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霓虹人的事,與我們有何關聯?”吳耀祖借安娜之口提問,心中卻暗自嘲笑。
在這殖民地,這位法國胖子竟然不學習外語,真是令人不解。
“吳先生,請恕我直言,在高盧,香江人與霓虹人並無差彆。《變形金剛》和《ufo機器人古蘭戴薩》同樣講述機器人故事。”
“儘管你設計的機器更具夢幻色彩,但高盧官員守護的是法律而非藝術。”
“並且,《哈利波特》的故事背景設在陰國,這會讓法蘭西人不滿。”
“如果你試圖用《變形金剛》或《哈利波特》向我國推銷,肯定會被拒絕。”法國商人語氣堅定。
“好吧,我聽取你的建議,說說你的解決方案。”在歐洲,吳耀祖缺乏發行渠道。
為了構建渠道及人脈,即便這兩部因趕工略顯粗糙的動畫,他對播放權的態度是能賣即賣,哪怕價格低些也願意成交。
待其在外引發轟動、取得成果後,在洽談續集合同時,便可提高要價。
“我能解決《變形金剛》在高盧播放的問題,但這會耗費我一大筆積蓄。”
“這筆錢需用於疏通關係。我聽說你昨日與美國人達成了獨家協議,以每集五萬美元的價格賣出第一部在美國市場的版權。”
“我希望你能給我五折優惠。”高盧人試圖讓吳耀祖降價。
“亨利先生,米國人隻買了《變形金剛》和《哈利波特》前二十集,後續我可能要漲價。”吳耀祖瞄準歐美市場,“五折不可能,至少六折。但像米國人那樣,下次再談,我依然會提價。”
米國實力雄厚,且已有成果,可定高價。而高盧資金有限,無法媲美米國。吳耀祖將前期減少的收益視為開拓歐洲市場的廣告投入。
“吳,聽說你製作了四十集動畫,共八十集。我打算全盤收購,按每集三萬美元結算。”法國人提出整體收購方案,“《變形金剛》和《哈利波特》比霓虹動畫更貼合歐美觀眾,我願意冒險一試。”
為這部作品,高盧人甚至抵押了房產。若《變形金剛》在高盧取得如《ufo機器人古蘭戴薩》般的成功,他可將播放權售予多國電視台,收益將極其可觀,足以保障餘生優渥生活。
吳耀祖當即拒絕:“四十集可賣三萬美金,八十集不行,太廉價了!”
“那每集三萬五,總價七折如何?”
“不行,最低八折。”
“好,成交!”
顯然,這是高盧人的心理價位。他敢於支付三百二十萬美元購買八十集動畫,表明他對《變形金剛》和《哈利波特》在高盧上映充滿信心。
此時輪到吳耀祖沉默,他詢問安娜的意見:
“安娜,你覺得我是否應與亨利先生簽約?”
八十集動畫賣出三百二十萬美元,按當前彙率接近三千萬港幣。
安娜難以置信,這兩部動畫簡直如同印鈔機。
歐美眾多國家,若全數出售,僅憑這兩部動畫,吳耀祖便能輕鬆獲利數億。
吳耀祖擁有讀心能力,清楚知曉安娜心中所想。
他並非真正征詢安娜的意見,隻是隨口一說。
“行!”吳耀祖拍板定案,儘管他認為售價偏低,但目前彆無他法。
畢竟在歐洲,這兩部動畫尚未打響知名度。
事實上,這兩部動畫實為吳耀祖布局未來事業的鋪墊。
平行時空裡,孩之寶在全球推廣《變形金剛》,先借這部動畫製造轟動與影響。
隨後玩具緊隨其後上市,這種營銷策略橫掃亞歐美,掀起“變形”熱潮,在全球百餘國連續播放十餘載,直至真人電影問世。
《哈利·波特》亦然,先是小說風靡全球,再有電影跟進。
吳耀祖現下先推出動畫,待時機成熟,再拍成電影,又可收割一波紅利。
這兩部作品均為頂級ip。
運營得當的話,每個ip至少可帶來百億美金收益。
當然,這需要持續經營幾十年。
孩之寶與迪士尼有渠道、有推廣力、有資金支持。
它們向各國電視台索取高額版權費,談判時遠比吳耀祖狠辣。
一個國家,它們能賣出十幾份播放權,首播收費,重播繼續收費,每播一次都計價,而吳耀祖則是直接一次性買斷。
隻是買斷了前四十集。
無奈,他缺乏迪士尼和孩之寶那樣的人脈與渠道,要在短期內打開局麵,隻能如此。
賺得少總比壓貨強。
交易順利完成。
吳耀祖讓安娜將高盧人送往霍建寧的辦公室簽署協議,自己則繞道去了財務室。
張敬業本是首席財務官,但他事務繁忙,吳耀祖的金融業務皆由他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