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無奈,認為除了韋理無人可選。若無李兆吉和耀祖投資的介入,韋理本可成功。畢竟美麗華長期虧損,鮮有人敢在此時接手。楊夫人默認出售方案,楊銳則表示自己剛回港,僅能提供思路無法執行。最終決定出售酒店業務,楊夫人選擇親自負責。
她的夫君曾言,或許隻能從鄉黨中尋覓人選。然而,哪位同鄉會平白無故相助楊家渡此難關?這涉及數億港幣的交易,縱使情誼再深也難以奏效。
她若向哪位好友求助,無異於引狼入室,必遭算計。
此次變故來得極為精準,恰逢楊老先生病重,楊家正處財務危局。
老夫人深知無人願為楊家承當風險。
“此事需謹慎考量。”楊老夫人難以決斷,儘力鎮定眾人情緒,
“我們的勁敵是李兆吉,其次是耀祖投資。若非合作夥伴,則為競爭對手。一方若發起並購,另一方定不會袖手旁觀。我們暫且靜觀其變,讓他們互相爭鬥,股價自會回漲。我們掌控近三成控股比例及董事會,他們難以輕易介入,無需太過憂慮。”
她獨自離席,欲返家與夫君商議。
然而,想到夫君病情,藍夫人內心愈發沉重。
楊家上下對未來充滿迷茫,現場氣氛沉寂,即便至親也無心交談,最終不歡而散。
……
次日開市後,因董事會未采取行動,美麗華酒店集團股價持續下滑。小股東恐慌拋售,反讓吳耀祖與李兆吉漁翁得利。
一周內,二人不斷購入股份,買盤激增促使股價回彈。
美麗華酒店股價再度接近四元,繼續持有恐抬高收購成本。
雙方默契減少買入,開始權衡是否正式對決。
恒基兆業總部內,李兆吉與德克對坐,桌上堆滿並購相關文件。
李兆吉取出耀祖投資資料,“這位年輕人著實不凡,中了馬會頭獎後便投身股市,發展迅猛!如今看來,他還想涉足房地產業。”
他微微一笑,隨即正色道:“對方已購入約15的股權,若真有意收購,早該發起要約,可如今遲遲未見動靜,莫非是在等我們先報價?”
“必定如此。”李兆吉的首席證券經理德克分析道:
“按當前美麗華酒店集團的市值六億三千萬計算,一旦啟動要約,他們投入的資金不得少於此數。這年輕人背景平平,也無強大靠山,實力較弱。”
“如果我們出價過高,他們可能會放棄爭奪,轉而拋售股份,從中獲利離開。”
“那麼,我們是否應順其心意行事?”李兆吉看似詢問,實則已有決斷。
“最好是依著他們的想法來。”德克翻開吳耀祖的資料,指著說道:
“這位吳耀祖雖涉足電影、漫畫及玩具行業,卻從未涉及酒店或地產領域。他介入美麗華集團,顯然是看中其中利益,意圖從我們這裡牟取好處。”
“我也有同感。”李兆吉摩挲著自己的大耳垂,“開始籌備工作,向美麗華集團董事會發出收購要約。”
“具體價格是多少?”
“美麗華酒店現股價為4.12元,我們提議4.3元,目標是取得該公司50的股權!”
對於美麗華酒店集團,李兆吉誌在必得。
這家酒店集團擁有多家地理位置優越的酒店,若改作商業地產開發,利潤將成倍增長。然而,楊家僅將其用於經營酒店,這在李兆吉眼中無疑是資源浪費。
李兆吉下定決心,率先發起要約。
收購要約需先提交證監會審查,再送達美麗華集團董事會,並公開於市場。
要約有效期為一個月,不可撤回但可調整內容。
若要約成功,李兆吉將完全掌控該公司;若失敗,則退回要約期內購入的所有股權。
楊老夫人獲知此事,並未召集緊急會議。
她始終待在太平山頂的私人宅邸內,在私人病房中與丈夫楊老先生交談。
楊老先生年近七旬,於抗戰勝利後遷居香江。
初至香江時,他開設金銀珠寶鐘表店積累財富,後創立美麗華酒店。期間,又在啟德機場、海洋公園等處開設餐廳。
近年來,因身體抱恙,在病發前,他將美麗華酒店業務擴展至鵬城蛇口、美國舊金山、紐約及夏威夷等地。一時之間,美麗華酒店股價攀升,巔峰時期市值超20億港幣。
然而股災突至,加之自身病痛,美麗華酒店集團股價暴跌,如今僅剩6億多港幣,跌幅達300。
聽聞妻子詳述美麗華集團被收購始末,楊老先生神情慈祥:“小恩,這兩年真是辛苦你了。若非你,這家庭早散了。”
楊夫人苦澀一笑:“有我沒我都一樣。”
臥床的楊先生搖頭歎息:“歲月不饒人,我的病怕是難愈。美麗華賣了吧,再不賣,二仔他們該鬨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