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遼國光祿卿,燕人馬植
這一年,正值遼國皇帝耶律延禧登基的第十個年頭,亦是他改元天慶的起始之年。天祚帝本就好大喜功,在他看來,今年這生辰若是不隆重慶祝一番,簡直都有負自己的身份與威嚴。
於是,在前來為天祚帝慶賀生辰的使者隊伍中,不僅有宋國、西夏、大理、高麗、倭國等國家的使者,更有諸多草原部族的代表紛紛前來。
一時間,各方勢力齊聚,場麵甚是熱鬨。
遼國的南京析津府,此時更是熱鬨非凡。
這座城市,因為這位喜好遊獵的天祚帝難得駐足,對於析津府的眾人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南京留守耶律淳一聲令下,城中張燈結彩,街道上裝飾一新,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氛圍。
童貫一行人一路奔波,當他們的車駕緩緩行至析津府西南的盧溝河時,已是日頭西沉,天色漸暗。
此時,探馬匆匆趕來稟報,“大人,析津府城門已然緊閉,隻能等到明日才能進城。”
“童樞密,天色已晚,咱們先休息吧,明日再進城也不遲。”鄭允中走上前來,輕聲說道。
童貫微微點頭,說道:“也隻能如此了。傳令下去,讓大家提高警惕,以防不測。”
“是,童樞密。”探馬領命而去。
夜幕漸漸降臨,盧溝河畔的營地中,燈火點點,兵丁們三三兩兩地圍坐在一起,低聲交談著。
童貫靜靜地坐在帳篷內,目光緊緊地盯著攤放在麵前的燕雲地圖。燭火搖曳,映照著他那略顯凝重的臉龐。他心裡清楚,自己雖不精通軍事,可有些關鍵之事,即便不懂,也絕不能一無所知。
尤其是這燕雲之地,此前聽那些西軍將領們高談闊論,討論著該如何出兵,先奪取哪些戰略要地,後進攻哪些城池,童貫都一一牢記在心。他這麼做,隻為了日後官家詢問相關事宜時,自己能胸有成竹,言之有物,不至於在問對之時,顯得茫然無知。
正當童貫出神時,一名兵士站在帳篷簾外,恭敬稟報道:“大人,外麵有北地士子求見!”
“可是遼國使者?”童貫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警覺,連忙問道。
“並非使者,”兵士微微低下頭,回憶了一番那人的衣著打扮,而後說道,“隻是一個士人。”
“帶來一見!”童貫略作思索,對於此刻正覺無聊的他來說,有個讀書人求見,若是能聊上幾句,解解悶倒也是不錯的。
不一會兒,那名北地士子在兵士的引領下,走進了帳篷。
士子身材修長,身著一襲樸素的長衫,頭戴方巾,臉上毫無一絲拘謹和緊張。他一進帳篷,便坦蕩蕩的拱手行禮,說道:“晚生見過大人。”
童貫微微頷首,示意他起身,目光上下打量著這名士子,開口問道:“你是北地之人?此時來求見,所為何事?”
“晚生有滅燕之策,獻與大人,求個進身之階!”那北地士子一臉微笑的望著童貫。
此時的析津府內,宮殿中燈火輝煌,絲竹之聲不絕於耳。
天祚帝高坐在主位之上,與群臣和各國使者們開懷暢飲,一片歡聲笑語。
“今年為何不見南朝使節?”酒過三巡,天祚帝微微眯起雙眼,環視一周,臉上露出不悅之色,皺眉問道。
高麗使臣見狀,連忙起身,恭敬地拱手道:“回稟大遼皇帝陛下,南朝使者此番怕是要繞遠路,故而來遲!”
“哦?”天祚帝微微挑眉,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好奇,示意高麗使臣繼續說下去。
“之前南朝使節都是走登州海路,而此時南朝內亂,有草寇占了登州,怕是此時使節還在路上!”高麗使臣臉上堆起笑容,不緊不慢地解釋道,“我大高麗之前去登州通商之時,有所耳聞。”
天祚帝聽了高麗使臣的話,微微皺眉,臉上露出不屑的神情,“小小草寇,也能讓南朝止步?南朝真是越來越不成體統了。虧其還是我大遼兄弟之國!”
“陛下聖明,南朝如今內憂外患,草寇橫行,確實大不如前。”一旁的遼國大臣連忙附和道,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
蕭奉先拱手道:“陛下,南朝畢竟是大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陛下萬不可輕視。況且明日才是正宴,想必那南朝使節萬不會錯過。”
天祚帝微微點頭,說道:“蕭樞密也是謀國之言,不過,我大遼兵強馬壯,還怕他南朝不成?”
“陛下威武,我大遼天下無敵!”群臣和各國使者們紛紛起身,高聲讚頌道。一時間,宮殿中響起一片阿諛奉承之聲。
而在析津府外的童貫營帳內,童貫聽了士子的話,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你且說說,是何滅燕之策?”
士子見童貫願意傾聽,心中一喜,連忙說道:“大人,晚生以為,遼國如今內憂外患,皇帝昏庸,民心思變。我大宋可聯合女真部,許以重利,讓女真部從遼國東北起兵,擾亂遼國後方。同時,大宋可從南麵出兵,兩麵夾擊,遼國首尾不能相顧,必敗無疑。”
童貫聽了士子的話,微微點頭,心中暗自思量,這士子的計策倒也有幾分道理。“為何是女真,而非其他部族?況且,女真如何會聽命我大宋?”
士子微微一笑,說道:“大人,女真部常年受遼國欺壓,對遼國恨之入骨。大宋若許以重利,比如在滅遼之後,將燕雲部分土地分給女真部,再給予他們通商等好處,女真部必定願意與大宋合作。至於其他部族,皆在內陸,被契丹部族圍困,便是起兵,又能鬨出多大動靜?”
童貫聽了士子的解釋,心中覺得有些道理。“你這計策雖好,但還需從長計議。你且在我營中休息,本官會好好考慮的。”
“謝大人!晚生靜候大人佳音。”士子再次拱手行禮,而後轉身就要走出了帳篷。
“且慢,本官還不知你名姓!”童貫出言喚住那士子。
“也是晚生疏忽,隻顧暢談,忘了表明正身,”那士子再次拱手一禮,“晚生燕人馬植,遼國光祿卿!”
童貫望著士子離去的背影,心中思緒萬千。
喜歡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請大家收藏:()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