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去,找到宋清,讓其把財貨留下一半!”
“是!”副將領命而去。折可大則再次將目光投向地圖,思考著如何儘快剿滅方臘餘黨。
此次西軍剿匪,出兵人數卻並不多,大部分兵力竟開往了河北滄州。
這一奇怪的軍事調動,讓折可大滿心狐疑。
折可大看著童貫在樞密院如此明目張膽地調配兵力,各種指令和文書往來頻繁,那陣勢絕不像是單純隻是為了對付方臘這股匪患。
再聯想到坊間紛紛流傳的關於遼國最近的消息,說耶律淳自立後,遼國內部局勢動蕩不安。
種種跡象交織在一起,讓折可大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推測。
他在心中暗自思忖,若是朝廷接下來的行動不是趁著遼國混亂之際,出兵攻打遼國,進而收複燕雲十六州,那簡直不合常理。
想到這裡,折可大不禁自嘲地一笑,心中篤定地想著:“哼,下一步如果不是攻打遼國,收複燕雲,我折可大把自己的腦袋擰下來當球踢!”
折可大深知,燕雲十六州自後晉割讓給遼國以來,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如今遼國局勢不穩,對大宋來說,確實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但他也清楚,與遼國交戰絕非兒戲,那是一場關乎國運的大戰,其中的風險和變數難以預估。
西軍雖戰力強勁,但一旦投入這場戰爭,麵臨的將是遼國鐵騎的拚死抵抗,勝負實在難料。
不過,折可大身為將門之後,骨子裡流淌著的是渴望征戰沙場、建功立業的熱血。
這樣一場極有可能改變國運、名垂青史的大戰,對他而言,就像磁石吸引著鐵屑一般,有著難以抗拒的誘惑。
誰又願意錯過如此難得的機會呢?
他心中清楚,若能參與到收複燕雲的戰役中,那將是一生的榮耀,是無數將領夢寐以求的壯舉。
然而,此刻他卻被困在這看似普通的剿匪之戰中。
如果因為眼前這場剿匪之戰而耽擱了參與收複燕雲的大計,折可大覺得自己一定會悔恨得發瘋。
想到此處,他的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憤怒,甚至恨不得自己單槍匹馬跑到杭州,把方臘千刀萬剮,也難解心頭之恨。
方臘這股匪患,本就如同疥癬之疾,可如今卻像一團甩不掉的亂麻,牽絆著他,若是讓他無法投身到燕雲戰場。
那之後的一係列軍功,一係列的加官進爵,莫說吃肉,喝湯都趕不上熱乎的!
折可大在衙門的大堂內來回踱步,心中的焦慮和不甘如同潮水般翻湧。
每走一步,他都在思考如何儘快解決方臘之亂,好讓自己和麾下的將士們能及時趕上收複燕雲的大戰,在那片更廣闊的天地裡,一展將門的風采,為折家立下不世之功。
“兵分兩路,同時鉗製!”
折可大看著地圖上方臘所占領的州縣,雙手不由自主的合攏一起,“讓你插翅難逃!”