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奉先聽聞此言,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
他這一驚,倒並非是被十萬兵馬的規模給嚇到,而是敏銳地察覺到,此時禦駕親征實乃不合時宜之舉。
十萬人的出征規模,對於遼國而言,並非史無前例。
然而當下的局勢,實在是困難重重。
首當其衝的便是軍糧問題,如今軍糧嚴重不濟,國庫也空虛得很,之前好不容易從南朝購置的糧草,此刻還在黃河水道上慢悠悠地飄著,遠水解不了近渴。
且不說糧草這一關鍵難題,光是要將這十萬人從各個部落聚集起來,就絕非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簡單事。
從向各部族傳令開始,到他們收到命令,再到部族內部完成人員聚集、安排遷徙,以及對兵馬進行整頓,這其中涉及的事務千頭萬緒。
絕非這邊天祚帝下個聖旨,那邊就能立刻自動完成的。
十萬大軍,一路之上的人吃馬嚼,那可是一筆巨大的消耗,沿途的供給又該如何合理安排?
大軍行進途中,在哪裡安營紮寨才能確保安全與便利?
這所有的一切,都得由他這個樞密使來操心安排。
想到這些繁雜且棘手的事務,蕭奉先隻覺得頭皮一陣發麻,心中暗暗叫苦不迭。
“怎麼?咱的蕭樞密,這點小事,做不來?”天祚帝眼中閃過一絲不悅,冷冷地盯著蕭奉先。
在平日裡,天祚帝與蕭奉先相處時,倒也能容忍他在一些瑣事上的圓滑與取巧,畢竟蕭奉先總能陪著自己消遣打趣,給自己帶來不少樂趣。
但此刻,麵對這軍國大事,他的態度截然不同。
他絕不允許有人在這種關乎大遼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給他拖後腿。
在他看來,身為樞密使的蕭奉先,理應對這些軍事籌備事務駕輕就熟,迅速安排妥當。
尤其是在如此重要的禦駕親征計劃麵前,任何的遲疑與推脫都是不可原諒。
天祚帝微微皺眉,等待著蕭奉先的回應。
“臣之前所購二十萬石糧草,若是節省著用,足夠十萬大軍三個月所用!”
蕭奉先立刻收起心中的憂慮,神情嚴肅而莊重地說道。
“但是,陛下,敢問您可有完備的軍略,確保能在三個月內一舉剿滅女真叛軍?”
蕭奉先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直視天祚帝,眼神中透露出對這場戰事的謹慎態度。
“兵者,國之大事!若陛下已有周全戰略,能在三個月內結束這場叛亂,那臣哪怕不吃不睡,也必定會將大軍出征的一切事宜都妥善安頓好。可若是沒有如此把握,臣實在不敢貿然應下。隻求陛下寬限時日,容臣多籌備些軍糧。”
蕭奉先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
“畢竟,糧草充足方能穩定軍心,軍心穩固,我大遼士卒才能在戰場上為陛下賣命啊,所向披靡啊!”
“這……”天祚帝頓時語塞,臉上的神情瞬間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