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司令可以補充一下高招,我們學著點。”
“已經開喝堯王山茶葉了,要想留下我帶來的全部茶葉,就要繼續看你們的,聽你們的。”廣朋道。
“好吧,我看圍困要繼續紮緊。”寇師長說。
“周圍村莊已經全部被占領,子弟兵團在裡麵熬粥做飯,應該加強攻勢作戰。”郝執委道。
“已經圍到了城牆邊,還怎麼攻啊?言司令不允許強攻的。”
“連續打槍打炮,他們就會崩潰。”郝執委基於廣朋不許強攻的指示,道。
“那不還是進攻嘛?”
“我看,可以選擇老百姓基本出城後進行集中突破,造成猛攻的架勢,把他們嚇出來。”
“這倒是好辦法,我看兩天後就可以這麼辦,以猛烈的炮火襲擊城內,然後作出真要進攻的架勢,把他們嚇出來。”
“還要集中力量,集中火力,聲勢越大越好,讓敵人徹底崩潰。”
“現在需要提防的的,是碗底那邊的鮑原會不會傾儘所有力量救援達城,那麼對於我們的圍困部隊會形成很大壓力。”
“他們在首先和鬼子合作,之後又與三省軍合作都徹底失敗,而且一次比一次敗得慘的情況下,恐怕不會出擊,而且也沒有多少兵力了吧?”
“對,兩邊同時槍炮齊鳴,讓他們摸不清底細,達城敵人也就順理成章的自行突圍了吧?”
“好,就這樣,我們就這麼辦。”
“言司令,你看怎麼樣,對達城和碗底同時展開猛烈攻擊,逼迫達城敵人走出來,怎麼樣?”
“可以,但是稍微修改一下。”
“好啊,同意我們就的戰法就行。”
“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槍炮隨便亂放,以後還有鬼子需要對付呢。隻需要集中力量於碗底就可以了,達城方向放鬆一下圍困,也就是給他們一點希望,他們才會跑出來。”
“對啊,言司令考慮周全。可是外圍的兵力不足,打下碗底有困難。”
“不用打下碗底,就是槍打的密集一些就行,聲勢夠大就行,炮彈就省點吧。”
“俘虜怎麼安置?”
“達城外麵的村莊不是早就已經生火做飯了嗎,又是一串串的,先送過去喝飽小米粥,然後送到鋸齒山教育參軍就是了。”
“明白了,伏兵也在村子裡麵,敵人出來就捉。”
“對,捉螃蟹。”
“看來,你們很有眼光,我帶來的堯王山茶葉要全部給你們留下了。”
“言司令,要不這一次一並把碗底打下來吧?也為東倭鬼子除去一根胳膊,一條腿,為萊東老百姓除去這一大害。現在,萬事俱備,你可以下決心了吧?”
說完,他們一起看著廣朋,等待他做出最後決定。
“你看,我們部隊連續半年作戰,已經極度疲勞,而且又是一次攻城惡戰,支援前線的老百姓也是需要休養生息吧?”
“不要緊,速戰速決是可以的。”
“第二,碗底是鮑原經營多年的老巢,工事堅固,也是萊東地區的中心所在,一旦強攻不下,必然打成消耗戰,毫無意義,而且東倭鬼子會全力救援,我們的人員裝備都不足以應對兩方麵的夾擊。你們說是不是這樣子?”
“戰士們和老百姓都會支持的。”
“肯定支持,但是不能讓他們受到戰火傷害,而是想方設法保留好。我們剛剛打通東麵西麵根據地的聯係,現在當務之急是恢複元氣,保留鬥誌。”
“哎呀呀,不是言司令主持大局,現在還在和他們在桌上浪費時間談判呢。這個說法對,剛剛恢複元氣,不能一次扔光。”
“對啊,可不能孤注一擲,而是要有遠見。”
“就這樣吧,讓參謀作出方案,趕緊執行吧,就這幾天時間,趕緊落實就是。”
三天後黎明時分,天氣晴好,廣朋指揮的萊東地區主力突然對碗底展開了圍攻,一片激烈的槍聲響徹雲霄,城內的鮑原連夜起床,命令開炮還擊,來應對猛烈的進攻。
我軍把剩餘的炸藥,以坑道的方式接送到了碗底的城門附近,幾聲猛烈的爆炸聲驚天動地,黑煙騰起,鮑原確認是兵臨城下。
他立即打電報給附近的東倭鬼子,請求立即支援,可是,最近的據點也有三十裡地,而且還要穿越山間小路,以及地方武裝的襲擾,沒有兩天時間根本無法到達。
一時間,一如廣朋的安排,碗底方向戰場形成了僵局。
達城方向就形成了一個全新戰場,幾聲槍響之後,又聽到碗底方向傳來的猛烈槍炮聲,已經完全失去了與外界聯係的敵軍,認定萊東地區的集團軍主力已經全部調到了碗底方向,於是下令突圍!
“你看,他們開始從城裡出來了!”警衛員對廣朋道。
“很聽話的。”廣朋舉著望遠鏡觀察,也已經發現了這個事情。
“四麵全是敵人啊,怎麼一起出動,不是走一個城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