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薑齊不領旨,梁山不招安
“接旨?”薑齊大步流星地來到州衙門口,目光如炬,一眼便落在被兵丁押在當場的書生身上,不禁脫口而出,“李綱,李伯紀!”
“正是!”李綱身姿挺拔,頭顱高昂,聲音洪亮且帶著幾分憤慨,“薑齊,不想你自太學一彆,竟是成了反賊草寇!虧我李綱還與你相交!”
薑齊的思緒瞬間飄回太學之時,那時的他們,雖然認識不久,但也一同在學堂中慷慨激昂地討論經世治國之道,在書齋裡秉燭夜讀,互相切磋學問。
李綱的正直與才華,薑齊一直頗為欣賞,而自己的一些新奇見解,也常能得到李綱的認同。
尤其李綱在自己久等官職不得之時,無人照顧之際,肯為自己仗義執言,便令當時的薑齊感激不已。
如今,眼前的李綱卻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麵,將自己視為朝廷的叛逆,這怎能不讓薑齊心中五味雜陳。
“伯紀兄,話可不能這麼說。”薑齊開口,聲音沉穩,“你一路行來,可見百姓苦難?天災人禍,苛捐雜碎,撂荒逃難,易子而食!我薑齊,不過是為了萬千百姓,尋一條活路罷了。”
李綱聞言,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不屑,“為百姓尋活路?你占山圈地,攻城掠縣,與朝廷作對,攪得京東兩路不得安寧,這便是你所謂的活路?”
薑齊並未因李綱的指責而惱怒,反而神色平靜地說道:“伯紀兄,梁山治下百姓,有活路!有奔頭!如此,咱就當個山大王,又如何?”
李綱戟指薑齊,斥聲道:“無君無父之輩!”
“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薑齊猛地一甩衣袖,神色莊重,目光炯炯地直視李綱,朗聲道,“伯紀兄,口舌之爭,實在毫無意義。還請伯紀兄明言,究竟為何那汴梁城裡的官家要給咱這個山大王下聖旨?”
“哼!”李綱這才猛地回過神來,想起自己身負的使命,急忙從懷中掏出一卷黃綢子聖旨。他雙手恭恭敬敬地將聖旨舉過頭頂,臉上滿是嚴肅,同時狠狠瞪了一眼薑齊,厲聲道,“聖旨在此,還不擺下香案,跪迎!”
“跪迎?”薑齊聽聞,先是微微一怔,緊接著仰頭哈哈大笑起來,笑聲爽朗而不羈,“那趙佶,還不配咱下跪!”
說時遲那時快,在李綱目瞪口呆、滿臉震驚的注視下,薑齊身形一閃,幾步上前,伸手如電,一把奪過李綱手中的聖旨。
他就地展開,旁若無人地看了起來,一邊看,一邊口中念念有詞,“這字跡看樣子不是趙佶親手所寫,應該是梁師成的手筆!”
“你!”李綱又驚又怒,指著薑齊,氣得說不出話來。在他看來,薑齊的行為簡直是大逆不道。
“好麼,這官家夠大方的,給了咱一個安肅軍節度使的高位啊!”薑齊看著聖旨,再次哈哈大笑起來,臉上滿是嘲諷之色,“咱麾下的兄弟們如何一字不提?這般富貴,咱可不能獨享啊!”
“郎君做了節度使,俺也追隨郎君左右!不要什麼富貴!”鬱保四在一旁,撓了撓頭,悶聲悶氣地說道。他的聲音憨厚樸實,眼神中透著對薑齊的忠誠。
“滾蛋!”薑齊笑罵一聲,一腳輕輕踢了過去,隨即轉頭看向李綱,神色一正,說道,“伯紀兄,虧你走了這一路,回去告訴趙佶,咱薑齊,不稀罕他們老趙家的官位!”
說罷,薑齊手中聖旨在空中瀟灑地一揚,同時迅速抽出佩劍,迎著風,用力一撩。
隻聽“嘶啦”一聲,聖旨隨即被一分為二,在風中輕輕飄動。
薑齊掃了一眼周圍,恰好見蔣敬手中還握著筆,他幾步上前,從蔣敬手中拿過筆,轉身在被斬斷的聖旨後麵,刷刷幾下,寫下了一句,“薑齊不接旨!梁山不招安!”
