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內,繁華依舊,隻是慕容彥達的心思全然不在這熱鬨的市井之上。
忙完了府衙內堆積如山的各類事務,他獨自來到花廳,坐在那裡發呆。
花廳布置得典雅精致,四周擺放著名貴的瓷器與古玩,牆壁上掛著幾幅名家字畫。
然而,慕容彥達對此視而不見,他的思緒早已飄遠,沉浸在對大名府錯綜複雜關係網的回憶之中。
他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武人。
大名府地處要衝,這些武人手中握有兵權,在地方上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像是有著名號的急先鋒索超,大刀聞達,還有些初綻頭角的李成,王定,周瑾。
與這些武人打好關係至關重要,雖然不需要讓他們對自己忠心耿耿,但是至少要讓他們為自己所用,關鍵的時候,做到軍令下達,如臂指揮!
要指揮動這些武夫,唯有錢糧二字,而說到錢糧……
慕容彥達的腦海中浮現出那些員外和鄉紳的麵孔。
這些人掌控著大名府的各行各業,經濟命脈。
他們擁有大片的田產,經營著各類商鋪,在地方上有著深厚的根基和廣泛的人脈。
慕容彥達如果想要在大名府立足,就必須和他們來往密切,一方麵依靠他們的稅賦糧捐,為自己的政績添磚加瓦,另一方麵,也通過給予他們一些特權和便利,換取他們的擁護與支持。
俗話說的好,政令不下鄉,維持地方,需要的還是這些地方上的地頭蛇,比如說,玉麒麟盧俊義!
最後,讓慕容彥達頭疼的則是一位位下屬官員。
這些人分布在大名府的各個部門,下麵各個縣。
慕容彥達自己本就從佐貳官一步步打拚上來,官場中那些門道,尤其是官員們陽奉陰違、扯皮推諉的把戲,他可謂是了如指掌。
在這大名府,他雖位高權重,可也深知其中的微妙與複雜。
儘管心裡跟明鏡似的,明白下屬們那些見不得光的勾當,但在麵子上,還得做得滴水不漏。
有些事兒,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絕不能太過較真,不然這官場的渾水攪起來,自己也難以全身而退。
就拿大名府裡的糧倉來說,那可是個問題百出的地方。
慕容彥達清楚地記得,自己上任之前,一場莫名其妙的大火突然襲來,這一燒,糧倉裡的糧食就少了不少。
可這還不算完,後續又傳出什麼水泡、鼠咬之類的說辭,如此一來二去,虧空就這麼產生了。
對於這背後的貓膩,慕容彥達心裡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畢竟,在東京汴梁,他就是這麼乾的,無非是有人從中牟利,監守自盜,可他卻不能輕易挑開這層遮羞布。
要知道,這糧倉虧空的背後,牽扯的利益關係錯綜複雜。
一旦他貿然行事,將此事揭開,必然會觸動多方的利益。這些勢力盤根錯節,說不定會聯合起來對付他。
到那時,就算他姐姐是皇帝身邊的貴妃,恐怕都難以保全他的性命。
畢竟鞭長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