雲……大俠,是不是不太好?”
郭禍一點不覺得哪裡不對:“沒什麼不好的。我師父知道的多,問他一準沒錯。你們就在采蓮莊住上幾日,等收到了回信,我一準通知你們。”
李蓮花看了他一眼,覺得有他這麼個有事師父服其勞的徒弟,也是雲彼丘的福氣,他端起酒杯,敬了郭禍一杯,“那就多謝過郭大公子了。”
他們從江湖上那些似真似假的傳聞開始聊起,然後一直聊到郭家三位夫人的離奇死亡事件。
李蓮花是端著酒杯做做樣子,那位郭大公子卻是實打實地喝下了不少酒,雖臉色通紅,卻無半點醉意。不過他也是個城府不深的,李蓮花問什麼,他都直言相告,並不避諱。
隻是他年紀小,除了剛娶了不到一個月就死了的老婆蒲蘇蘇外,他母親和奶奶的事知道的也不多。
“……我老婆,我娘,還有我奶奶都是穿著我們家祖傳的那件嫁衣,死在蓮花池子裡的。”
李蓮花奇道:“嫁衣?郭夫人已經過門十餘日,為何還穿著嫁衣?”
郭禍在談及過世的老婆的時候,神色難免有些蕭索,他呆呆地道,“我們家祖傳的嫁衣很美,蘇蘇在世時是極為喜愛的。”
“原來如此。”因為喜愛,所以夜間無人之際,會重新拿著嫁衣穿上。李蓮花了然:“既然共同點是穿著嫁衣溺死在蓮池裡,那郭公子你可曾想過,或許有人在暗地裡專門針對穿嫁衣的女子?”
“殺人?”郭禍口中咀嚼著這兩個字,目光炯炯地看著李蓮花,“是誰殺人了?”
李蓮花慚愧道:“我也不知。我隻是覺得大概,也許,可能有那麼一個人,躲在暗處,對身穿那件嫁衣的女子不利。當然我也可能猜錯了,並沒有什麼人暗地裡使壞,畢竟事情發生的時間間隔有點長,若是真的有那麼一個人,他的耐心未免太好了一些。。”
郭禍握緊拳頭,大聲道,“抓拿殺人凶手是“佛彼白石”門下弟子職責所在,若真的有那麼一個人,我一定要將他抓拿歸案。”
李蓮花期待地看著郭禍,“不知郭公子準備從哪裡下手去查?”
郭禍眼神盯著蓮池,苦思冥想後,依舊沒有頭緒:“蓮池……嫁衣……究竟哪裡有問題?”
李蓮花喃喃道,“或許蓮池裡有鬼?”
郭禍搖頭:“蘇蘇死後,我將蓮池裡裡外外都翻了個遍,連一塊石頭都沒有放過,並沒有什麼發現。”
李蓮花點點頭,“既然蓮池沒問題,那問題是不是出現在嫁衣上?”
郭禍看著李蓮花,神色極為認真道:“嫁衣能有什麼問題?那是我們家祖傳的珍寶……”
李蓮花微微一滯,吸了一口氣,緩緩道,“我也不知道,隻是覺得三位夫人都穿著嫁衣,或許那嫁衣有幾分不祥……”
“不如今天夜裡,找個人穿著嫁衣在莊內四處走動,充當誘餌,說不定能引出那個人?”桃清看他們半天沒有說到點子上,忍不住建議道。
郭禍眼睛一亮,“這主意好。隻不過我采蓮莊的丫鬟小廝都不會武藝,這等關乎性命之事,卻不能讓他們去。也罷,這事我義不容辭。”
他鏗鏘有力的話一出,桃清詫異地看了他一眼。彆的什麼人,哪怕自己想要查案,卻怎麼都不肯穿女裝,但郭禍這個憨憨居然主動要穿嫁衣?桃清看他的神色莫名地柔和了幾分,這傻子,就挺討人喜歡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蓮花也是十分敬佩地看著郭禍,“郭公子大義。”
郭禍第一次被人用這樣敬佩的眼神看著,豪氣頓生,一拍桌子,竟是片刻也等不及了:“我現在就去取嫁衣。”
他話還沒有說完,就火急火燎地起身離席,往自己的臥房去了。
桃清看著郭禍迅速跑遠的身影,詫異道:“佛彼白石的弟子,都這麼……不拘小節嗎?”把客人扔下,自己跑了,這是誰家的待客之道?
李蓮花以手抵唇,輕輕咳嗽了一聲,“這個或許不能全怪他們……當年李相夷活著的時候,最恨繁文縟節……所以,四顧門的人,從上到下,大多數都同樣的,咳……不拘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