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朋撿起掉在地上的書給了她,然後並排躺在床上,非常欣賞的看妻子在用心看書的姿態。
三國演義,是廣朋最喜歡的書之一,在先生家的時候就已經看了很多遍,故事情節甚至可以倒背如流。
妻子看到的正是鐘會鄧艾滅蜀那一段,她把腳放到廣朋的身上,說道:
“看著裡麵,鐘會選擇的地方和咱們這裡的地形差不多。”
“不是那樣的,他們是兵分三路,鐘會隻是其中的一路,而且主要的戰場也不在外麵這裡,在嘉江以西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麼多,怎麼還跑到嘉江以西去了?”一邊說,一邊靠廣朋更近了一些,也把書放到床頭上,打了一個折頁,說,“不看了,你就講講這些故事吧。”
“這些東西,怕是你也記不住吧。”
“聽了就記住,多累,聽你說話就是了。”
“魏軍分成三路進軍,西路是鄧艾,主攻屯田的薑維部隊,中路是諸葛緒,負責抄薑維的後路,東路就是鐘會,主攻漢中諸城。”
“我知道鄧艾,老是艾艾艾的,口吃結巴很有名的。”
“結巴那是外在的東西,不能強求每個人都漂漂亮亮的吧?”
“不喜歡那一種的,接著說吧。”
“薑維不簡單,他和鄧艾交戰以後,又打敗了想抄他後路的諸葛緒,直奔東路抵擋魏軍主力的鐘會。”
“諸葛亮很會用人,選了薑維,還識破了魏延的反骨,挺厲害的。”
“薑維是投降過來的,諸葛亮敢於用不是自己嫡係的人,很不簡單,胸懷廣闊。”
“所以,諸葛亮才了不起。那麼魏延呢,那可是一個壞人吧。”
“魏延不是什麼壞人,隻是見解和諸葛亮不一樣,如果讓他主攻魏國的話,也許早就結束三國紛爭了。”
“可是諸葛亮把他殺了,諸葛亮殺的都是壞人。我們蜀郡的人,頭上總是紮白毛巾,就是為他戴孝的呢。”
“不是那麼回事,你是看小說太多了。”
“不和你爭論,接著講故事吧。”
“鐘會大軍在占領大部分據點後,進軍到了劍門關外時,被回援的薑維帶兵阻攔住了進軍步伐,雙方死拚硬打,僵持不下。”
“我小時候去過劍門關,跟我爹去賣稻穀的好遠啊,回來的時候在嘉江落水,雖然救了出來,可是水太涼,他落下重病,幾個月就去世了。”
“又惹你傷心了,咱不說了吧。”廣朋擦擦老婆的眼角,想起了賈氏和娘在自己重傷以後的傷心表現。
“接著說吧,我喜歡聽真實的東西,不喜歡那些瞎編了。你說,薑維要是和魏延聯手,是不是就可以打敗魏國啊?”
這個見解很新鮮,可是善良的小李哪裡知道人心的險惡啊?
“你想的很好,可是魏延是老將,與年輕的薑維搞不到一起的,所以,不團結導致了蜀國滅亡嘛。這一點,不如曹操敢用人會用人。”
“魏延那幾句誰敢殺我誰敢殺我,說明這人很狂的,該殺。”
“做人需要有寬容心,要低調,太狂是不行的。魏延很有本事,可是吃虧在他也是不會團結人。”
“不提他了,接著說。”
“看到鐘會和薑維打的不可開交,根本突破不了劍門關,就采用了以迂為直的謀略。”
“什麼叫以迂為直?”
“迂,就是迂回,繞一下。也就是不麵對麵死拚,而是從一邊繞過去抄他後路。”
“多麻煩,繞著走不累死啊?”
“如果你出門把家裡鑰匙丟到家裡,回來後是找人拆大門,還是繞一下找梯子爬牆進來拿鑰匙呢?”
“那還用說嗎,當然是爬牆進來啊……對,看起來繞遠路其實還是走近路了吧?”
“對啊,鄧艾看鐘會和薑維在劍門關下拚的你死我活的,就沒有再去湊熱鬨,而是繞著走了,走了你的爬牆路線,不過,是爬山。”
“彆提我爬牆了,我都忘記好幾回帶鑰匙了,也爬了一次牆的。”
“鄧艾親自率領一部分精銳部隊繞道陰平,越過700餘裡荒無人煙的地區,爬上大山,裹進牛皮氈裡頭滾下山,一下子拿下了劍門關後麵的江油,把蜀國腹地的腹地綿竹占領了,打敗諸葛瞻、直接進逼成都。後主劉禪看到鄧艾兵臨城下,就獻印投降了。”
“滅亡的也是太快,再後來就是樂不思蜀了吧?”
“對啊,蜀國後方沒有大將,所以才讓出奇兵的結巴鄧艾成名,根本原因,就是蜀國沒有人才了,而且做不好團結啊。”
“也是,如果老將新將團結的話,而且劍門關的後麵也有足夠軍隊保護,哪裡可能亡國啊!?”
喜歡沉默的戰神請大家收藏:()沉默的戰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