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那就謝謝你,正月十六見。”
郝執委帶人留住在了村裡,與縣長一起準備參軍的報名與驗收資格。
分手告彆,龍營長與廣朋一起騎馬回到指揮部,已經是半夜時分。
“漢禹長老,厲害啊,皇上的保鏢不過如此。”
“他七十多歲了,我才接近四十來歲,能比嗎?”
“我可是看出來了,好幾次都是你給他留著麵子呢。你說為啥?”
“要不,你和宮先生比一下吧?正月十六就過來的。”
“那可不敢。隻是,他那些弟子們能多給我幾個嗎?我看,強將手下無弱兵。”
“也行,把你調離現在的特彆團,放棄護送任務才行。”
“還是暫時不用,節後應該馬上就有任務的。”
回到司令部,一夜無話。
批閱文件,查看來自方方麵麵的情報資料,召集了東海區的縣長們過來,大家一起商討和準備即將全麵展開的東海區的局部進攻。
“局部反攻是可行的,但是還是老話,那就是保證群眾的安全。在這個前提下,大家各抒己見,儘情發表看法。”廣朋做了開場白。
“我們是不是看一下朐山總部的意見?”有縣長問。
“總部文件已經下發,你怎麼學的精神,說說看。”廣朋回懟。
“裡麵沒有提到局部反攻啊。”
“對啊,還沒有提到你所在縣的工作吧?”智參謀長毫不客氣的質問他。
“好啊,那麼你就說說你今年怎麼打算的吧。”寇副司令也敢不滿意這種沒有自己思維一心等待執行命令的領導乾部。
“我們困難很大,縣裡有東倭軍和二鬼子把守的炮樓三十多個,隻能儘量保證炮樓裡麵的敵人不出來禍害老百姓,反攻是很難的。”
智參謀長剛剛要站起來反駁,廣朋跟上一句:
“你們怎麼保證了炮樓裡麵的敵人不出來禍害群眾,說說看,也許你們的辦法,可以讓大家一起借鑒一下。”
聽到廣朋的話,他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一五一十的說了起來。
大家也就仔細的聽著他的講述,廣朋也慢慢的聽出來了一些可取之處。
““很好嘛,大家覺得怎麼樣?”
“有一些很好的辦法,但也不是完全可取。”
“說說看。”
“用地雷困住敵人是非常好可是僅僅單獨的圍困也不是辦法,還要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抵禦周邊敵人對他這些據點的物資補充,太波動,”
“對啊,我也覺得是這樣,占用了太多的資源,影響了其他工作,例如糧食生產和做買賣。”
“我問一下,這些炮樓中有幾個是冬季清剿之前的,還有幾個是清剿之後的,能說的上來嗎?”
“這個清楚,清剿之前有七個,其餘的都是清剿以後,鬼子兵和二鬼子們在重要道路旁邊剛剛搞起來的。”
“你看,裡麵有幾個是東倭鬼子把守,有幾個是百濟的假鬼子把守,他們是不是經常調崗啊?都是什麼時間調崗,又是多長時間一次,進進出出的都是一些什麼物資,我們的隊伍在他們的調崗過程中做了一些什麼工作,有沒有具體收獲,你能掌握得住嗎?”
廣朋一連串的問題,把他問住了,這些問題他是真的搞不清楚,因為他的主要力量,就是用在了防範敵人進村騷擾群眾上,而不是在這些事情上麵。
“既然回答不上來,那麼,今天趕緊回去,或者打電話回去詢問也行,把情況搞清楚再來參會,怎麼樣?”
“可是,……”
“沒有彆的意思,是摸清楚情況以後,讓大家一起幫助想辦法解決問題,不是撤你的職,也不是不相信你。”智參謀長道。
“對啊,你還是有功的嘛。東倭軍的猛烈清剿,你的縣裡沒有一位群眾蒙難,這說明你還是非常務實的。不要有負擔。”廣朋解釋道。
“是這樣啊。謝謝言司令,好的,我馬上打電話詢問一下,”真要請大家一起幫助我打開局麵,絕不能拖局部反攻的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