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崖山上,蓬萊閣靜靜矗立,其曆史源遠流長。
最早可追溯至唐朝貞觀年間,時光悠悠流轉,到了宋仁宗嘉佑六年,登州知州朱處約將龍王廟遷至丹崖山山巔西側,而後在那舊址之上,精心修築起了如今的蓬萊閣。
這蓬萊閣,乃雙層木結構的精巧建築,高達十五米。重簷八角的造型古樸典雅,雕梁畫棟間儘顯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簷角處,銅鈴悠悠懸掛。
海風輕拂,帶著絲絲鹹意,吹動那簷角的銅鈴,“叮叮當當”之聲清脆悅耳,為樓閣增添了一份靈動之美。
與此同時,彌陀寺的晨鐘暮鼓,聲聲沉穩厚重;龍王宮的道音玉磬,嫋嫋空靈悠揚。
這諸多聲音交織在一起,宛如一曲和諧美妙的樂章。王倫漫步在山道之間,仿佛置身於虛幻之境,如夢似幻,沉醉其中。
不隻是王倫,那些前來聽課的轉業退伍兵丁們,也被這靜謐而美妙的氛圍所感染。
他們紛紛收起了往日的粗獷豪邁,說話時聲音不自覺地放低了許多,仿佛生怕驚擾了這一方寧靜。
“你說咱們郎君怎麼就找了這個好地方?”一名兵丁微微側頭,眼中滿是好奇與讚歎,輕聲問道。
“俺雖說沒讀過書,可在這裡也就一個字,美滴很!”另一名兵丁咧著嘴,臉上洋溢著質樸的笑容,興奮地說道。
“你個瓜娃子,那是一個字?”旁邊的兵丁笑著打趣道,眼中閃爍著笑意。
“嘿,你說,郎君能給咱分多少地?”又有兵丁忍不住開口,口氣裡透露出一絲期待。
“不說十五畝?”一名兵丁說道,“之前分到鄆州的那些兄弟,每家至少都是十五畝,有功的還有分到三十畝地的。”
“俺可聽說了!不止給地,還給個官官做!”一名兵丁興奮地搓了搓手,“老子祖上八輩子都是種地的苦哈哈,到了老子這裡,還當了官,你說說,這回去一講,誰能信?”
“咱能當啥官官,一會得給郎君說,彆讓咱去禍害了百姓,抹黑了郎君的臉麵!”一名西軍出身的隊正神色認真,語氣誠懇地說道,臉上滿是責任感。
眾人說著話,不知不覺便來到了蓬萊閣的主閣之處。
這座坐北朝南的主閣,重簷八角,古樸雄渾。
雕梁畫棟間紋飾細膩,出簷深遠。底層寬敞,長寬達五丈、進深三丈有餘,四周回廊環繞。
閣底環列十六根大紅楹柱,在陽光下鮮豔奪目,撐起樓閣雄偉。
上層一圈精巧明廊,設計巧妙,令這些苦出身的漢子都不禁拘謹起來。
此時,明廊之上,薑齊、孔厚、吳用、李助等人正站立著,他們身姿挺拔,神態悠然。見王倫領著眾人走進來,幾人紛紛微微點頭致意。
“見過郎君。”王倫神情恭敬,領著眾多壯士,整齊劃一地朝著薑齊拱手禮拜,儘顯敬重之意。
“今日王教授主講如何治理地方村鎮,理應坐在主座,咱們這些人啊,都隻是來旁聽的。”薑齊麵帶微笑,嗬嗬笑道,眼神中滿是信任與期待。
薑齊選擇王倫講學,不僅因為王倫做事踏實,還因為薑齊看中王倫在底層百姓中的親和力,希望通過王倫的講學,在這些轉業士兵的心裡埋下梁山親民的理念,同時也是對王倫的一種考驗,看看他能不能為梁山培養更多的行政人才。
薑齊指了指那些壯士,繼續說道,“不過,你們可都得用心學好了!以前在戰場上,你們個個都是好漢子,以後到了地方上,也絕不能慫!要是讓咱聽說你們治理不好村子,咱肯定會親自過去,踢你們的屁股!明白了嗎?”
