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奴家倒要看看誰來了!”就在這時,顧大嫂從一邊的房間裡走了出來,她大笑著說道,聲音爽朗而豪放,“這不武家兄弟?”
“見過大嫂!”武鬆對顧大嫂拱手一禮,“郎君之前安排的人已經到了,這是俺家嫂子,這是俺渾家,還有其他將軍的家眷。”
“行啦行啦,你個老爺們在這,你不自在,我們也拘束,趕緊走吧,”顧大嫂哈哈笑道,她揮了揮手,仿佛在驅趕著武鬆,“對了,孫新他們兄弟不在城裡,你要找他們,可以去……嫂子糊塗了,你應就是在益都趕來的?”
“是,在益都已經見了師父和幾位師兄。”武鬆再次拱手,身姿挺拔卻難掩神色的不自然。
他的臉色憋得通紅,仿佛有什麼難以啟齒的話在喉間打轉。
終於,他壓低聲音,帶著一絲懇切說道,“大嫂,俺渾家金蓮性子軟,若是哪裡受了欺負,還要煩勞大嫂支應一二,武鬆謝過了!”他的眼神中滿是擔憂,看向潘金蓮的目光裡透著濃濃的關切。
看著堂堂指揮使武鬆這副窘態,顧大嫂不禁笑得更加肆意。
她瞥了一眼表麵上正和倭女們聊得熱火朝天,實則留了七分神在武鬆身上的潘金蓮,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行啦,也不枉你用心,放心,你那渾家,也是個伶俐人,吃不了虧!”
“大嫂這麼說,俺便放心了。”武鬆微微鬆了口氣,臉上的緊張之色稍有緩和。他又看了潘金蓮一眼,目光中滿是眷戀與不舍,“金蓮,我走了,你在這裡好好聽大嫂和嫂嫂的話。”
“官人放心,奴家曉得。”潘金蓮抬起頭,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眼神中卻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傷。她輕輕點了點頭,目送著武鬆轉身離去。
武鬆的身影漸漸消失在營門口,潘金蓮的笑容也隨之淡去。她微微歎了口氣,轉頭看向顧大嫂,“大嫂,以後還要您多費心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妹子客氣了,咱們都是自家人。”顧大嫂走上前來,拍了拍潘金蓮的肩膀,“有什麼事儘管跟我說,我不會讓你受委屈的。”
吳月娘身著一襲素色錦袍,身姿優雅地從顧大嫂手中接過那張寫滿倭女名字的名單。
她微微低頭,眼神專注地看著名單上的人名,一邊對照著身旁站成一排的倭女,一邊在心中暗自思忖。
過了一會兒,她抬起頭,目光在眾人身上掃視了一圈,最終選定了十個官話說得較為順暢的倭女。
她輕啟朱唇,聲音溫和卻又透著一絲當年在西門家管家主母的威嚴:“我是吳月娘,日後由你們擔任隊正。首要之事,學官話。同時我們辦工坊,做刺繡、紡線,織布。做得好的,我親自說媒,許配軍卒,還會備上豐厚嫁妝。”
此言一出,倭女們先是一愣,隨即炸開了鍋。
“嫁人?還有嫁妝?”一名圓臉倭女瞪大了眼睛,聲音發顫,“在倭國,我們這種身份的女子,隻能做賤役……”
“可……可真有這等好事?”另一位年長些的倭女仍不敢相信,雙手攥著衣角,“不會是哄騙我們做工的把戲吧?”
顧大嫂雙臂抱胸,訓話道:“安靜!你們隻管聽話做事,保準虧待不了!”
人群中,一位眉眼清秀的倭女突然跪伏在地:“謝夫人恩典!若能有個安身之所,做牛做馬也甘願!”
她話音未落,其他倭女紛紛效仿,此起彼伏的叩謝聲中,竟夾雜著壓抑的啜泣,在這異國他鄉,她們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作用。
吳月娘滿意地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好,希望你們能好好做,不要辜負我的期望。從今日起,你們便要負起隊正的責任,督促大家好好學習官話,好好做工。”
“是,夫人!”十個倭女齊聲應道,聲音中透著堅定。
“這第一步,便是做這個!”說著,吳月娘從身側包袱裡掏出了一卷線來,“第一個活計,紡羊毛線!”
喜歡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請大家收藏:()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