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除非是成龍這種已成名的人,否則很少有人敢打斷他說話。
就連元彪都有些懼怕這位大師兄。
“我的天,這太誇張了吧!十八歲,身家幾十億!真有這樣的事?”成龍驚訝得張大嘴巴。
“當然了。”洪金寶笑了笑,轉向林青霞:“碧姬應該和他關係不錯,想知道詳情,你可以直接問他。”
雖然嘴上這麼說,洪金寶心裡卻想:原來是為了攀上這層關係才急著解除婚約。唉,女人隻要貌美,確實容易成功!
林青霞注意到眾人投來的目光,鎮定地說:“是的,這個月阿祖確實收購了兩家上市公司,媒體稱他現在有十七億資產,而且才十八歲。”
“天啊!”成龍感歎,“太讓人嫉妒了,十八歲就有這麼多錢!是哪家豪門子弟吧?”
林青霞搖搖頭:“阿祖是白手起家的,自己掙來的。報紙上有詳細的報道,買一份看看就知道了。”
成龍徹底沉默了。
今年剛滿29歲,便已功成名就,擁有數千萬資產,成為頂級功夫明星。
這樣的成就,足以令人稱羨。
不曾想,世上高手如雲。吳耀祖年僅18歲,竟坐擁十幾億身家,實在讓人難以企及。
一直沉默的鐘楚虹此時插話道:
“關於吳耀祖發家的事,新聞報道得很詳儘。不過...碧姬,你和他之間的故事,卻鮮少被提及!若非今日偶遇,我們還不知道你竟與這位城中炙手可熱的人物相識。”
她笑著打趣:“看來碧姬的魅力無人能擋,吳耀祖明顯對你有意。”
經她這麼一說,眾人立刻領悟。
林清霞與這位年輕富豪似乎十分熟絡,像是相交已久。
這無疑是段特殊的關係。
頓時,大家心照不宣,紛紛猜測:難怪要解除婚約,原來是為了攀附富豪,擠入豪門。
林清霞急忙澄清:“其實才認識不到三個月。記得嗎?就是你們拍《五福星》殺青時,我正好去嘉和影城上班,在門口遇見他的。”
即便如此,眾人的好奇心並未消減。
角落裡的林正煐突然開口:
“碧姬提到的那件事,我也記得。那天確實見過那位富商。”
“哦?寶哥,請說說。”程龍興致勃勃地追問。
林正煐本名林根寶,熟悉他的人都喚他寶哥。
因拍戲時遭遇數次靈異事件,他改名為林正煐。
香港人篤信風水命理,連大企業彙豐銀行搬遷時都會請風水師指點。
那位師傅曾多次建議林根寶更改名字,最終確定為林正煐。
算命先生認為,“林根寶”這個名字與陰間關聯甚密,不利其發展。
於是強烈提議改名,經協商並參考生辰八字,取名“林正煐”,意寓正直英勇。
麵對眾人的疑惑目光,性格內向的林正煐顯得局促不安,尤其當提問者是程龍,且洪胖子也在場時,他更後悔說了那句話。
無奈之下,他隻得詳細講述那天的經過。
眾人興致勃勃地追問,程龍和洪胖子也不例外。
即便身為明星,他們也熱衷於八卦。
吳耀祖在包間見到邵一夫時,邵一夫已76歲高齡,出生於1907年。
儘管年邁,但他身體硬朗,據傳還能再活三十年,堪稱百歲老人。
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若無絕症,富豪們通常都能長壽。
後世諸多名人至九十多歲依然健朗,得益於醫學進步,富人壽命往往長於普通人。
兩人會麵未作客套,吳耀祖開門見山地說:
“邵爵士,我有意收購您的邵氏院線,請報價。”
如此直白令經驗豐富的邵一夫也愣住了。
原計劃是洽談院線合作,開拓日本市場,怎料一上來就要買下整個院線?
這不合常理!
邵一夫一時反應不過來,但吳耀祖思路清晰。
邵一夫深知,自己可能需要出售邵氏影業或院線。在另一個時空裡,邵氏電影於1985年停止生產,直到90年代才陸續拍攝了一些現代題材的作品。
這並非偶然。自80年代起,邵氏影業便開始迅速衰敗。然而,衰敗的跡象並不體現在每年生產的電影數量上。事實上,今年的產量激增,僅上半年就推出了17部新片。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局麵?原因是邵氏電影的上座率極低,許多作品上映沒幾天便被迫下映。同時,龐大的院線網絡需要持續放映電影,否則每日虧損嚴重。因此,邵氏不得不提高產量,以填補旗下影院的需求。
但這形成了惡性循環:電影質量下滑,導致觀影人數減少;觀眾減少,放映周期縮短;放映時間縮短,迫使更多電影被匆忙製作;為加快製作速度,投資必然削減,從而進一步降低質量。
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原本應相互支持的影業與院線,如今反而成了彼此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