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朋對老方丈的事情所知不多,大部分還是師傅石妙興講述的,聽宮先生講述,倒也是非常高興。
“我一直在家經商,時而在家時而出門行商,師兄在家務農,反而更有時間習武,學會了師傅的十八般武藝,成為了師傅最得意弟子。事師父如親生父親所以師父最拿手的飛鏢絕技也傳給了他。”
廣朋想起老方丈,一直是顫顫巍巍樣子,好像弱不禁風,想不到卻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這可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當年,百濟國內事變,東倭從海上侵入百濟,與駐守百濟的朝廷部隊激戰,朝廷部隊戰敗,東倭軍殘酷殺戮當地百姓,他們的難民不得已乘船渡海逃到了萊東,在各家各戶居住,師兄家裡收攏了兩戶來自百濟的那是難民,從他們口中得知了東倭軍的暴行,於是與師父和家人商量後,毅然加入了朝廷的海軍部隊,負責守護海邊炮台。”
“奧,方丈民族大義,可親可敬!”廣朋讚揚道。
“這時候,我也在燕京進入朝廷內府,而且又與同在宮內的九宮掌有了交往,一心想要武術救國救民,我們書信相通,都是一腔熱血啊。”
“老方丈的家人現在在哪?”廣朋突然問道。
“慢慢來,會告訴你的。東倭軍占領了百濟國,繼續在海上不斷進攻我軍。可惜了朝廷那些人,空有武力在手,根本就是把武裝作為了爭權奪利的工具無心抗擊東倭軍,一心內鬥,導致他們直接進攻東華省,直接進攻丁公島的海軍艦隊。”
“師叔喝茶。”這一段曆史,廣朋多次聽不先生師傅講述過,但是卻不清楚與老方丈的關係。
“師兄在炮台遭到東倭軍圍攻,可是近在咫尺的艦隊竟然袖手旁觀,放任炮台陷落。師兄以火槍與大刀與東倭軍竭力拚殺,最後在全軍覆沒的情況下,為防止炮台大炮被東倭軍奪取,進而威脅到丁公島海軍艦隻,親手炸毀兩門大炮,遭到成群的東倭軍圍攻,身負重傷,被一直暗地協助他們的茂林寺遊方僧所救,這才到了茂林寺,後來又成為方丈。”
“謝謝師叔講述。”廣朋為剛宮先生斟上茶水。
“剛才你問及師兄的家人,現在可以告訴你了。炮台失守與丁公島淪陷後,東倭軍進入萊東內地,瘋狂報複群眾。他們不知道怎麼打聽到了師兄的家鄉所在,一支部隊半夜過來搜查他的下落,村裡的狗叫喚醒了全村人,人們紛紛逃難,但是他們已經包圍了全村,全村人與東倭軍奮力廝殺,打死了二十幾個東倭鬼子。但是畢竟武器不如人,也沒有懂軍事的人指揮,最後除了三十幾人僥幸逃脫外,包括師兄家人,和逃難的百濟人,全部死難,房子、莊稼也被悉數燒毀。現在,隻有一座萬忠墓猶在,裡麵埋葬的就是全村的死難者,也包括了師兄的家人在內。”
“老方丈知道這事嗎?”
“他當時與以後很長時間不知道,因為師父也在那一年病故,無人告訴他事情的真相,就是知道家裡情況,彆人也不知道他的下落。隻有我一個人知道他的藏身地。直到後來皇帝沒了以後,我回到家鄉一段時間後,才知道家裡這事,就寫信告訴了他,他以後也就不再提及此事,而是潛心禮佛,報答茂林寺的救命之恩了。”
“老方丈潛心禮佛,武功其實一直深藏不露。”廣朋道。
“那麼,你是怎麼得到這枚飛鏢的呢?”
廣朋這才把茂林寺組建自衛團,與比武情況,以及老方丈親自以飛鏢出手,過後以飛鏢相贈的過程說了一遍,宮先生頻頻點頭:
“這才是他的性格。按照常規,他應該還有奠基相贈才符合天馬門規矩?”
廣朋這才明白,老方丈圓寂之後交由自己保管典籍,是師門規矩,意義深遠啊。
“有的,隻是現在保存在老家老屋,無法取出。”
“那麼,你就是師兄指定的天馬門的繼承人與掌門人了。因為,這枚飛鏢是天馬門代代傳承,典籍也是規矩所在。恭喜你,受我一拜,天馬門後繼有人,再次興旺發達,指日可待!”宮先生在座位上竟然馬上鞠躬!
事出突然,廣朋始料未及,阻攔卻也不及,隻好接受了這個禮節。
“掌門人,我後來學了九宮i門不少東西,現在他們還在前來的路上,我演示給你看,也許可以對你有益。”
宮先生來到後麵的空地上,為廣朋演示了九宮門的武功,尤其是密傳的功法。廣朋也演示了大鵬展翅、七星步、穿林刀等。
“精湛正宗,難怪剛才那個小朋友在你舉手之間就後退三步呢,你可是真正的是天馬門加上茂林寺功夫,相信你也看清了九宮門的功法,可以讓部隊如虎添翼,更快的驅逐洋夷!”
其實,廣朋在當年比武中就見識過外麵房頭用過的九宮門,隻是與宮先生講解的差遠了,尤其是心法上,那是天壤之彆,與天罡步、七星步都有相似之處,隻是九宮門卻更加柔軟,可以巧妙化解對方於無形,而不是天罡步與七星步那樣的剛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看到了吧,打人於無形,而不是以剛止剛,這也是我在天馬門之外又加練九宮門的原因,而且又結合了至柔的太極門的精華。現在,你是司令,固然有實力與敵人以剛製剛,但是如果能夠化解敵人攻勢於無形之中,是不是更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