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可以動用宣隊長他們的隊伍,隻是在行動之前,你們必須向司令部發電報說一下,也好權衡其他人員的配合,不要單打獨鬥。”
“好啊,這一下我們綠樹縣根據地的生意就會更好,將來取代台城也是指日可待了。”
“可以作為一個目標確定,去努力。”
“我們獨立團的發展就會更快更好向著言司令的目標前進加快了一步。”剛剛下達完掛弦命令的團長走進來就聽到了這個好消息,雖然還是一身雪花,心裡卻是非常的高興。
“非常正確。不過你還有彆的事情,一會兒我們單獨說。”
廣朋想到的是發展經濟,萊東群眾集體富裕,加大軍隊發展的力度,作為毗鄰濱城最近的海上地區,廣朋對獨立團卻有更為深遠的考慮。
廣朋讓電台問一下宣隊長,現在到達什麼地方,然後在等待回電的檔口,與寇副司令一起,帶著縣長和獨立團團長單獨到了另一個房間聊了起來。
“你們有沒有去過濱城?”剛剛坐下,廣朋馬上發問。
他們不明白廣朋的意思,麵麵相覷,不知道怎麼回答。
“你說。”廣朋馬上對團長說。
“去過,不過那是事變之前。”團長馬上站起來回答。
“去過就是去過,不管什麼時候。”廣朋跟上一句。
“要是這麼說的話,萊東百分之九十的男人都去過濱城,有的還是舉家一起前往的,隻不過大部分都回來來往,小部分在那裡定居。”聽到廣朋的話,縣長放下心來,道。
“在哪裡怎麼樣,討生活難嗎?”廣朋問。
“要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就看運氣了。”
“怎麼理解?”
“難處在於那邊是冰天雪地,一年隻能種一季莊稼,好處在於三省地區的土地真肥,種上一季的莊稼保證全家一年都吃飽沒有問題。”
“你們都是去做什麼工作的?”廣朋對三省地區一直興味盎然,現在一下子有了了解情況的,就更加感興趣了。
他要了解這個導致九州群眾陷入深重災難,現在由東倭軍獨占地區的一切。
“我~~”兩個人搶著說話,“還是你先說吧,”縣長讓給了團長,自己去給廣朋倒茶去了,順便看一下宣隊長回電報的情況。
“我做的工作可多了,前前後後乾了十年,每一年都沒有重複的工作,伐木、淘金、種莊稼、挖參、找山貨、種大煙、修鐵路、下海捕魚、打獵,等等,隻要能想到的,幾乎都乾過。”
廣朋聽到他連種大煙的工作都說了出來,一下子喜歡上了他:
“那麼,怎麼回到萊東的呢?為什麼要回來?”
“事變以後,我跟著隊伍上打過東倭鬼子,結果被他們趕到深山老林裡,彈儘糧絕以後,選擇各自出走,我就借機裝成收山貨的,混過了東倭鬼子的檢查,帶上山貨從土河縣回到萊東了。”
廣朋站起來看著地圖,很快在海對麵找到了土河縣,用手比了比,道:
“不遠,也就二百多裡地不到三百裡吧,沒有風的話即使風帆船,在海上走一天就可以回來的。為什麼不到濱城坐船呢?”
“濱城距離遠一些,這是一個原因,再一個,就是濱城坐船是到台城上岸,台城距離這裡還有差不多一百裡地,要多花不少錢。再就是,我也是在三省打了東倭軍的,萬一讓他們抓住的話,還能活命嗎?”
“土河縣有港口嗎?”
“有啊,就是漁港,和我們現在這樣的地方差不多,綠樹縣的人們大部分都是專門到土河縣坐船來來去去,尤其是做買賣的。”
“海上就是這個好處,四處四通八達,難怪東倭鬼子在海上可以橫行霸道。”
“所以,有經驗的船老大就可以做到在海上任我行,那一些年輕點的就隻能按照老一輩海圖走了。”
縣長進來了,對廣朋道:
“已經快了,還有五十多裡地,大約需要兩個來小時,讓我們做好飯。”
“奧,五十來裡裡地也就等於25海裡,按照目前的天氣情況看,大約還需一個半小時吧?讓食堂馬上備飯,房子裡點好爐子燒的暖和和的。”廣朋馬上做出了糾正,而且迅速做了安排。
二人對視了一眼,好像對言司令如此快速的反應極為奇怪。
“言司令,他們下船以後不能馬上進暖和屋,得用雪猛搓一下,搓紅以後才能進暖和屋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