“薑齊!”李綱怒極反笑,上前撿起兩截的聖旨,“狂妄無禮之徒!”
薑齊看著李綱憤怒的模樣,他知道,自己與李綱之間的情誼,或許再也回不去了。曾經的好友,如今卻站在對立的兩端,為了各自的信念和立場針鋒相對。
薑齊微微歎了口氣,輕聲說道:“伯紀兄,你我同窗情誼,薑齊從未忘懷。咱並非有意與朝廷作對,隻是這朝廷,已讓百姓苦不堪言。在朝堂,薑齊看不見前路,唯有自己去闖蕩一番,拚殺出一條活路出來!”
李綱聽了薑齊的話,身體微微一顫,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他咬了咬牙,說道:“薑齊,你我道不同不相為謀。你既已選擇這條叛逆之路,我也無話可說。但你今日抗旨不遵,必將引來朝廷的雷霆之怒。”
“等趙佶何時斷了江南的生辰綱,斷了給西夏的銀七萬兩、絹十五萬匹、茶三萬斤的歲幣,斷了給遼國的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的歲幣,斷了他建造的艮嶽,能讓百姓抬起頭快活了,能讓受難子民息了雷霆之怒再說!”薑齊高聲道,“來人!”
“在!”薑齊話音剛落,扈成立即高聲應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給咱這位故人,禮送至萊州境內!”薑齊目光柔和了些許,望向李綱的方向,緩緩說道。儘管他與李綱在立場上已然對立,但念及昔日種種,仍不願對其無禮。
“是!”扈成乾脆利落地回應,而後轉身,大步邁向李綱。他走到李綱身旁,微微側身,做出一個請的手勢,語氣雖恭敬卻也不容拒絕:“請吧,李先生!”
李綱麵色複雜,眼中既有對薑齊抗旨行為的憤怒,又有對這份昔日友情的不舍。
他深深地看了薑齊一眼,那目光中似有千言萬語,卻最終化作一聲歎息。
他微微仰頭,整了整衣衫,邁著沉穩的步伐,在扈成及一眾兵丁的護送下,朝著萊州方向走去。
一路上,李綱默默無言,思緒萬千。
他回想起與薑齊在太學時的種種過往,那時的他們,意氣風發,暢談軍政,對朝中諂媚之徒也是一起怒罵。可如今,卻因立場不同,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而薑齊,站在州衙門口,望著李綱離去的背影,心中同樣五味雜陳。
在看到李綱的一瞬間,他不是沒想過要把李綱留下,可是,看李綱那副“忠心耿耿”的樣子,便是留下,又能如何?
從州衙大門邁向正堂,短短一段路,薑齊卻仿若走過了漫長的心路曆程。
起初,送彆李綱的複雜情緒還在心頭翻湧,可轉瞬之間,他便已整頓好了心情。
待踏入正堂時,他麵上的表情平靜如水,古井不波。
李助緊緊跟在薑齊身後,目睹他僅用幾步路的短暫時間,就完成了這般情緒的調整,不禁在心中暗自點頭,對薑齊的沉穩與堅毅又多了幾分欽佩。
“郎君,此事可不好保密啊!”李助微微皺眉,輕聲提醒道。在他看來,薑齊拒絕聖旨這等大事,必然會在各方引起軒然大波,想要隱瞞幾乎是不可能的。
“為何要保密?”薑齊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灑脫的笑容,反問道,“莫非李道長有些遺憾?”
“並非屬下,”李助搖了搖頭,神色認真地說道,“而是雲天彪,徐寧,孫立,林衝,關勝等人!郎君此舉,可是斷了他們奔向朝廷的路子啊!”
他掰著手指,一一列舉出這些將領,心中擔憂著此舉可能引發的內部波瀾,畢竟,梁山之中,不乏渴望通過招安重回朝廷,謀個正統出身的人。
“李道長,”薑齊緩緩抬起頭,目光望向正廳上麵懸掛的匾額,眼神深邃而堅定,“若是咱接受了招安,斷的就不是幾人的路子,而是我等梁山之人的身家性命了!薑某,若要當官,當年雖然坎坷些,但也能步入朝堂,可是,薑某為的,不僅僅是頭上的官位!”
喜歡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請大家收藏:()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