“是!”眾人齊聲應道,像是回到了當年訓練的時候。
薑齊笑著說:“都放鬆點,上課,彆搞得跟打仗似的,今天就是學習一下王教授的經驗,這可都是彆的地方學不到的,珍貴的很啊!”
待眾人紛紛落座,安靜下來之後,王倫清了清嗓子,動作略顯拘謹地從招文袋中小心翼翼地取出昨夜精心備好的文案。
王倫的內心其實對此次講學既渴望成功又害怕失敗,因為這可能是他在梁山提升地位的關鍵機會,但他又深知自己與其他梁山將領相比在學識和能力上有差距,所以在備課之時,生怕哪裡做的不到位,便是之前上山的路上,也在默念這些文案。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緊張與專注,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看了一眼明廊上的薑齊,這才穩定了心神。
“諸位,整個登州,單說大的村落,蓬萊縣有八鎮五十四村,黃縣有四鎮四十五村,牟平有四鎮三十一村,文登有六鎮五十村。這還沒算上各個縣城裡的坊市。”王倫目光緩緩掃過台下的兵士們,神情嚴肅,說道,“所以,大家想想,你們肩頭的任務,可是相當繁重啊!”
“登州……和咱們起家的鄆州可不一樣。在鄆州,咱們有根基,到了一個村子,從隊伍裡總能找出個本地人。可在登州,這種優勢就沒了。”
王倫講課時一開始還有些磕巴,不時輕咳一聲以掩蓋緊張,眼神也遊走不定,看著下麵認真聽的壯士們,生怕哪裡講不對,鬨了笑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這裡,你們都是外鄉人。那麼,如何融入到村子裡去,這便是你們下到鄉村之後,首先要麵對的頭等大事!”
“那咱們該咋辦呢?”一個兵卒忍不住站起身來,滿臉疑惑地大聲提問道,“總不能讓咱們入贅到村子裡去吧?”
“就是說啊,要是真這樣,老子還不如留在梁山,跟著郎君逍遙自在呢!”另一個兵卒附和著,臉上露出不滿的神情。
“說的什麼話!”王倫一頓,先是翻了下文案,隨即又是猛地咳了幾聲,才道,“誰說讓你們入贅了?我給大家說個最簡單的辦法。你們也都是窮苦出身,當年還沒加入梁山的時候,在自己村裡過日子,你們希望村裡來個什麼樣的管事的呢?”
“當然是辦事公平公正,能把一碗水端平的!”一個兵卒大聲回應道。
“對,得是能帶著咱們一起奔好日子的!”另一個兵卒緊接著說道。
“還有,可彆整天找些沒用的事兒折騰咱們!”又一個兵卒補充道。
“對嘍!”王倫笑著點頭,按照自己的節奏又開始講了下去,這時又著重講了在夷北縣自己是如何做的,把各種實例一一拆解,講的明明白白,因為是親身經曆,這話說的就順暢了許多,最後,王倫眼神中透露出欣慰,“將心比心,你們在原來的地方是百姓,到了登州,登州的百姓難道就不是百姓了?隻要你們秉持著這樣的心思去做事,還怕融不進村子裡嗎?”
這時,薑齊突然開口道,“這裡咱多說一句,當你們成功融入村子之後,切不可掉以輕心,有些要點必須時刻牢記。”
他微微頓了頓,神情變得愈發凝重,目光炯炯地掃視一圈台下眾人,似在給眾人留出思考的時間,隨後提高音量,一字一句地強調,“咱們梁山,向來以打擊土豪劣紳為己任,這一點,咱過往也反複教導過你們。”
說到此處,薑齊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銳利,仿佛能看穿眾人的心思,“所以,你們每個人都要在心底築牢一道防線,時刻警醒自己。平日裡多捫心自問,當初究竟是為何選擇加入梁山?千萬彆走著走著,忘了來路,做出違背初心之事,最終落得個被咱們梁山當作劣紳惡霸給整治的下場,那可就太可悲了!”
喜歡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請大家收藏:()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