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軍以黃鶴城為出發點,分兩路前進,我們正麵麵對的是其中一個師的兵力。這兩個師是分彆出動,但是距離不很遠,他們的做法是一樣的,都是前後相連,一旦發現我軍動靜,就立刻首尾相應,前後或左右夾擊,有需要,另一路軍就可以隨時過來,進行直接配合作戰。”
“嗯,看來進軍很快,距離後方不遠,而且隊形密集,很難各個殲滅。”
“是啊,這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訓,”
“廣朋,你怎麼看?”
“我的看法可是班門弄斧,就是大略說一下,彆笑話就行。”
“你說。”
“大方向上,不能讓官軍進入根據地,這是第一條。”
“我也讚成。可是,必要時也可以讓他們進入一部分,好借助民眾的力量。”
“第二,是各個擊破,打擊最強的一個敵人,讓他們知難而退的時候,然後追擊殲滅弱敵,保住根據地。”
”這一點我不讚成,應該先打弱敵,然後打強敵,積小勝為大勝。”
“第三,動員根據地的民眾出發運輸繳獲的物資,不可以再就地銷毀或者丟棄,因為就連一粒糧食都是寶貴的,也是戰士們拿生命換來的。”
廣朋不與餘副軍長爭論,而是直接說出自己的觀點。
“嗯,我考慮一下吧,然後與鐘聲聊一下。如果他和你聊的話,你也堅持這個觀點嗎?”
“那當然,組織不是允許表達個人意見嗎?”
餘副軍長離開後,廣朋感到一絲憂慮。
如此頻繁的更換指揮官,雖然顯示了對三角地帶的重視程度,可是前任後任的觀念不可能一樣,現在讓他們都在一起工作,不可能沒有衝突,那樣一來,問題就大了。
而且,上麵派來的這些人都是文化知識深厚但沒有軍事經驗的書生,例如小錢他們,雖然非常忠誠自己的信仰,但是,也要有駕馭大局的本領才行啊,後來的這幾位最多也就是團長級彆,而且經驗明顯不足。
堪憂!
他把剛才地圖上的地形,在心中過了一遍又一遍,一下子發現了一個很好的方向點,那就是誘敵深入,而且不傷害根據地的位置。
他在地上劃著地形,逐步形成了一個戰役謀劃。
他讓孫培德把自己的計劃寫成書麵文字送給隊長,而後由隊長轉交給來餘副軍長。
他看了這個方案後,非常高興,因為他發現廣朋終於可以寫作戰方案了,這就意味著他在軍中有了一個強有力的助手。
很快,這個方案獲得了認可,但是裡麵加上了外線部隊也要準備及時過來支援的內容。
他派人喊廣朋過來,把計劃的基本內容與廣朋聊了一下。
“因為你是這一次作戰中,誘敵深入的主要力量,是直接麵對著敵人強大壓力的,你可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也要做好部下的工作,不要情緒化。”
“戰士的情緒我清楚,那就是打了勝仗以後有點驕傲,隻想與敵人馬上來一場硬碰硬,不想迂回機動,這個道理大家會理解的。畢竟都是為了家鄉,為了老百姓生活的更好。放心就行。”
“還有其他要求嗎?”
“那就是子彈要及時補足,畢竟是運動作戰,帶多了不行,帶少了沒用。”
“那怎麼辦,要知道你們的作戰區域很大,具體哪個補給地點是無法確定的。”
廣朋看到牆上麵掛著的地圖,走過去指著其中兩個點說:
“一個是二姑娘墩,一個是四姑娘墩,就在這兩個地方中間的………”
“是三姑娘墩,是不是啊?”餘副軍長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