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公說的哪裡話!”薑齊連忙停下手中的動作,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耐心解釋道,“本是遊學至此,如今也駐腳了個把月時日,還有其他地方要走動,實在是不能再多做打擾。”
“可惜啊!我兒福薄,恨不能長隨左右,日夜聆聽教誨!”史太公聽聞薑齊確實有事要離開,不禁歎息一聲,眼中滿是遺憾。不過,他很快又熱情地說道:“那小郎君莫要急切,不差一兩日,待小老兒安排酒宴,吃的暢快了再趕路不遲!”
“已經叨擾許久,哪裡還能麻煩太公?”薑齊擺手拒絕道,“實在是不得耽誤。”
史太公見薑齊去意已決,也不好再勉強。他轉身吩咐管家,趕忙去庫房取來百兩銀子,硬是塞進薑齊的包袱裡,語重心長地說:“窮家富路,小郎君是個精細人,但出門在外,千萬不可委屈了自己。再說,人拜先生還要送上束修,小老兒雖然沒什麼學問,可這道理還是懂的。小郎君費心教了我兒許多道理,這銀錢雖俗,卻能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還望小郎君務必收下!”
薑齊推脫不得,隻得收下,又從一旁書囊中取出一冊《春秋》,交於史老太公,“小可身無長物,唯有平日所讀《春秋》一冊,其中多有注釋,可便史家兄弟自學,太公可以轉交於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等薑齊送走了史老太公,又前往王進住處。
王進將薑齊迎進房內,與老母親見過禮後,三人圍坐在一起。薑齊關切地問道:“老太太身體可好些了?”
“已然安好了,隻是之前醫者又來,說是還需補些元氣,幸好這史家存著些人參大藥,可以借用。”王進回答道,接著話鋒一轉,“賢弟可是要走了?”
“正是。小弟見了哥哥所寫的那些好漢,心中急切,恨不得立刻登門拜訪。所以哥哥此去延安府,兄弟就不再相送了。隻是有一句話,哥哥若在延安府待得不如意,還請記得小弟在鄆城梁山,梁山的大門永遠為哥哥敞開!”薑齊言辭懇切,目光中滿是真誠。
“有小郎君這話,我兒無後顧之憂了!”老太太笑道,“我兒是個迂腐之人,不知變通,若是真有走投無路之時,小郎君萬望收留於他,便是做個守門牽馬的小卒,也是我兒命數!”
“老太太這是哪裡的話?莫不是要打我臉麵?”薑齊急忙說道,“自家哥哥來投,我豈會虧待?必定會妥善安排!”
三人又說了許多告彆的話語,薑齊執意留下五百貫錢引,不顧王進母子倆的再三推辭,這才起身離開。
次日一早,天色微亮,薑齊三人便打點好行囊,牽著馬匹,來到史家莊門口。他們對著莊門深深作揖,然後翻身上馬,往西而去。
行了十多裡路,薑齊遠遠便瞧見路邊站著三人,正是少華山的朱武、陳達和楊春。
朱武見薑齊等人到來,快步上前,略帶埋怨地說道:“小郎君何苦走得這般匆忙!我等還未儘地主之誼,小郎君便要不告而彆?”
“咱們自家兄弟,何須這般客套!”薑齊笑著下馬,走上前去,“左右不過一月時間,到時咱們在梁山相見,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豈不比在這路邊喝風吃土來得爽快?”
“小郎君所言極是。”朱武見留不住薑齊,便不再多言,轉而說起正事,“那日聽了郎君吩咐,我遣人去華山招募人手。去除那些不可取的,又有近千把人願意一路跟隨,不知郎君可否應下?”
“當然應下!”薑齊毫不猶豫地回答道,“這三秦之地的漢子,越多越好。你招來一千不嫌少,招來三千我也不嫌多!若是梁山容納不下,小可自然還有彆的地方安排。眼下這個時節,人才是最為重要的!”
朱武點了點頭,接著又麵露憂慮地說:“隻是舟楫不足。”
薑齊微微皺眉,沉吟片刻後問道:“朱軍師可有主意?”
“小郎君可知蒲東?”朱武說道,“之前那裡舟楫眾多,後來黃河改道,那裡的舟船便荒廢了。若是能將它們買下來,我們便可順著昕水河至汾河,再由汾河進入黃河。”
“如此一來,便又得多等些時日了!”薑齊思索片刻後說道,“你務必看顧好咱們的人,千萬不要生出是非。可讓那五十人擔任隊正,一隊百餘人,先行出發。待購船之事辦妥,再陸續啟程,免得人數太多,驚動了黃河兩岸的州府!”
在晨光之下,薑齊與朱武等人又詳細商討了一番後續事宜。隨後,薑齊翻身上馬,朝著蒲東方向而去。
喜歡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請大家收藏:()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