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龍放下筷子說道:“大師兄,香港現在的狀況你也知道,那些人仗勢欺人,連新一安都難辭其咎。就連乾爹和皺大亨也束手無策。”
這些年來,隨著港島電影市場回暖,一些香江的灰色勢力也嗅到了商機。從這一兩年開始,越來越多的非法組織利用各種手段迫使演員以極低的價格或無償為他們拍攝影片。製作成本僅需十幾萬到幾十萬的電影,上映後往往能輕鬆收獲幾百萬票房。若運氣好,票房還會大爆,實現十倍以上的回報,投入幾十萬就能賺取幾百萬乃至上千萬元。如此低風險高回報的行業,自然吸引了不少灰色勢力介入。
即便像程龍這樣的頂流明星,也不得不調整策略,計劃將新作轉移到國外取景拍攝。洪金保再次搖頭歎息。他深知,相比其他靠武術起家的明星,他們這些人已算幸運。畢竟他們不僅身手過硬,還擁有實力強勁的團隊支持,麵對某些非法組織時,甚至無需動用特殊手段即可自保。加之他們的名氣早已奠定,背後又有強大的資源庇護,一般情況下,這些組織不敢直接強迫他們參與拍攝。
然而,雖然不敢采取暴力威脅,但灰色勢力卻通過其他方式施加壓力,比如收取高額保護費。目前在港島拍電影,不僅要申請各類許可證,還需向形形色色的利益相關方支付保護費用。一部影片完成下來,這部分開支竟占總成本的十分之一以上,實在令人無奈。
他們即將開拍的新片名為《快餐車》。在另一個平行世界裡,這部作品選擇在鬥牛國完成攝製。實際上,最初的設想是在港島本地完成全部場景。其中涉及的海外情節屬於後期改編而成,早期劇本主要聚焦於本地故事。然而,當時很多演員都曾遭遇過類似情況,程龍也不例外。
嘉和老板鄒文槐為保護程龍,安排蔡瀾、程龍前往外地拍戲,不受地域限製。
巧合的是,導演洪金保也覺得香江取景地有限,且不少地方難以獲取拍攝許可,於是決定赴海外拍攝。
《快餐車》成為洪金保首部海外取景的作品,讓港島觀眾感受到濃厚的異國風情。
此時眾人討論的核心便是此事。
看到港島兩大武打明星對灰色勢力涉足娛樂圈均持無奈態度,同屬“七小福”的元彪忍不住憤慨:
“那幫欺軟怕硬的東西,隻知欺負老實人!若真無所畏懼,為何不去找那些財大氣粗者?何必針對我們這些靠拍戲謀生之人?”
身為知名武打明星的元彪同樣受脅迫,但他因“七小福”團結一致,且背後有嘉和支撐,尚能抗衡。
洪金保聽聞“大亨”之事頓時興奮起來:“港島最富的大亨投資電影,票房竟達1800萬!短短七日便有此成績,簡直匪夷所思!”
元彪試探性問:“大師兄說的是《無雙》吧?”
洪金保點頭,夾起一塊牛肉:“沒錯。報紙都在熱議。這位大亨不僅商業頭腦出眾,拍電影亦十分成功。在美國創下十億票房,在港島這部電影票房即將突破2000萬,令我咋舌。”
元彪猶豫道:“真有這般厲害?該不會其他大亨幫忙刷票吧?”
他暗指可能存在造假行為,但因“唱片事件”中吳耀祖唱片未獲外國支持卻熱銷一事,他不敢直言。
程龍在一旁否認:“我已向雷蒙叔及義父求證,應非造假。我自己也去影院看過,確實出色。”
“你也看過《無雙》?”洪金保咽下牛肉後追問,“真的很棒?能否借鑒一二?聽說裡頭有不少精彩打鬥場景。”
程龍再次搖頭。
“動作設計方麵還算滿意,雖令人眼前一亮,但有了這樣的先例,我們也能學習並超越,打造出更精彩的打鬥場麵。”
“這部電影的劇情與畫麵讓我難以言表,總覺得它格外出彩,似乎整個港島,也隻有他能拍得如此出色。”
“竟有這般水準?”
洪金保低聲說道,接著自言自語:“看來我得親自去看看才行。”
《無雙》上映即掀起熱潮,其實很多人對此早有預期。
並非因為主演多麼卓越,而是這部電影的宣傳攻勢強勁,噱頭十足。“港島首富首部電影”、“可流通的偽鈔機”、“跨國演員陣容”、“好萊塢新銳導演華語處女作”、“港島最大影院開業首映”等一係列概念,加上吳耀祖作為港島頂級網紅的巨大號召力,讓業內人士從一開始就認定此片票房定會亮眼。
事實證明,這部電影的表現果然不負眾望。
上映十日,票房突破兩千萬港元,刷新了港島影史記錄。
不少導演和製片人紛紛前往影院觀摩這部現象級作品。
在尖沙咀西九街136號的一家完美電影院內,程龍正與成家班享用火鍋。
此時,新一城三巨頭——光頭麥佳、石田以及黃百明,剛卸下偽裝的妝容、假發和墨鏡,從觀看的最後一場《無雙》中走出。
“拍攝得太精彩了!這種鏡頭運用技巧,恐怕隻有少數好萊塢頂尖導演才能做到。”
麥佳是港島知名的學院派導演,對鏡頭語言極為敏感。他曾留學美國,研習工業電影,並在美國擔任過副導演。
相較於其他兩位本土出生的朋友,麥佳看待電影的視角更為開闊,也更具全局性。
石田同樣對麥佳的觀點表示認可:“確實令人驚歎。看似普通,卻流暢至極,讓人印象深刻!”
而黃百明觀察事物的方式則與眾不同。
“我們可以直接借鑒這部電影的情節,重新打造一部新的作品!”這位電影奇才早已構思出百餘種改編和模仿《無雙》的方法。
“能做到這種水準嗎?”石田半信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