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軍營
經過幾天適應性訓練,終於到了要到了新兵分班的時候了,
這天天剛亮,伴著起床號聲,空氣中傳來了陣陣魚腥味,那是海的味道,古之月和徐天亮站在新兵隊伍裡,才發現原來青口鎮就在海邊,兩人對即將到來的軍營生活,既有期待又帶著一絲緊張。
他們穿著嶄新的軍裝,儘管還沒適應,但挺直的身板已經透露出軍人的氣質。
“古之月,徐天亮!”
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兩人下意識地立正站好,齊聲回答:
“到!”
說話的是二團二營四連一排的中尉盧排長。他身材魁梧,眼神銳利,腰上二十響握把上的槍綱在海風吹拂下,微微揚起,臉上掛著一絲嚴肅。
盧排長掃視了兩人一眼,點了點頭,說道:“跟我走,去我們排隊列裡站好。”
古之月和徐天亮對視一眼,跟在盧排長身後。
他們穿過人群,看見六排每排十來個人的隊伍肅穆的站在那裡,就像山崗是成排的鬆柏,安靜而筆挺。
隊伍前麵已經站了幾個新兵,大家都不說話,氣氛有些沉悶。
盧排長走到隊伍的正前方站定,回頭說道:
“到了軍營,你們就是軍人了。
這裡不是家,也不是學校,你們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剛才聽到念到名字的新兵跟我走。”
他的聲音不高,卻透著一股威嚴。
徐天亮小聲問古之月:“你覺得盧排長怎麼樣?”
古之月想了想,說:“挺嚴肅的,感覺不好惹。”
徐天亮點了點頭,兩人又陷入了沉默。
很快徐天亮和古之月就被分到了一班。
訓完話各部隊帶回,盧排長帶著所有他挑出來的士兵去往一排的營房,古之月和徐天亮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整齊的營房,筆挺站崗的哨兵,還有操場上正在進行訓練的士兵,一切都顯得那麼莊嚴。
盧排長帶著他們來到四連的營房前,停在一個身材中等、臉上帶著和藹笑容的班長麵前,說道:
“王標,這是新來的兩個兵,你先帶他們熟悉熟悉。”
王班長敬了個禮,說道:“排長放心,我會好好帶他們。”
然後轉向古之月和徐天亮,“我是一班班長王標,以後你們就是一班的人了。”
古之月和徐天亮看向這個掛著上士軍銜的老兵,趕緊敬禮,齊聲說:“班長好!”
王班長笑了笑,說:“彆那麼緊張,跟我來吧,先認識一下你們的戰友。”
營房內
王班長把古之月和徐天亮帶進營房,裡麵已經坐了十一個人。
他們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整理內務,看到王班長進來,都站了起來。
“這是新來的古之月和徐天亮,以後就是咱們班的戰友了。”
王班長介紹道。
“歡迎歡迎!”
一個身材高大的掛著下士軍銜的士兵走上前來,拍了拍古之月的肩膀,
“我叫楊傑,以後就是兄弟了。”
“我叫吳繼光。”一個皮膚黝黑的掛著上等兵軍銜的士兵也走上前來,衝他們笑了笑。
接著,中士副班長劉啟文、下士鄧玉琢、上等兵朱耀華、下士秦霖、上等兵吳克仁、上等兵吳桐崗、上等兵李伯蛟、上等兵官惠民、上等兵龐漢禎一個個都上來和他們打招呼。
古之月和徐天亮有些拘謹,但看到大家熱情的樣子,也放鬆了一些。
王班長說:
“好了,都坐下吧。我先給你們介紹一下咱們部隊的情況。”
王班長坐在床邊,開始介紹:
“咱們部隊是財政部宋部長在民國十六年建立的部隊,民國十八年進駐海州,參加過很多重要的戰役,比如四年前的上海一。
二八事變,兩年前去江西剿匪都有我們浴血疆場的痕跡。咱們四連也是個英雄連隊,出了不少戰鬥英雄,四年前在上海死戰大廠不退,全連幾乎全軍覆沒。”
古之月聽得入神,問道:“班長,那你有沒有參戰過?”
王班長笑了笑,說:
“那可多了,就說說咱們連吧。在上海的時候,咱們連就立過不少功。那時候條件艱苦,可大家硬是憑著一股勁,打了一場又一場勝仗,龍華飛機場爭奪戰,葛隆陣地戰我都參加了。
後來除了我因傷提前退出戰鬥,而其他的兄弟都在大廠陣地,與陣地共存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